第548章 会师南皮

永昌元年四月,一直毫无动静的辽东军主力突然大发神威,连克东平舒、彰武、武垣等数座城池,一举收复河间、彰武两郡大片领土。

紧接着大军自彰武、河间两路南下,从左右两翼向渤海重镇南皮杀来。

与此同时,冀州刺史邵续自乐陵统军北上,同样杀向南皮。

南皮守将张进得知辽东军攻占了河间、彰武两郡,他就知道南皮情势危急了!

张进出身羯胡,对辽东上下充满了仇恨,故即便面临大军压境,他也从未想过投降。他一边整顿兵马、物资做好死守南皮的准备;另一边则派出使者向后方平原、清河、巨鹿、安平等几个郡国求援。

面对三十万辽东军大举南下,冀州各地守军已是惊弓之鸟,生怕遭到辽东军攻击。

因此各地虽然接到了张进求援信,但大部分守将并不敢放弃固守的城池前往援救南皮。

与此同时,在行军途中卫朔接到了邵续率军北上南皮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他立即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早日与邵续老大人会师。

四月初,卫朔与邵续两支军队终于成功会师于南皮城下。

看着白发苍苍的邵续,卫朔感慨万千。历史上华夏屡屡能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与邵续、祖逖这样忠贞之士热血奋斗不无关系。

邵续镇守乐陵十多年,任劳任怨,可谓是劳苦功高。原本历史上,邵续在王浚、刘隗相继败亡后,独木难支,最终被石虎攻破富平城杀害。

而今由于卫朔意外到来,邵续不但安然无恙,还成为名震天下的抗胡英雄。虽然邵续儿子不幸死于石勒之手,但他的女儿、女婿却已是名扬天下的辽东虎将

“邵公,小子久候多时了!”

对于邵续,卫朔心怀敬意,从未将其当做自己下属,而是像对待刘琨一样以长辈尊之。

因此,看到邵续到来,他远远下马立在一旁,恭恭敬敬等候在那儿。

邵续对卫朔同样敬佩不已,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当年辽东通过海路援助乐陵的场景,可以说没有辽东无私援助,乐陵或许早已沦陷。

“老夫来晚了,让大司马以及诸位将军久等了。”

在朝阳东升下,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卫朔、邵续大笑着拥抱在一起。其余众人亦纷纷走上前与邵续见礼,唯一可惜的便是邵玉娘、刘遐夫妇全不在现场,他们一个镇守河西、一个镇守草原,都没参加此次南征大战。

在温峤、邵续、鲁昌、韩寿、陈安、北宫纯、贾坚、能臣等人簇拥下,卫朔、邵续比肩而行步入中军大帐内。

“邵公辛苦了!十年来镇守乐陵,面对强势胡虏,威武不屈,展现了华夏民族非常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比起程遐、徐光等数典忘祖之辈,邵公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

面对卫朔盛赞,邵续忙谦虚道:“大司马过誉了,这些年老夫能够稳守乐陵,一赖辽东不遗余力支持,才使乐陵百姓得以安心、守军将士无后顾之忧;二赖三军将士用命,勇敢杀敌;三赖大司马英明领导。”

“老夫何敢居功啊?”

“哈哈哈,邵公太过谦虚,你怎能将保有乐陵的功劳归于某身上?满天下谁不知是老大人呕心沥血才保住了乐陵。”

众人寒暄了一番后,便又将话题扯到目前战事上。鉴于邵续镇守乐陵多年,对四周局势十分了解,自然由他先介绍。

邵续也不客气,顺势起身,向前一步,躬身道:“南皮守将张进多谋且出身羯胡,乃石勒心腹。之前老夫曾与之交手多次,但很少占到上风,可见此人不是泛泛之辈。”

“不过,眼下南皮正被我军团团包围,即便张进长了三头六臂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卫朔微微颔首道:“邵公睿智,洞察秋毫。这几天与守军交手了数次,朔观胡将张进颇有智谋,虽不能算是畅晓军事,但也非寻常胡将可比。不过,正如邵公所言,而今我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张进已是插翅难飞。”

“邵公,不知其他郡国情况如何?”

“为了防备乐陵,石勒在平原、渤海两郡布置了大量兵力,而且守将多是羯胡出身,鲜有晋人出身者。除了南皮张进外,在平原城还有羯胡大将王朗,同样骁勇善战,深受石勒石虎信任。”

“至于其他清河、平原等郡国,因深处冀州内陆,又有黄河为天险,再加上当地大族势力强大,因此基本上出于世家控制中。只要主公大军兵临城下,清河、平原等地很有可能不战而降。”

辽东军议事会还没开完,却见侍卫匆匆闯入大帐,单膝跪下,高声道:“禀主公,清河崔瑜求见。”

卫朔吃了一惊,原本他以为要等辽东军打到清河才能得到崔氏相助,却没想到清河崔氏这么快就派人过来联系,看来崔氏急于在卫朔面前改变自身形象。

崔瑜乃曹操谋士崔琰后代,是崔悦的堂兄崔遇的儿子。此次他代表崔氏来见大司马卫朔就是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将清河崔氏从《汉奸录》上去掉。

除了寥寥数人熟知内情外外,账内诸人大多数惊诧莫名,搞不清清河崔氏所来为何。连邵续都明显楞了一下,他也只知道清河崔氏是石勒侄儿石虎的岳家,搞不明白清河崔氏的来意。

现场大多数人都下意识地看向卫朔,认为这事跟大司马脱不了关系,不然清河崔氏不会无缘无故跑到南皮城下。

果然,却见卫朔洒然一笑解释道:“在这儿,某要跟诸位解释一下,由于事涉机密,有关河北世家秘密投靠辽东一事并未向太多臣属传达。因此,某敢断言,此次崔瑜前来必然是为了配合我军夺取冀州有关。”

“哦,原来如此啊!刚刚老夫还疑惑呢,这清河崔氏明明是石虎岳家,怎么跑到南皮城来见大司马,搞了半天原来崔氏早已暗中投靠我辽东。啧啧,不得不说,大司马手段果然厉害,连河北世家都已暗中收服,如今看来羯胡不灭天理不容啊。”

“好了,大家先不要议论了,先请客人进来再说吧。”

过了没多久,就见一年轻士子在侍卫引领下,昂首步入大帐内。

待看清主位上坐着的大司马卫朔之后,忙疾步来到跟前深施一礼拜道:“崔瑜拜见大司马!”

“你父派尔过来可有要事?”卫朔也不废话,单刀直入道。

“回大司马,家父派小子前来,一则向大司马问好;二则向大司马汇报一下河北世家的情况。”

“且细细讲来。”

“诺!禀大司马,河北世家在我清河崔氏的暗中运作下,已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家族愿意奉辽东为主,众家主也都做好了恭迎大司马入主河北的准备。尤其在清河郡内,基本上已被我崔氏暗中控制,只要辽东军一到,就可不费一兵一卒完整接收。”

看着有些得意的崔瑜,卫朔也不吝赞美之语,笑道:“好,崔氏果然没让我失望,回去转告你父亲,就说崔氏有大功,等日后完成驱胡大业,我必为崔氏请功。”

“多谢大司马,小子一定将大司马之言一句不拉转告给家父。”

听到了想听的话,感觉家族一番谋划没有白费,崔瑜脸上的笑容愈加迷人,临走之前还不忘连连朝卫朔表示感谢。

当崔瑀离去之后,在场众人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大司马早在数年前就在为今日征战冀州做准备。(。)

第536章 风云骤起第227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14章 立下根基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5章 真的变成精盐了?第512章 凉州张家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5章 真的变成精盐了?第380章 进驻马六甲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21章 福船战舰入役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00章 段氏来袭第349章 水师陆战队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569章 横扫千军如卷旗第54章 诱敌深入第481章 形势不妙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澜第391章 群豪聚蓟城第587章 劝进风起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483章 整编青州兵第507章 尔等欲抗旨乎?!第416章 入长安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382章 刁协献计第381章 罗马人来了第244章 欲发横财第48章 祖逖来了第63章 胡人突袭,彭城失守第621章 司马绍的决心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398章 与世家关系转暖第233章 拓跋内乱第602章 治蝗之议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6章 暴利!绝对的暴利!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65章 晋军渡河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20章 徐福岛上会海盗第488章 剑拔弩张的江左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503章 过年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491章 贾坚神射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267章 刘遐入关第599章 美人间谍第543章 辽东挖坑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617章 法治与德治第253章 遇刺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431章 初见司马绍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622章 谢艾的打算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7章 美好前景!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502章 与高僧交流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顿饭第182章 农牧场建设第539章 张宾的算计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489章 广固之战(上)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18章 徐福岛上的海盗第632章 逃亡燕国第210章 温峤的试探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117章 浴血厮杀第21章 以盐换船第210章 温峤的试探第217章 返回蓟城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602章 治蝗之议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299章 崩溃的前兆第150章 寻找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