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推行均田令

“怎么?你认识他?”司马丽儿一惊随即恍然道:“也对,你是徐州刺史的女儿,他是刺史府下属的官吏,你们当然有可能相识。嘻嘻,颖儿,快告诉我,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裴颖儿眼帘微垂,双手紧紧抓着衣角问道:“县主打听此人干嘛?”

“哎呀,还不是我那个三哥嘛,他也不知听谁说,琅琊王非常欣赏卫朔,故到处打听和此人有关的消息。”司马丽儿脆生道。

裴颖儿闻言悄悄松了一口气,双手也松开了,随即答道:“我跟他也不是很熟,只是见过几面,卫兵曹非常不喜世家子弟,曾在宴会上公然打了徐州世家子弟的脸面。不过,他非常擅于练兵。”

司马丽儿毕竟不是真对卫朔感兴趣,因此很快就将卫朔抛在一边,跟裴颖儿两人讨论起女儿家的事来。裴颖儿也乐得如此,一时间闺房内二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

自宴会之后,祝其县内的地主豪强们再也没了往日的气焰,面对强势的卫朔,大多数豪强地主只能选择臣服,交出手中的土地且释放家中的奴仆和部曲。少数冥顽不灵之辈,统统被卫朔冠以通匪的名义收押待审,同时还得被官府炒家。

在卫朔的雷霆手段之下,均田令、释奴令以极快的速度在全县推广开来。

根据县府颁布的均田令,只要是年龄超过十五岁,无论男女,只要在黄册上登记备案,男子可分得四十亩田地,女子则可分得二十亩田地。这部分田地被称为永业田,永业田不得专卖,不得转让,只有主人死后才会有官府收回重新参与分配,除了田主外任何人无权处置。

要想推行均田令,首先卫朔得搞清楚祝其县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土地可用来分配。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得靠普查工作了。为了做好人口、田地的普查,卫朔将之前培训的识字士兵全都拉了出来,再加上县府内的文书们,大约共三百人全都用来搞普查。

无论人口普查,还是土地丈量,都是繁琐且需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好在此次有大量识字士兵帮忙,再加上本地庶民踊跃参加,倒也大大加快了普查进度。

经过详细的统计,如今祝其全县一共有十一万五千三百人左右,其中原祝其无地庶民只占了不到六成,剩余近半多出来的人口几乎都是最近从各地迁移过来的难民,以及刚刚获得自由身的奴隶。

根据县府颁布的均田令规定,十五岁以上的男女都可参与授田,如今祝其县共有大约八万人符合条件,远远超过了当初卫朔预计的人数。也多亏祝其县极其四周几个县境内有非常多的荒地尚未开发,再加上从地主豪强手中掠夺过来的土地,才堪堪满足了授田所需。

在这次推行均田令的过程中,损失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地主豪强们。卫朔固然没有动他们的钱财和房子,但却拿走了大多数的土地和奴仆。

分田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且根据土地的好坏划分为一片一片,提前贴上了编号,等待大家的抽签。只要抽签完毕,大家就可以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了。

事先卫朔让人已经准备了大量的木牌,木牌上面有田地主人的名字。等到抽签完毕,将木牌钉在田间地头,这块土地就是木牌上写着名字的人的了。所有从地主豪强家里搜出来的旧有地契,都被卫朔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掉了。

除了划分已有的土地外,均田令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鼓励大家垦荒。均田令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垦荒出来的田地,归垦荒人所有可传给后代子女,官府无权收回,头三年不需要纳税,但是每个人最多只能开垦四十亩。

“人真多啊!”卫朔带着人来到分地现场的时候,被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惊呆了,看来真是低估了百姓对拥有一块土地的热情。沿途不少衣衫褴褛之辈,远远朝着卫朔等人叩头拜首。

“主公,虽然土地都分了下去,可县里的耕牛太少了,就是加上主公提供的一些战马也无法满足目前对牲畜的需求啊。如果没有足够的耕牛,那些庶民就是拿到了土地,恐怕今年无法保证所有土地都被耕作起来。”

望着满脸忧虑之色的梁丘,卫朔沉吟片刻说:“嗯,这倒是个大问题,耕牛一向是非常重要且稀缺的战略资源,在中原就是有钱怕是也买不到多少。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北方的胡人啊。”

“二郎,你可知咱们崂山有多少艘可以远航的海船?每艘船一次可载多少马?”

“卫大哥,这个我知道,目前咱们崂山一共有三艘适宜远行的海船,每艘船一次大概可载八十匹马。”

“每艘船载八十匹,三艘不过才二百四十匹马。可来往一次辽东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算咱们一年日夜不停地来往青州与辽东两地,仅靠这三艘船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筹措到足够的耕牛和马匹。”

“不行,必须尽快扩长船队规模,二郎,回去后,给徐福岛的尤大当家送个信,让他想办法从江东弄些大点儿船来。”

“知道了卫大哥。”

……

陈老实本是本地地主家的佃农,他们一家五口人全靠着租种地主家十亩旱田过活,每年若是太太平平风调雨顺,他们一家虽然不能填饱肚子,但也能勉强保证饿不死人。可随着天下大乱,各地流民增多,主家为了多招收几家佃户,硬是从他们手中收回了五亩地。

本想着要卖儿卖女才能渡过难关,却不料祝其县突然来了个卫大人。不但抄了县里老爷们的家,还将老爷家土地分给像他一样的穷人。陈老实一家五口人,共分得一百二十亩土地。

这可是一百二十亩土地呀,陈老实长这么大就没拥有过如此多的土地。当他亲眼看到县府文书将写着陈老实名字的木根砸入地头时,陈老实抱着地契突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在这一刻,他想到了父亲临走前叮嘱他的话。

“爹,我做到了,爹,我做到了!咱们老陈家有自己的地了!”陈老实泪流满脸喃喃自语。

这时陈老实的老伴以及儿子也来到了自家地头,突然看到陈老实蹲在地上痛哭,不由得大急道:“他爹,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咱家没分到地?”

“爹,说话呀,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如果是,我这就去县衙告状去!让卫大人收拾他们!”陈老实的儿子指着县衙的官吏问陈老实道。

不料陈老实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喊道:“喊什么喊!没人欺负咱,你爹这是高兴啊!你爷爷多少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现在我就是死了,到了地下也有脸去见他老人家了。”

这下陈老实儿子知道咋回事了,他摸着后脑勺不要意思地朝四周忙活着官吏们笑笑。那些县府的官吏们见此还能如何?自卫大人来了之后,对他们这样的基层官吏抓的比较严,一旦发现仗势欺人者必受严惩。

如今县里的庶民有卫大人撑腰,各个气势嚣张,只要受一点儿委屈,就恨不得立即告到卫大人面前,使得最近县府官吏们只好夹着尾巴做人。

今日就在祝其县内,不少田埂地头都出现了眼前这一幕,很多分到土地的庶民一家,兴高采烈恨不得就直接住在地里才好。

第617章 法治与德治第618章 西出玉门关第529章 成汉来使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332章 呼家将投诚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406章 石勒的闪电战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507章 尔等欲抗旨乎?!第505章 新年述理论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94章 奇怪的刘总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377章 江东的试探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28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94章 奇怪的刘总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564章 羯胡崩溃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368章 南洋风云第265章 晋军渡河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604章 顶风作案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62章 裴盾又回来了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64章 羯胡崩溃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第653章 高昌被围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变化第164章 王浚骄纵中计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40章 刀盾结合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372章 告别蓟城第569章 横扫千军如卷旗第553章 谢艾之谋第324章 平阳之乱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206章 主公,您违律了!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312章 吞并刘琨部众第188章 财政会议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7章 美好前景!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第419章 整顿关中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382章 刁协献计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567章 夔安投江东第526章 接见张茂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45章 曹宏入军营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323章 谢艾与韦謏第240章 刘、卫深谈第553章 谢艾之谋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508章 鼓励生育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56章 请鲜卑人离开华夏故土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237章 终遇莫含第470章 长城会盟(下)第253章 遇刺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446章 仇池灭亡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96章 曹嶷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