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兵临城下

?六月二十晚,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襄国城的平静。

“报!辽东军突然自中丘南下直取渚阳,只一日功夫便攻下渚阳,兵峰直指襄国城。”

辽东攻取渚阳的消息像巨雷一样在襄国上空炸响,无数胡虏闻之脸色大变。

渚阳是襄国北大门,辽东军拿下渚阳后,襄国将彻底暴露在辽东军兵锋之下。

“可曾看见大司马卫朔旗号?”在众人尚沉浸在震惊当中时,张宾却先回过神来。

“回大人,卑职在渚阳城下亲眼看到了大司马旗号,另外还有谢艾、段文鸯、陈安等辽东众将旗号亦纷纷现身。”

“啊,真,真是大司马来了!”

得知卫朔到来,程遐、郭太、郭祥等人无不大惊失措。随着辽东越来越强盛,卫朔给外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胡虏、汉奸而言,听到卫朔的名字,无不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受到大司马报复。

张宾忍不住仰天叹曰:“看来大家都低估了大司马,原本我们以为依托城池坚守还有几分希望,但如今看到大司马亲临前线,这天下恐怕就没有攻不下的城池了!”

“那我等该怎么办?”程遐、郭太等纷纷哭丧着脸向张宾请教。

“大势如此,某亦无能为力,只能勉力而为啦。”张宾无奈地说道。

……

“末将等恭迎大司马!”

渚阳城外,段文鸯、谢艾、姚弋仲等西路军将领正在迎接卫朔到来。

看着风尘仆仆的众将,卫朔忙下马扶起众人,与之一同进入城内。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接下来我们来议事。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在行军,恐怕已耽误了不少政务。楚季,你先挑紧急的事汇报。”

“诺!”秘书监主事皇甫真立即起身大声念着急报:“大司马,牧府裴长史来信,要大司马尽快定下冀兖豫徐四州刺史人选,这事不能再拖啦。尤其冀州已经收复,各地官府正在组建当中,急需刺史上任督阵。”

“嗯,言之有理,这样吧……”

卫朔沉思片刻吩咐道:“楚季,你替我给牧府拟个回信,调沓氏霞客任冀州刺史、裴诜任豫州刺史、游子远任徐州刺史、刘翰任兖州刺史,至于邵公嘛……先调他回蓟城,等日后再作安排。”

“另外游子远、裴诜、沓氏霞客、刘翰等人的职位则由李矩、封奕、张茂、韩据四人接任。”

“对了,楚季,你跟在我身边也有好几年了,有没有想过到基层锻炼一下?”

安排完刺史人员,卫朔又突然想到了皇甫真。作为秘书监第二任主事,皇甫真上任以来兢兢业业,深得卫朔器重与信任。虽卫朔有些舍不得将其外放,可从长远考虑,将皇甫真外放地方,是对辽东、他自己都是最好的选择。

果然听到大司马有意将自己外放,皇甫真脸上忍不住浮显一丝喜色。倒不是他不想待在卫朔身边,而是皇甫真深知,日后他若想做到像莫含、裴嶷那样的文臣之首,就必须有地方主政的经历。

就如同首任秘书监主事封奕,其外放地方数年后,很快就爬升到一州刺史之高位。未来只要封奕能在地方上做出功绩,很快就会被上调牧府担任要职。

“臣听凭大司马吩咐。”皇甫真强忍内心喜悦,摆出一副听从‘组织’调派的样子。

看到皇甫真这个样子,卫朔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笑骂道:“你想外放就直说,用得着这样吗?行了,行了,等战事结束你就到冀州刺史府报道吧,看看沓氏刺史会给你安排什么职位。”

“谢主公!那……那臣要是走了,谁来接任秘书监主事一职呢?”

“郭诵不是一直表现不错?就让他来接任秘书监主事一职。”

对于接替皇甫真的人选,卫朔早有安排,就是之前他一直很看好的郭诵。

“述之啊?嗯,其足智多谋,又博学多才,倒是个合适的人选。”皇甫真微微颔首。

“行了,此事先说到这儿,接下来继续谈政务、军务。还有什么要紧的事需要处理?”

“回主公,这是从参军司刚刚传来的急报。据青州都督孙纬来报,夔安已接受了江左朝廷的任命,就任徐州刺史一职。前线将士不敢自专,只好向将军府请教。裴长史、高军师认为此事关系重大,需大司马亲自拿主意。”

“嗯?江东手挺长啊!这么快就伸到了徐州?”卫朔脸上带着不屑的笑容道。

闻言谢艾冷笑道:“哼,我辽东近五十万将士经过浴血奋战,这才平了北地羯胡,江左想不劳而获?天下哪有这么便宜地事情?他要是敢伸手,无需大司马亲自动手,臣亲自领兵剁了他的爪子。”

谢艾出身寒门,当年在世家把持的凉州毫无出头机会,是大司马给了天下寒门士子向上晋升的机会。因此在辽东像谢艾这样的寒门士子对江左根本没有任何好感,他们亦是支持卫朔取代司马家的最坚定的势力。

这时段文鸯、陈安、姚弋仲等将领亦纷纷叫嚣道:“谢校尉说得不错,中原、河北、淮南各地都是辽东将士用命换来的,江东要是敢摘桃子,我辽东数十万铁骑定要踏平江左六州之地,顺便让司马家将皇位给大司马腾出来。”

听得众将越说越没边,卫朔脸色一沉冷声道:“行了,都别说废话了,有这耍嘴皮的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尽快拿下襄国城呢!”

倒不是卫朔不想取代司马氏,而是卫朔知道时机尚未成熟,且不说眼下还有胡虏余孽没有被消灭,日后就算将胡虏消灭干净了,辽东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亦恢复中原经济上。十多年来中原各地饱受战乱摧残,急需发展经济、稳定民生。

“主公,那怎么回孙都督呢?”

“告诉孙纬,让他不要有任何顾忌,立即南下攻打徐州。另外任命曹宏为徐州都督,让他协助孙纬尽快拿下徐州。”

“最后楚季再帮我行文牧府,让文冀代我向外界发布公告,对外宣布辽东上下绝不接受江东对胡虏招抚。同时发动舆论宣传,将羯胡在中原造的孽全都公布出去,激发民众对羯胡的仇恨。”

卫朔与众人刚刚议论完几件要事,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却见一侍卫闯进来禀报道:“禀报大司马,襄国城派来一使者,要求与辽东商讨谈判事宜。”

“谈判?襄国有什么资格跟辽东谈判?不见!将他轰走。”

眼看大司马如此粗暴地对待襄国使者,在场有的人顿时脸色微变,其中多是那些各族胡人出身的将领。在这之前,困在襄国城内那些六夷早就暗中找到他们,请求他们在大司马面前说句好话,可看到大司马连见一面使者的意思都没有,众人难免心有惴惴。

“且慢!”

温峤上前拦住了粗暴下决定的卫朔,语气恳切道:“主公,臣以为即便辽东无有招抚羯胡的计划,也不妨听听襄国使者说些什么,说不定能从中找到收复襄国的机会。”

“用得着吗?张宾不是已控制了北门?到时只要打开北门,襄国城不是唾手可得?”

“主公,襄国城内除了羯胡外还有不少晋人以及六夷等各族胡人,晋人自不必说,肯定会站在辽东一边,如果能再将六夷争取过来,剩下的羯胡将不足为虑。”

“可这跟谈判有什么关系?”卫朔有点儿心动。

“以谈判先稳住城内胡虏,然后为辽东拉拢六夷争取时间,一旦确定六夷投诚我方,立即终止谈判,然后大军即刻攻城。”(。)

第189章 公私分开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125章 水师、港口第204章 文鸯来投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543章 辽东挖坑第14章 立下根基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284章 夜间突袭!第342章 蒲津古桥第522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114章 援军,真是援军!第187章 祖约野心初膨胀第490章 广固之战(下)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54章 诱敌深入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583章 四州发展蓝图第610章 成汉反应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19章 海盗下帖子第581章 双方妥协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54章 诱敌深入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凉州第206章 主公,您违律了!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57章 大捷后的影响第666章 龟兹大捷第512章 凉州张家第245章 发行五铢钱第381章 罗马人来了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616章 北宫纯的计划第121章 裴嶷来投第594章 封邦建国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245章 发行五铢钱第185章 过年逼婚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178章 司马嫣在辽东第172章 祥瑞带来麻烦第179章 再见双姝第349章 水师陆战队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676章 和谈破裂第79章 参观船坊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352章 张榜公布第122 章 辽东对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649章 调兵遣将第668章 设州立郡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216章 舰队归来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415章 劝降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63章 汉军倒戈!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666章 龟兹大捷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18章 徐福岛上的海盗第240章 刘、卫深谈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98章 筹谋辽东第603章 舆论之争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辽东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第371章 古代马六甲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72章 鸿门宴第56章 留县大捷!第86章 两栖登陆战第331章 实力碾压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157章 邵续来访第36章 刘隗的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