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伸手轻抚了抚身前的床弩,心中暗自思忖:“也不知这床弩与我祖传之乌金弩相比,孰优孰劣?”
田思明转身恰好看到张环正手抚床弩,满脸陶醉,便轻声笑道:“你既喜好此物,战时便由你掌控!”
张环脸上一愕,却也并没有多说,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城外辽军此时估摸着不过五六万之众,城中将校多有提议出而击之者,却终因澶州城干系重大不容有失而搁置下来。过不几日,城外辽营传来人喧马嘶之声,声势浩大,城中可闻。
十一月二十二日,城中探马回报,两路辽军已于城外汇合,离澶州城五里安营扎寨。辽营纵横交错,营寨相连达数十里,声势浩大,气势惊人,粗略估计辽军多达二十余万。
未时,辽营内突然旋风般冲出数十辽骑,簇拥着一名彪形大汉向着澶州城徐徐而来。澶州守军以为辽军即将攻城,城头瞬时沸腾起来。只有张环气定神闲望着辽骑渐行渐近,他与这辽军主将已交锋多次,清楚每有大战,对方必会绕城以观守军虚实。
果然,数十辽骑离澶州城五六百步时缓缓停了下来。众骑左右散开,中间一员大将轻催战马,徐徐走了出来。这员大将脸颊较长,额部稍短,颧骨微微有些突出,鼻梁高耸挺拔。他一双丹凤细眼微微眯缝着朝城楼上望去。
城楼上,张环直勾勾注视着那员辽骑,一时之间四目相对,竟感觉如被毒蛇盯上,心底泛起丝丝冰凉。
“大帅识得那毛头小子不成?”周围辽将见萧挞凛盯着城头上一名二十余岁的小将看了片刻,有些诧异地问道。
“不过是一条漏网小鱼而已!”萧挞凛一边调转马头,一边露出一抹淡淡的嘲笑轻声说道。
张环眼望着攻破祁州城的元凶竟然信步于城外,大摇大摆绕城观察着城中守军布置,心中一股怒意喷薄而出。他摸了摸背上的乌黑色匣子,心中那个念头再次涌现而出。
他反手将黑匣取下,置于身前,右手探入怀中,从陶瓶中取出一枚龙眼般大小的暗红丹丸眉头微皱。他左手食指轻轻探入黑匣上的孔洞之中,脸上的血色一丝丝褪去。
“咔嚓”一声轻响,黑匣顶盖弹开,显出里面的器物来。张环一手将嗜血乌金弩取出,一手将丹丸送入嘴中。一道热流顺着口腔直流而下,传遍四肢百骸。张环脸上的血色瞬时恢复如初,比之先前更加的红润的几分。
他低头望了望脚边巨大的床弩,用力踏下,一支巨大的弩箭轰鸣而出,传出一道破空之声,向着城外的数十骑辽骑飞去。
众辽骑大惊,纷纷遮挡于萧挞凛身前,高呼道:“有床弩,大帅当心!”
那萧挞凛虽不过四十余岁的模样,却早已是百战老将。他一把推开身前众将,高声喝道:“区区床弩,射程不过三百余步,岂能奈我何?”
果然,仿佛为了验证萧挞凛所说那般,那支来势汹汹的床弩在一百余步之外终于力尽,坠落于地。
“哈哈哈......大帅英明神武!我等离着城墙五百余步,那无知小儿竟想用床弩刺杀我等,岂不可笑?”几十辽骑皆手指城头,轰然大笑起来。
城墙上众守军,面色羞赧,举手掩面不已。张环等的便是此刻,他举起手中嗜血乌金弩,奋力扣下扳机,乌金色的弩箭犹如一条细小的怒龙直飞天外。
“噗”的一声轻响,一道乌光迅疾如电穿透萧挞凛胸前铠甲,
从他后背透出。绕了一圈又向着城内飞射而去。萧挞凛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神色,缓缓朝着马下栽倒。
“大帅,大帅......”众辽骑大惊,纷纷下马,将萧挞凛扶起,只见他胸前一个透明的孔洞,前后透亮,鲜血汩汩而流。
萧挞凛脸上交织着嘲笑与惊讶,双眼微闭,早已说不出话来,身体发出一阵阵的抽搐。
“速带大帅回营,寻医师救治!”一众辽将趁着宋兵暂未出城追击,赶紧带着萧挞凛奋力向着辽营疾驰而去。
澶州城上众将士只见眼前乌光一闪,五百余步外的辽军主将便滚落马下。他们先是一惊,随即一喜,高声大喊起来:“辽将被张环射杀啦!辽将被床弩射杀啦!”
张环右手指上血迹斑斑, 心中却对嗜血乌金弩的威力颇为满意。他轻轻将弩箭放回匣中,重新背于身后。城墙上各军将士皆奔行而来,围在张环左右,兴奋得上蹿下跳,就好像辽军主将是自己击杀的一般欣喜。
一连数日,城外辽营皆颇为安静,隐隐透着一股悲凉之意。那萧挞凛身为辽国第一悍将,乃是曾生擒杨老令公的人物,不曾想竟被一支小小的弩箭夺去性命,刚被送回营中,便一命呜呼。
辽圣宗与萧太后闻讯赶至,惊得双手微颤,心中升起一股大夏将倾的无力感。萧太后走到胡床前坐下,轻握萧挞凛冰凉的双手,泪珠如珠串般滚滚而下。她与萧挞凛既是君臣,也是姐弟,如今亲弟亡故,怎不让她痛彻心扉!
况且,这萧挞凛乃是辽国难得一见的帅才。近些年来辽军多倚仗萧挞凛率军四处征战。
“今挞凛既去,何人可堪为帅?观音奴勇冠三军,武艺高强,却非帅才!或许,是到了归去之时啦!”萧太后拭去腮边泪痕,缓缓直起身来,暗自想道。
辽圣宗与萧太后母子数日来举棋不定,既想攻破澶州继续南下,却又一时之间找不到恰当的领兵大将。想要率军班师回朝,此次南下却又屡屡损兵折将,并未获取足够的好处。
十一月二十六日,大宋真宗陛下在宰相寇准与殿前都指挥使高琼裹挟之下率领十万禁军跨过黄河,登上了澶州城头。澶州城头龙旗飘展,响起一阵阵山呼万岁之声。
城外辽军大营,辽圣宗与萧太后见大势已去遂令降将王继忠向真宗上书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