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发生的事情让卫朔感到非常郁闷,也让他明白干什么事绝没有一蹴而成的,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艰辛的实践活动。

看到盐田被海水冲毁后,卫朔就在考虑用水泥或者其他东西加固盐田。但由于烧制水泥一事还很遥远,故逼得卫朔不得不另想他法。其实卫朔却不知道,他这么做却恰好避开了一道隐患。

卫朔毕竟没有亲自经历过盐田生活,他却不知在现代,盐田底部却不能用水泥来铺设。如果用水泥地面来晒盐,场地很快就会被海水腐蚀烂掉。盐田一旦丢荒,要想恢复也比较困难。

所以大多数盐民都是用沙子、黄泥和海里的土筑成。但是卫朔却不知道其中的诀窍。

“卫小哥儿,我听大郎说今天的盐田被冲毁了不少?”张大叔看着眉头紧皱的卫朔,忍不住安慰道:“小哥儿,这事不是你的过错,再说不是还成了五十亩盐田吗?咱们庄家汉子没那么贪心,有这点家当就足以让大伙儿高兴了。”

“唉!”卫朔长叹一声说:“总感觉有点事倍功半的样子,虽说这样也能出盐,但终归不能扩大规模,产量也跟不上去,同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太大,一旦遇到极恶劣天气,咱们所有的心血都会被毁于一旦。”

见卫朔说得这么严重,张老汉只好把大伙都召集起来,一齐想解决办法。

“今天大伙儿都见过了盐田,未来咱们的生活可全都指着那些盐田,顺利的话明年大伙儿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可都是卫小哥儿的功劳。”张老汉在山谷中威望素著,他一番话下来,顿时让在场众人纷纷起身朝着卫朔行礼,忙得卫朔是朝着四周连连作揖。

“这盐田虽然建成了,但也存在着巨大隐患,刚刚我跟卫小哥儿聊了一下,他说眼下的盐田是最初级的一种,未来咱们还得建设更加高级的盐田。这初级的盐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太弱,一旦遇到狂风暴雨,很有可能将咱们的心血毁于一旦。”

“啊!不是吧!哪咱们该怎么办?”

“就是啊,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吧?”

“张大叔你有什么办法不妨说出来,我等照做就是。”

“就是,就是,我等听从安排就是。”

“都瞎吵吵什么!有什么话不能一个一个说吗?”张老汉双眼一瞪,顿时将现场的骚动给压了下去,这时他将卫朔给推了出来,毕竟在场只有卫朔知道怎么解决。

众人看到卫朔站起来后,纷纷安静下来,对于这位教导众人挖盐田年轻人,如今在山谷中可是大受欢迎。

“诸位父老乡亲们,如今盐田虽然已建成了,但因为缺乏加固的材料,使得我们的盐田很容易被海水冲垮,所以我希望大伙儿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加固梯田。”

卫朔的话顿时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一开始卫朔也没将大伙儿放在眼里,或者说他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一个现代人如果都想不到解决办法的话,那其他的古代人也不可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但现实却很好给卫朔上了一课,古人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很快众人就提出一系列稀奇古怪的解决办法,其中最让卫朔感到震惊的是一位老泥瓦匠提出的用熟石灰来加固。

一开始卫朔还真没想到用熟石灰,看来有些人的生活经验真是不容小觑。石灰在古代的应用很广,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石灰了。南梁陶弘景曾记载:“石灰,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末矣。性至烈,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疗金疮亦甚良。”

当然了,直接用石灰是不行的,不过有了石灰卫朔就想起了三合土。在没有水泥的年代,三合土应该是最佳的建筑材料。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

确定了方向,众人顿时行动起来,熟石灰虽然不容易弄到,但起码比起还没影儿的水泥来说,却也简单了不少。接下来一段时间,众人通过各种手段弄到了一些熟石灰,虽然数量不大,但至少可以将五十亩盐田给暂时加固起来。

解决了盐田的问题,卫朔又将目光瞄准了护卫队建设上,来自后世的他深知乱世之中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伟人不也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不过有了之前的教训,如今卫朔可不敢再贸然行事,更何况这还是他不擅长的领域。在现代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参加过军训,一些军事知识大多来自于网络,到底在能不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首先是兵器的选择,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卫朔决定为护卫队装备长矛。之所以选择长矛主要是因为其制作简单,原料极易获得,在古代这种遍地都是森林的时代,制作长矛用的木头随地都是。

另外,卫朔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本yy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和他的手下就是靠着一招长枪直刺横行天下的,虽然这其中有夸大的嫌疑,但也有一定的借签意义。也许此时的卫朔还不知,今天他这一举动为日后击败北方胡人骑兵奠定了基础。

其实,卫朔却不知,长矛兵是古代战争中非常有效的兵种,所有的长矛一起向前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木制长城,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击溃一切当面之敌。长矛兵主要武器以坚实和耐用的木柱制成长矛,矛的顶端十分尖锐,对付以速度的冲撞里取胜的的骑兵十分有效

历史上,以瑞士长矛兵最为著名!

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处瑞士长矛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1445年到1515年中瑞士长矛兵是战无不胜的,哈布斯堡,勃艮地,施瓦本联盟,阿拉贡和法国的军队一一败在瑞士人的手下,长矛兵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在劳庇战役中6000名瑞士兵利用山地掩护对围攻劳庇城的12000名奥地利兵发起进攻,迅速的击溃了敌人步兵,尔后竖起长矛抵挡三面而来的奥地利骑兵。重骑兵在长矛面前毫无办法,很快就被从劳庇城中杀出的部队击败。

当然了,长矛兵也不是无所不能的,首先它对地形要求很高,在没有地形可依托的情形下,一旦遭遇骑兵包围很有可能被分割消灭掉,除非两翼有其他兵种配合。

花了一周的时间,卫朔为一百三十名护卫准备了一百杆长矛,三十把长弓。卫朔结合古代军队编制,将这一百三十人编制为一都两屯十三什二十六伍,其中一都长矛兵,三什弓箭兵。

除此之外,在练兵、晒盐之余,卫朔也没闲着,而是领着众人继续煮盐并提纯精盐来卖,毕竟这是眼下众人唯一的经济来源。通过这件事卫朔也发现,煮盐也不是没有优点,起码它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同时卫朔也通过杨二叔暗中向其他地方的盐户放出消息,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大量收购粗盐。一开始没人敢来崂山卖盐,但随着与杨二叔相熟的人前来,然后他们又将崂山的情形散播出去后,导致大量盐户开始偷偷摸摸将自己的粗盐卖给崂山人。

有了散户的粗盐供应,卫朔终于可以源源不断的往外贩卖精盐,虽然这为他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财富,却让崂山日益暴露在外界各大势力眼中。

一时之间前来崂山打探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好在外人一时还摸不清崂山的虚实,倒也没有带来什么隐患,但卫朔也知道崂山的平静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18章 司马保僣位晋王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37章 偶遇第23章 南下徐州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第602章 治蝗之议第95章 讨好曹嶷第503章 过年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149章 新年惊变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388章 罗马人的震惊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24章 长矛初显威第239章 敲诈拓跋六修第483章 整编青州兵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19章 走西口第371章 古代马六甲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26章 讨胡檄文!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79章 再见双姝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22章 谢艾的打算第491章 贾坚神射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281章 擒杀刘虎第563章 汉军倒戈!第49章 野心家们都跳了出来!第141章 威震辽东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340章 整合政务(下)第187章 祖约野心初膨胀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537章 双方备战第239章 敲诈拓跋六修第13章 安抚流民第21章 以盐换船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461章 有点儿不对劲!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84章 再见祖逖第543章 辽东挖坑第416章 入长安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531章 时光如梭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181章 各方准备第277章 战前动员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21章 以盐换船第333章 眼花缭乱第315章 纳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征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545章 建邺城破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584章 南北运河第198章 入主蓟城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10章 练兵不易!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149章 新年惊变第15章 琅琅书声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201章 辽东军初战!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676章 和谈破裂第486章 货卖两家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140章 一计退三敌第637章 返回洛阳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552章 准备收网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87章 劝进风起第647章 进驻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