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贵人相邀

翌日,便为十日一天的休沐节。

崔文卿卯时起床,早早的沐浴完毕,穿上一套干净而又舒适的圆领袍衫,摇着折扇信步悠悠的出门而去。

来到府门前,已有一辆马车在门外大树下等待。

见到崔文卿出来,坐在车辕上的苏轼忽地一笑,轻捷利落的跳下马车边走边拱手道:“文卿兄,我还以为你忘记你我之约呢!”

崔文卿拱手笑道:“苏兄之邀,在下岂敢相忘,让你久等了。”

“呵,那里的话,其实我也是刚到不久。”苏轼笑嘻嘻的执着崔文卿的手,“走,上车,白马寺还有些路程,咱们得早点前去才行。”

崔文卿点点头,与苏轼一道登上了马车。

车轮磷磷间,马车很快就离开了尚善坊,驶向宽阔的朱雀大道。

车厢内,崔文卿微笑发问道:“对了,今日苏兄莫非是邀约我一道前去和了元和尚喝茶下棋?做一回名士?”

苏轼颇为神秘的一笑,压低声音道:“其实,这只是其中之一,今日咱们前去最为重要的事可非如此。”

“哦?莫非苏兄另有其他安排?”崔文卿惊讶笑了。

苏轼却不点破,只是挥挥手道:“你去了就知道了。”

很快,马车出了城门,顺着官道轻弛半日,终是抵达了白马寺庙门之外。

深秋时节,白马寺金黄飘零,秋风萧瑟,颇有几分寒凉之意。

然门里门外往来香客却是颇多,倒也透着一份深秋之热闹。

进入山门,崔文卿与苏轼一道前去客堂食用午膳。

午膳乃是全斋之食,普普通通的青菜豆腐,白面馒头。

虽则有失简陋,然也让向来锦衣玉食的崔文卿和苏轼吃得很香,总觉别有一番滋味。

吃罢午膳,崔文卿笑道:“苏兄,现在咱们前去何处?你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苏轼嘿嘿一笑,言道:“不瞒文卿兄,今日是有人想要见你一面,特地请我来做个东道,替他引荐一番。”

崔文卿恍然醒悟,哈哈笑道:“原来如此,没想到现在我崔文卿也是成为了名人,居然有人慕名而来,到让我有些飘飘然了。”

说笑间,便与苏轼一道离开课堂,朝着寺庙深处走去。

白马寺深处主殿乃是大雄宝殿,而在大雄宝殿之后,则有着一片宽阔的庭院。

院内小桥流水处处可见,假山怪石嶙峋峥嵘,水榭楼阁典雅别致,为这座佛门圣地带来了一丝雅致之感。

崔文卿与苏轼刚顺着庭院小径走至水池边,便见水池回廊尽头一左一右守着两位壮汉。

见到苏轼,其中一个壮汉立即抱拳言道:“苏公子,大人已经到了,正在池中凉亭内等着你们。”

苏轼点点头,回首对着崔文卿笑道:“文卿兄,咱们走吧。”

见状,崔文卿颔首,心内却是止不住奇怪。

这苏轼,为何今日所作所为尽皆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瞧着架势莫非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要见我不成?

心念及此,崔文卿当先想到的就是王安石。

然而转念一想,却又摇头失笑。

先不说王安石贵为当朝丞相,可没多少闲工夫来见他这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单是王安石日理万机之责,也不可能有闲心来这里约见于他。

不用问,应该是另有其人了。

想到这里,崔文卿心内好奇更甚,便跟着苏轼顺着曲曲折折的回廊走了过去。

人还未行至池中凉亭,便见亭内正有一个须发白斑,身穿深蓝色袍服的老人对着池水负手而立。

只可惜老人背着身子,却是看不清楚长相,然那腰身挺拔得却极其笔直,给人一种坚韧不拔老来苍松之感。

待行至凉亭边缘,领先崔文卿一两步的苏轼忽地止住了脚步,崔文卿见状,也急忙停步。

只见苏轼对着那位老人的背影深深一躬,亢声言道:“恩师,学生已经将崔文卿请来了。”

闻言,亭内老人霍然转过身来,锐利如刀的目光朝着崔文卿一扫,脸上露出了几分淡淡的笑容,开口道:“崔文卿,咱们又见面了!”

恰如被一记沉雷集中了头顶,原本脸上还挂着轻松之意的崔文卿霎那间一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安石!居然是王安石?!

原来是他想要见自己!

瞬时之间,崔文卿又是惊讶又是震撼,愣怔怔的看着王安石竟是说不出话来。

王安石捋须笑道:“崔郎乃府州声名远扬的人杰,目前又忝为国子监学生会主席,老朽突兀邀请,倒是有些冒昧了。”

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却又透着一份发自内心的亲热,光凭这一点,便令崔文卿大感激动,连忙深深一个长躬,毕恭毕敬的开口道:“小子崔文卿,见过安石相公。”

王安石笑着摇手道:“今日休沐,出门在外也不要相公相公的叫了,崔郎就把老朽当作一忘年之交便可。”

一听忘年之交这句话,崔文卿顿时大感荣幸。

能够成为王安石的忘年之交,说出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毕竟这位丞相,可是华夏从古到今有名的名相啊!

崔文卿还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学过王安石所主导的熙宁变法,他那时候就对王安石钦佩万分,今日王安石活生生站在自己眼前,当真让他如感梦境一般。

心思闪烁间,王安石已是邀约崔文卿入座。

座位是凉亭内普普通通的石桌石案,桌上煮着一壶热气腾腾的热茶,阵阵幽香茶气冒出,使得人大感身心舒坦。

陪坐一旁的苏轼亲自提起铜制茶壶,为崔文卿和王安石各斟满了一盏热茶,其后便默然无语,显示出他今日的陪客身份。

王安石抬起手来指着崔文卿面前的茶盏笑道:“崔郎,先来试试老夫的茶艺如何。”

一听此话,崔文卿这才知道原来此茶乃是王安石亲手所煮,一时之间大感意外。

不过今日令他感觉到意外的事情着实太多了,故此也见怪不怪,连忙捧起茶盏轻呷一口,心内却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言辞。

感冒不适,头昏脑胀的,本来今晚不想写的,但看大家这么强烈的催更,布衣强忍不适咬牙写了一章,将就看吧。

第一七四章 谢绝招揽第三一四章 美人儿学士有些变态?第二三零章 动手开打第一一九章 娘子威武!第七四七章 君臣对答第四一三章 豪阔宾满楼第六三八章 苏轼作词第八一八章 吴柔萱第四八七章 借坊墙第九一二章 当殿死谏第三五九章 无题第三九二章 平安归家第一三八章 一番感概(为“秋怀涵梦”加更)第五一六章 夜宿荒野第三七八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四九二章 丝绸商会的盘算第七零五章 黄昏杀戮第八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五八章 借酒消愁第三百章 折氏长女第四百零二章 初入宫门第六九二章 教训县令第六二零章 自当第一第四六零章 解疑答惑第五四五章 反坑一把第一六八章 一个亿真的只是小目标第六四九章 硬骨头高能第五六九章 回到洛阳第八五八章 折氏恩怨第四零九章 风云人物第五十六章 此乃眼罩第四三四章 御驾亲至第四二八章 王安石的野心第六五五章 闻登鼓响(中)第十一章 带小萝莉回家第三七五章 司马薇的危局第五十章 调戏之语第四一二章 司马薇的烦心事第五十七章 计引杀手(上)第六五二章 拒不放人第六四五章 情到深处第三七零章 司马光第八十八章 情形不利第七二零章 四大家族第七二四章 商量扩军第八三四章 一个字的推测第三四六章 各请助手第二三零章 动手开打第二一三章 夜邀折昭第二九八章 顶撞长辈第二二五章 强吻折昭第三三八章 兴师问罪第一百章 请你吃饭第七七九章 银行萌芽第二三八章 进入宁园第七七九章 银行萌芽第六零二章 举案齐眉第一三九章 崔文卿的同学会第八七二章 俘虏萧陌第三九三章 家法伺候第七一八章 另外两个办法第九零九章 韩琦的诘问第七一九章 夕阳下的相吻第八零五章 诗词头魁第六二五章 送别第八零零章 引起轰动(下)第三零三章 齐王卫率第八四一章 不能接受第五四二章 千钧一发第一四一章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四更送到,求票)第八五五章 联手攻营第五五八章 寻死寻活第四三零章 送你金簪有深意第八四九章 斩断羁绊第二一八章 变法者生(加更求票)第四七一章 拒绝提议第四六四章 丐帮之危第四十七章 大都督之威第一零七章 判若两人第一四零章 崔文卿的同学会(下)第八三八章 野利苏盖第八一六章 创业小额贷款第二六六章 丧礼风波(一)第七九零章 惊鸿绝诗(补欠更1/7)第八四八章 得知身世(下)第八四八章 得知身世(下)第五五五章 心肺复苏术第三六九章 报信第三六一章 《满江红·怒发冲冠》第五十六章 此乃眼罩第四四三章 比试开始第五零四章 家宴第八八九章 太原城中第四七三章 新式衣物第八五二章 琉璃雅会第四四九章 黑夜来客第二一七章 苏轼的试探第二七八章 落雁郡主陈学士第六六一章 救出高能第四九九章 觐见天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