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再见祖逖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徐州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王桑、赵固二人在司马奥的额辅佐下,以横扫的姿态拿下了彭城国、琅琊国、东莞郡、城阳郡以及东海国西部地区。除了东部沿海地带,以及南方几个郡国外,徐州大部都已落入二人手中。

显然卫朔当初施展的离间计并未奏效,司马奥依旧在王桑、赵固二人手下混得有滋有味,重新被二人任命为徐州长史。在这段时间内,司马奥辅佐王赵二人不但占领了广大地盘,还将麾下人马扩充到了近五万人,

不过,传到卫朔耳中的也不光是坏消息,在前不久祖逖终于被琅琊王任命为徐州刺史,而裴盾终于被召回了江东。除了祖逖、裴盾外,作为当初留县大捷的另一个功臣卫朔,则因为世家大族的阻挠,并未受到任何嘉奖。

得到琅琊王的任命之后,祖逖就将徐州治所设在淮阴,如今他正屯兵淮阴,积极打造兵器,招收流民,意图北伐中原,收复失地。

虽然祖逖十分积极北伐中原,甚至一度还以徐州刺史的名义上书琅琊王陈述利弊:“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

“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之志。大王如能命将出师,让祖逖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申雪国耻。”

然祖逖虽有北伐之志,却忽略了眼前琅琊王最急需解决的政治难题。不能说司马睿无恢复故都的雄心,只是现实让其不得不先考虑如何立足江东。

当前正是南下士族与江东本地世家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琅琊王根本无暇他顾,他只想着如何在两地世家之间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以便为他日后执掌大权打下基础。在这个关键时刻,祖逖要求琅琊王支持其北伐,不得不说祖逖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

故接到新任徐州刺史的请求后,琅琊王司马睿尽管对祖逖极为不满,但顾忌到外界对他的评价,不得不捏着鼻子拨付给祖逖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

琅琊王司马睿对待北伐的消极态度,并未动摇祖逖的北伐决心,立誓要扫清中原。他亲率部曲数百人,驻屯淮阴。既然江东指望不上了,祖逖就把北伐的希望寄托在了卫朔身上。

八月份,祖逖、祖约二人带着数十部曲,骑着马从淮阴一路北上赶到了祝其县,前来拜访卫朔。得知祖逖来访,卫朔大喜,忙亲自率领麾下文武出城迎接新任刺史大人的到来。

“恭喜祖将军得以执掌徐州,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一见面卫朔就忍不住打趣道,对于祖逖的上位他是乐见其成的。不管是从抗胡大局出发,还是从私人角度考虑,祖逖出任徐州刺史之位,对卫朔来说利大于弊。

祖逖打马来到卫朔跟前颇为感慨,听了卫朔玩笑之语,不禁苦笑道:“若不是得遇卫兵曹,想必徐州刺史之位也不会与我有缘。江淮乃江东屏障,琅琊王愿将此地防务重任,托付于祖某,正是受到了当初留县大捷的影响。”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卫兵曹的一份功劳,哪曾想琅琊王府卧虎藏龙,祖某未能替卫兵曹讨得一官半职,真是惭愧惭愧!想想就觉得无颜面对卫兵曹啊!”

对于琅琊王取消对自己的赏赐,卫朔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且不说他出身寒门,光是当初得罪了琅琊王氏,就够他喝一壶了,琅琊王绝不会为了一个卫朔而得罪王氏兄弟的。

所以只见卫朔不以为然得摆摆手道:“刺史大人多虑了,在下并未怪罪大人,此事全然与祖大人无关,恐怕还是因之前卫某得罪了琅琊王氏之故。”

“琅琊王氏?”祖逖闻言大惊,他没想到江东与卫朔竟然还有如此深的恩怨纠葛。

“嗯,不过都是很久之前的事前了,没必要再提了。今日刺史大人光临我祝其,以梁县令为首的县府人员早就准备了欢迎宴席,我看咱们也不要辜负了梁大人的一番心血,还是先入席吧。”

“好,就依卫大人所言!”

祖逖、卫朔二人打头,其他众人跟在二人后面缓缓步县城。参加宴会的人并不多,除了祖逖、卫朔身边的心腹、兄弟外,本地名流、豪强竟然一个没参加。看着与往日冷清了不少的宴席,祖逖只是稍感诧异。

“今日祖某前来拜访卫兵曹,一来是为了重申双方结为盟友的意愿,二来嘛,就是向卫大人求援来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宴会气氛达到高潮的时候,祖逖借着酒意说出来此行的目的。

只见祖逖醉眼朦胧地看着卫朔抱怨道:“琅琊王除了给在下一副徐州刺史的告身外,就只拨付了数百石粮食以及三千匹布帛,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援助。只同意在下可自造兵甲,自主募兵。”

“可祖某南下时,家产大多丢在了北方,随身携带的财产也多用来周济了流民,手中真的是再无余财。可没有钱财,该怎么才能筹集粮草并招募士兵?闻卫兵曹生财有道,今日特地前来求援来了。”

“刺史大人,朝廷没有给大人拨付用以北伐的粮草、军械,难道徐州府库内也是空的吗?”谁知祖逖刚一说完,卫朔还未出言,旁边的梁丘却先开口问道。

“徐州府库?呵呵……”祖逖闻言却一阵苦笑,他转头看着梁丘解释道:“梁县令有所不知,徐州府库除了被裴盾挥霍了一部分外,大部分都落到了胡人手中。当初彭城意外丢失,大批粮草、钱财来不及被转移,纷纷落到了胡人手中,要不然王桑、赵固怎么可能会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扩充了三万余兵力。”

“裴盾罪不可恕!”卫朔闻言冷声道:“天下之所以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跟朝廷上下充满了像裴盾这样华而不实的官员有很大关系。”

“唉,如今再说这些也没用了,来之前祖某也曾向广陵、临淮两地的世家豪强们求援,但无一例外他们都不愿向祖某提供帮助。不得已,祖某才想到了来向卫兵曹求援。”

祖逖有些尴尬地向卫朔解释,毕竟他乃堂堂的徐州刺史,是卫朔的顶头上司,如今却只能厚着脸皮向对方求援。

卫朔点点头,表示理解祖逖的苦衷,他沉吟了一下道:“在下仰仗青盐之利,手中颇有些余资,可也不能拱手送与刺史大人。你看这样如何?请刺史大人委任卫某为徐州屯田使,将东海国祝其、朐、利城、赣榆四个县包括郁州岛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带统统划给在下管理。”

“如今徐州各地流民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卫某不才,愿效仿古之先贤屯田安民!若刺史府能答应卫某这个条件,在下可以每年向刺史府上缴一百万钱以及三万石粮食。有了这些,足以保证刺史大人招募训练万余士兵。”

祖逖果非常人,只稍稍思索了一二,就下定了决心,毫不犹豫答应了卫朔的要求。眼下徐州东部乱成一团,各地豪强纷纷割据自保,祖逖根本无力管辖东部沿海地区。以一块三不管之地,换取每年三万石粮草以及百万钱税赋,怎么看都是挺划算的。

看到祖逖一口答应下来,卫朔暗喜不已。其实卫朔早就眼馋周围几个县,只是他没有管辖的名义,才一直按捺住向四周扩张的欲望。如今有了刺史府的正式任命,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整个东海国东部。

第539章 张宾的算计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275章 移镇蓟城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111章 整编胡骑第300章 阴谋在酝酿第487章 即将巨变的凉州第599章 美人间谍第515章 苻洪单刀赴会第309章 北宫纯重出江湖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502章 与高僧交流第49章 野心家们都跳了出来!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14章 立下根基第369章 扶南欲图夷州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38章 蜀中变局第498章 纷纷扰扰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555章 击杀麻秋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195章 邵续反了?!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650章 高车与嚈哒第227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第11章 再进县城!第258章 布局淮南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263章 慕容廆欲决战第310章 裴嶷说王家第68章 离间敌人第74章 来自江左的关注第589章 天子驾崩第127章 改土归流第549章 中原争锋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87章 雷霆万钧!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635章 世家的罪恶第381章 罗马人来了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421章 千里夺战马第415章 劝降第660章 前哨战第436章 宋、卫初见第369章 扶南欲图夷州第141章 威震辽东第195章 邵续反了?!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200章 段氏来袭第280章 迎头痛击!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变化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375章 虽远必诛!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292章 闲话西北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305章 奇袭雁门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330章 重铸荣耀第517章 先缓一缓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67章 再战胡骑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179章 再见双姝第63章 胡人突袭,彭城失守第70章 均田令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267章 刘遐入关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凉州第369章 扶南欲图夷州第650章 高车与嚈哒第3章 跟着张大郎去买盐第231章 钱庄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第298章 秦州内讧第301章 西晋第一武技高手第419章 整顿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