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曹嶷邀请

ps:春节期间,暂时每天更新一章

“大郎,子文,我们的水军还是很弱小啊,必须尽快扩充舰队规模!”卫朔看着海面上逐渐远去的舰队,扭头对身边的朱文、张大郎感慨道。

“主公,莫急,等再过两年当我们的造船厂投产后,我们的水军就将迎来大发展。”

“对了,说起造船厂,还有一件事忘了提醒二位。前段时间我从江东招募过来的造船师傅们都安置好了吗?他们可是我费尽心机才从江东弄来的人才,你们可得给照顾妥当了。”

“请卫兄弟放心,那些船师都安置在山上新建的房子里,每个月给的工钱也不少,足以让他们安家落户。不少船师看到咱们山上竟然有座书院,还愿意接纳船工子弟入学,让他们各个感恩戴德。”

“这都是主公的功劳啊,当初若不是主公力排众议坚持开办书院,怕是也不会有今天这等盛景。如今书院共有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少年三百二十一人,负责教书的先生也扩充到了二十人。”

卫朔听了张大郎、朱文二人的汇报,满意的点点头说:“嗯,不错,这段时间你们二人做的很好,不但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还将崂山的影响力向四周进行了稳固扩张。那些教书先生都没问题吧?”

“那些教书先生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随流民逃难至此,后来见我崂山乃世外桃源,反而都选择了留了下来做了教书先生。咱们崂山的教书先生不但活计轻松,薪水还丰厚,而且还深受崂山上下敬重。”朱文一脸自豪地解释道。

卫朔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不会只听喜不让报忧,故三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他很认真地看着二人道:“嗯,不错,不错,不过二位也不要自满,还须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啊!行了,好的一面我们也说了不少,你们也该自曝家丑了,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一下。”

朱文、张大郎对视一眼道:“主公,我等还真有一件急事需主公帮忙想个办法,如今随着崂四周人口急剧扩张,不但给崂山带来巨大的负担,还让崂山存在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瘟疫,虽然有主公交代下来的消毒、防瘟疫办法,但该法只能预防,却不能诊治。”

“眼下整个崂山上聚集了数万人,可懂医术的大夫才寥寥十数人,而且大多数还是医术平庸之辈,有那么几个人虽然医术不错,可也不过是中人之姿。真正的顶级医者,我们崂山竟然一个没有。”

“前段时间,我崂山有人发了急症,山上全体大夫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大郎从不其县城内请了个医术高超的大夫才将人救了过来。”

卫朔闻言眉头一皱,医生短缺的确是个大问题。古代人并不十分重视医生,可卫朔来自现代,十分清楚医疗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到一个时代下,人口的繁衍以及全体人口的平均年龄。

“这确是个大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我会吩咐祝其县那边加强对医者的招揽,你们这边也别放松,给我们外出人员交代一下,让他们多注意一下四周大夫的行踪。未来最好是能建造一座医学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正当卫朔三人闲谈的时候,外面匆匆进来一人,只见他手上捧着个请帖,道:“启禀大人,曹刺史邀请大人前往临淄一叙。”

果然,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卫朔接过请帖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曹嶷应该是卫朔来到此间后,即将面见的最为强大的一个敌人。不光是因曹嶷手握重兵,最重要的是青州本地世家怕是也会站在曹嶷一边。

曹嶷的十万大军固然可怕,可世家大族的封锁才更让他头疼。崂山四周土地贫瘠,若想养活崂山数万人口,就离不开青州其他地方的支持。若世家大族铁了心要封锁崂山,只靠一个小小的青岛港怕也无法满足未来崂山的发展需要。

“主公,看来曹嶷有些急不可待地想要解决我崂山了!”朱文拿过请帖观察了一番道,“主公打算如何处置?”

卫朔沉思了一会儿道:“曹嶷是个野心不大的人,主动脱离王弥自立名号,显得进取心十足,颇有一番明主气象。然夺了青州之后,曹嶷就变得犹豫不决、固步自封起来。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满足,我想只要咱们愿意放弃一定的代价未必不能与之和平共处。”

“可我们要舍弃多大的利益,曹嶷才会满足?万一他胃口太大,难道我们也得打肿脸充胖子满足他吗?”闻言张大郎眉头紧皱道。

朱文气呼呼道!“哼!想得美!最终的利益分配,肯定不能任由对方决定,必须是我们双方协商定才行。我们崂山虽然实力不如对方,可也不会任由曹嶷拿捏。真要把我们逼急了,大不了一拍两散就是!”

卫朔双手虚按安慰了一下朱文,接着说:“曹嶷眼下最紧迫的事无非是修筑广固城,要重修青州治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我们能从这方面给曹刺史一点帮助,我想他会重新考虑与我崂山的关系。”

没错,卫朔打得就是水泥的主意!修筑城池,没有比水泥更好的建筑材料了。如果卫朔能以供应水泥作为交换条件,想必曹嶷看在修建广固城的面上,定会高看崂山一眼。到时再舍弃些青盐利益给曹嶷,起码能给崂山争取三到五年的和平时期。

若再过个三五年,哼!到时恐怕不是曹嶷不放过崂山,说不定该是卫朔席卷整个青徐二州了!

距离到临淄拜访曹嶷还有大半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卫朔在崂山上找几个烧制瓷器的匠人组建了一个水泥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用来解决烧制水泥的难题。

被卫朔拉来的几个工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水泥,其实就是卫朔自己也不知道水泥是如何烧制的。他只是在几本穿越小说中看到过一些关于烧制水泥的记录,而且大多数还都言语不详。

如今他只能凭借着模糊的记忆,与工匠们一同奋战研究。好在卫朔记住了烧制水泥的几种关键原料与大致的配方,剩下的就是和工匠们改进窑体,试制不同配比的水泥。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实践,工匠们终于制成了原始普通水泥。

虽然水泥的质量还无法跟后世相比,但也比古代使用糯米修筑城墙要强的多。有了水泥做为礼物,想来此次临淄之行,卫朔就不必担心曹嶷翻脸了。

这日,终于到了卫朔启程前往临淄的日子,见卫朔执意一人前往,朱文、张大郎二人拉着卫朔的胳膊劝道:“主公,此去临淄前途未卜,不如让我等代替主公前往?”

“哎,人家曹刺史大大方方邀请我去临淄做客,我卫某人岂能胆小怕事不敢前往?若被外人得知,会让天下人嗤笑卫某的!二位请放心,卫某自有主张,而且某料他曹嶷必不敢翻脸。你们不要忘了,我还是大晋朝廷的官员,南边的徐州刺史祖逖与我交情莫逆。那曹嶷若不想堵死日后归顺朝廷的道路,就绝不敢加害于我!”

尽管卫朔表现的信心十足,但朱文、张大郎二人仍然心事重重,只是卫朔主意已定,由不得他们更改。无奈之下,只好将崂山护卫队中挑选出最精锐的二百人,充当卫朔的此去临淄的护卫,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变化第281章 擒杀刘虎第408章 榆眉会战之前锋战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10章 榆眉会战之单骑冲阵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478章 影响(下)第383章 秦州联盟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584章 南北运河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156章 选拔陌刀手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196章 众人皆失算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147章 石勒夺冀州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35章 徐州新军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87章 雷霆万钧!第572章 襄国之乱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239章 敲诈拓跋六修第117章 浴血厮杀第196章 众人皆失算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第537章 双方备战第113章 带方、乐浪危矣!第66章 仓皇而逃第435章 出巡之调查第14章 立下根基第626章 成汉震惊第505章 新年述理论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632章 逃亡燕国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97章 水泥作坊第480章 大战在即第4章 这也叫'好盐'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288章 谋取陇东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93章 侥幸过关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137章 裴颖儿的麻烦第564章 羯胡崩溃第443章 视察辽东第6章 暴利!绝对的暴利!第224章 卢家的选择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489章 广固之战(上)第192章 千里奔袭,军事奇迹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578章 冀州豪强第478章 影响(下)第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284章 夜间突袭!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228章 风起北疆第475章 国葬第29章 诘问刺史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150章 寻找铁矿第653章 高昌被围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180章 王浚图谋自立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233章 拓跋内乱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79章 参观船坊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约、苏峻第429章 退耕还林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348章 欲征南洋第70章 均田令第508章 鼓励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