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新科士子

?太宁元年,十月中旬,持续了大半月的科考终于拉下帷幕。

本届科举,燕国共录取了大约两百九十三名士子,比往届多出足足近百名。

十月十二,高中士子纷纷云集洛阳皇宫,参加最后的‘琼林宴’。

这天一大早,昨晚兴奋地睡不着的新科士子纷纷顶着熊猫眼赶往宫门。

途中谢奕看着双眼无神的权翼,不由调侃道:“哎哟,我说探花郎,你这是怎么了?全然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听说昨日你去青楼喝花酒了,很晚才回来,虽然考试过后需放松一下,但保重身体更要紧啊。”

权翼闻言额头不禁浮现几丝黑线,解释道:“谢兄尽说笑,昨晚小弟只是太兴奋,导致失眠,没有休息好而已。”

谢奕、吕婆楼、权翼、陈逵四人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来到了宫门外,那里已聚集了不少士子。众人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自制的兴奋与喜悦之情,由此可知众人对即将参加的‘琼林宴’有多期待。

当宫门外聚集的士子越来越多时,突然宫门大开,秘书监主事郭诵从中走出,来到众士子面前,朗声道:“大王有旨,请众士子入殿赴宴。”

话音刚落,士子们纷纷向宫门处涌动,权翼、谢奕两人同样身不由主地被拥挤着穿过宫门,走进一间宽敞的大殿内。大殿内花香四溢,两侧摆满了案几,更有许多宫女在其中来回穿梭,宛若人间仙境。

每个案几上都对应着不同名字,众士子忙不迭地寻找自己座位,一时间大殿内都是呼朋唤友的声音。

作为本科第三名,权翼的座位排在右侧第二,几乎是最靠近燕王的地方,这让权翼颇为自得。

权翼坐在位子上四下观察了一下,很快就看到了谢奕、陈逵、吕婆楼三个好友,他与好友相互打了个招呼,就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宴会上。

很快权翼的目光就被左手边的年轻士子吸引住了,这个士子非是旁人,正是本科第一名薛赞。

薛赞来自太原郡,出身寒门,从小就聪慧无比,这一次更是首次打破了幽燕士子对状元的垄断。

自科举诞生以来,状元一直被幽燕士子把持。

当然了,这不能怪其他士子本领不济,实在是幽燕作为卫朔起家之地,当地教育水平一直在燕国内部名列前茅。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关中、河东日渐复兴,这种局面才稍稍有些改变。而今年来自太原的薛赞更是一举夺魁,打破了幽燕士子对科举头名的垄断。

除了薛赞外,权翼这个出身关陇的士子也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而往年常常独霸榜单前几名的幽燕士子,今年只有悦绾夺得了第二名。

不一会儿功夫,沿着大殿两侧每条案几边坐满了人。

有些士子刚刚坐下,还没有来得及打量左右的人,就听到殿外鼓乐齐鸣,两列手持花灯的宫女出现在大殿正门处,沿着大殿中央铺着红毯的御道袅袅走入大殿;紧接着又是两列手持各色绣有龙凤之图蒲扇的太监;再然后又是两队全副武装的侍卫进来。

如此足足过了一盏茶功夫,才听到一声高呼响彻整个大殿。

“燕王驾到!”

“臣等恭迎大王!”原本坐在条案两边无数及第士子纷纷起身一揖倒地,齐声高呼出声。

“诸位不必多礼!”一阵悉悉索索声音过后,大殿上方传来一声年轻的声音。

“谢大王!”

众士子这才起身坐好,有些胆大的士子还趁机瞄了卫朔几眼。不少人都对威名赫赫的燕王充满了好奇,不但谢奕、陈逵等世家子弟频频偷窥,连权翼、薛赞、悦绾等燕国士子也不例外。

看着下面士子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卫朔忍不住笑道:“哈哈哈,看来大家对寡人很好奇啊!既如此寡人就免去大家冒犯之罪,请众位士子随意瞻仰,希望寡人仪表没让大家失望。”

这玩笑话一说,顿时让在场士子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不少人纷纷抬起头仔细打量了一下卫朔,这才发现燕王果然四神采奕奕、仪表不凡。

谢奕被燕王过于年轻的脸庞震惊了,他没想到赫赫有名的燕王竟只有三十岁许,甚至比在场某些世家子弟还要年轻。

仅仅从年龄这个角度考虑,未来世家也没有机会翻盘。当年曹操统一北方,压服各大世家时,已是五十七岁,早已是垂垂老矣,称魏王时更是年过六十。

即便当时曹操时常以壮士暮年自居,但世家内部早已不将曹操放在眼里。

结果曹**后不久,及至曹丕登基,世家势力再度卷土重来。

可看着年纪轻轻的燕王,而且听说燕王不好女色,多年来坚持锻炼身体,若不出意外燕王至少还有三四十年活头,如此数十年内都有燕王强势坐镇,世家哪里有一丝翻盘的可能?

就在谢奕胡思乱想的时候,鼓乐再次响起,数十个身穿彩衣的宫女从偏殿袅袅而出,开始翩翩起舞。

随着乐曲响起,一个个身穿盛装的宫女端着瓷壶开始给各人面前的酒杯中斟酒。

面前的案上摆满了各式制作精美的糕点,美食,一时间殿内香气四溢,引得不少士子肚中咕咕作响。但是谁也不敢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地慢慢咀嚼。

半响之后,鼓乐之声逐渐停歇,一曲舞毕的宫女鱼贯退下。

“各位士子,过了今日尔等都将成为燕国治下正式官员,希望尔等不要让寡人失望!”

大殿之上,传来一阵爽朗的声音,不是燕王又是谁?

卫朔颇唏嘘道:“每次科考结束后,官府都会为士子举行庆祝宴,而每次我都会讲同样的话,提出同样的警告。”

“但很可惜每届士子中总有一些败类将寡人警告抛之脑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你们都是时代的精英,我不希望几年之后,被监察总署的御史们请去喝茶。”

“燕国是个法治森严的地方,尤其对官吏而言,更要严格要求自身。每年都会有官员被监察署查处,比如今年就爆出一天大贪腐案件。”

听到这儿,在场众士子心中一凛,自然知道卫朔说的是谁。可以说裴灌一案掀起了巨大风波,不光是燕国上下极为关注,连毫无干系的江东同样盯着案件进度不放,不少人都想看看燕王会如何处置犯案的‘王族亲贵’。

结果卫朔根本就没因裴灌是王妃族人以及出身名门而放过对方,而是秉公处理,这件事给燕国各级官吏带来极大震撼,试想连裴灌这样背景深厚的官员都难逃法网,其他毫无背景或者根基浅薄的官员就更不敢心存侥幸。

当然了此事对卫朔而言不光是好的影响,有不少世家暗中抱怨燕王不近人情。

“寡人希望尔等严于律己,不要步裴灌的后尘。”卫朔对众士子谆谆叮嘱。

“请大王放心,臣等绝不敢以身试法。”

时间过得很快,宴会很快就结束了。

在宴席上,众士子基本上没有说话的机会,也就是在燕王以及诸位内阁大学士面前露个面而已。

宴席过后,通过科考的士子按照定职考试的成绩被授予不同官职。

由于燕国没有所谓的翰林院,大多数士子基本上都要远赴基层锻炼,只有少数幸运者能留在各部、曹实习。

其中最为士子争抢的就是进入秘书监的机会,秘书监虽然只是个六品机构,但因为相当于燕王私人幕僚,能时常接触到燕王,在士子看来没有比秘书监更好的去处了。(。)

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589章 天子驾崩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12章 拖!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355章 ‘琼林宴’第419章 整顿关中第340章 整合政务(下)第433章 出巡之潼关、大荔第622章 谢艾的打算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157章 邵续来访第345章 薛氏强兵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372章 告别蓟城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辽东第107章 辽东会盟第157章 邵续来访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546章 范阳陷落第342章 蒲津古桥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31章 江东之变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18章 司马保僣位晋王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254章 封锁江面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673章 在途中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128章 放牧济州岛第500章 调整农业政策第335章 自取灭亡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581章 双方妥协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93章 幽州巨变,各地反应第124章 四下串联第313章 蠢蠢欲动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244章 欲发横财第186章 终议亲第187章 祖约野心初膨胀第112章 骑兵拉练第382章 刁协献计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240章 刘、卫深谈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572章 襄国之乱第109章 刺史府门前的年轻人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80章 招募船工第32章 司马奥逃了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263章 慕容廆欲决战第476章 汉奸录第255章 逼退江东水师第247章 去?不去?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12章 拖!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70章 南阳王野心作祟第576章 曹家的尴尬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507章 尔等欲抗旨乎?!第500章 调整农业政策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细第349章 水师陆战队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425章 太子司马绍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621章 司马绍的决心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61章 有点儿不对劲!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89章 喜相聚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499章 迟来的归宁第658章 又见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