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 人与神与人①

“魏组长……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很好。第三小组?还是第十一?”

“都不是……事实上,三到十六小组的研究都没有什么进展……这次获得进展的,是十七小组。”

“十七?!老王带的语言学家?他们破译出‘神语’了?”

这是座颇为冷峻的研究所。环形的空间内环绕着一层又一层金属地板。而巨大的圆柱形空间让人合理怀疑,这座研究所原本是个导弹发射井。

这里的每一层并不互相连通,它们的楼梯藏在墙体内部——内部也有大量的隧道和走廊,联通不同的房间。每一层环形金属道路都连接着墙面上不同的铁门或隧道,也都有防止人跌落的围栏。在金属道路上,很多研究院穿着老旧的白色大褂快步行走,偶有推着玻璃封箱或是密封舱的研究院艰难前行。

从上到下,这研究所共有十层这样的环形,估计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

而刚才的对话,发生在从下往上数的第六层。其中,被称为“魏组长”的人,正是之前在首都酒店楼顶,同人对话的那位魏安生。他身穿着一套十分正式的西服,脖子上挂着一张“视察”的牌子。而他身旁有一位抱着资料,神色恍惚又犹豫的短发女研究员。

“老先生们很保守,他们说,其实算不上进展,不过是一个有希望的猜想——不过这个猜想很有价值,他们希望您能亲自去一趟,也好谈一些后续的交接问题。”

“猜想?交接?他们要把问题移交给谁?”魏安生一边走,一边咀嚼了这几个词汇。这会是什么意思呢……不知为何,魏安生凭直觉认为,这次的突破,收获不小。毕竟他相信,在这样一个组织当中,是不会有骗研究经费的语言学家存在的……

他们扭头走进墙上的一个隧道,拐进了更深的地方。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六楼的隧道中,一个有两个窗户的房间。隧道里不缺少光,门左右两侧的窗户也表明,房间里还亮着,有人。

“他们这个点还没下班?”

“早着呢,这几天,王先生他们都是凌晨两三点钟才愿意回去休息。”

“这可不好,他们年纪也不小了,这么折腾对身体不好。”魏安生一边如此说着,推开白色的大门,走进了房间。

房间正中央是一张宽大的工作台,似乎由四五张方桌拼接而成,上面堆着大量的手写纸和资料,把桌面铺得没有一点空白。工作台周围放着五六把椅子,每张椅子上都有明显凹陷的坐垫,一看就知道用了很久。而一位五六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就坐正对着门、最里面的座位,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上的资料。

房间最里面是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巨大书架,里面塞满了各种大部头——都是语言学的东西,魏安生不懂。

于是他示意那位女研究员在外等待,自己走进了房间,顺手带上门。

“老王?”

老人一下子抬起头来,脸上还带着审视资料该有的认真神情。但下一刻,他就变得十分欣喜,站了起来伸出双手:“老魏!哈哈哈,好久没见到啦!”

魏安生也迎合他,来了一个短暂而结实的拥抱后,他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侧着头看着一同坐下的“老王”:“我听说,你的破译有进展了?”

老人忙摇头,挂着一张慈祥的笑脸道:“没没没!只是,找到了一个很有希望的猜想。只不过,如果能验证,那就不只是破译方面的进展啦!”

“哦?说来听听?我还挺好奇的。”

老人放下了手上的资料,开始一脸兴奋地在杂乱的桌上翻找起来:“你等一下啊!我找找……欸,在这。”他从很下面的地方抽出了数张纸——那是一座方型石墩的彩印图片。石墩上刻着诸多诡异复杂的符号,每一个都串联得很长,两三个连接的符号就能占据一行。而从图片上看,石墩刻下了十几行内容。

图片没有显示石墩上是什么,或许是一座雕像也说不定。

魏安生认得出来,这是上个世纪,米国“先驱者”小队探索第二神神庙时记录下的照片。而这石墩上是一尊残破的雕塑。这尊石墩之后,就是第二神神庙的主殿,“先驱者”折损大半的地方。

而后,老人将手上的纸轮番展示:剩下的也都是彩印图片,内容都是大理石色泽的墙上,刻着成行的同样复杂的符号。

这些就是“神语”的研究起点,这样的影像资料还有数百张,都来自第二神的神殿主殿或是巨多的侧殿——据称,那里的墙上刻满了这些东西。因为大量的重复和成行排列的规律,后人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语言。

至于为什么用影像而不是誊抄……“先驱者”的人试过誊抄这些符号,然后他当场就死了,整个人爆炸开来,相当惨烈。

于是,人们确信了这就是一种语言,会引来“神罚”的“神语”。

“可是老王,你给我看这些……有什么用呢?”

“你看我在上面画的标注!”

于是魏安生反复比对了几张图片,发现老王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不同记号,将不同图片中出现的重复符号标记了出来。这是破译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重复比对来推敲起表意。但这些符号是如此之长且复杂,要找到一模一样的还真有难度……

心疼老王的眼睛只余,魏安生发现,一开始的石墩上,每一个词都被标记了。这意味着,这些符号全部出现在了其他图片上——按理来说是这样的。然而他又翻了几张图片之后,发现在一面墙上有着完全一模一样的符号。

从记号上来看,老王一开始还老老实实按照石墩上的标记,标记了这墙上的符号——但他发现所有的符号都一模一样之后,干脆用黑笔在那部分画了个大圈。而石墩那张图片也有一个大圈圈住了全部的内容。

“这……大篇段的重复?”

奇怪,建造神庙的人,怎么会允许在寸字千金的墙面上,制造大篇段的重复?这又意味着什么?魏安生用疑惑的眼神看向老王,而老王用他那明亮的眼睛会以一个得意的眼神:“还有呢!再看!”

于是魏安生继续翻看图片,发现有很多大篇段的重复。可以看到,老王一开始是以词为单位比对的,在比对了足够多的数量之后,他才意识到片段是大规模重复的,索性直接以段落为比对标准了。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十张图片里,出现了段重复的符号,而且其中一段还出现了三次。

哪怕魏安生是个语言学外行,他也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了——建造者绝不会用墙面的铭文说废话,但为何重复使用如此多而复杂的符号?

“还有呢,第二神的神庙,不是有很多侧殿吗?图片很多,我们五个是连夜做比对啊!最后收获确实不错!”

老王递过来一大沓图片,用贴纸做好了分层,看厚度起码有两百来张。

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③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③一·六 “组织”③一·十二 “我们的父”④一·十二 “我们的父”①一·十二 “我们的父”②一·十一 某种意义上的宿命论③一·一 昔日麻烦找上门③一·十二 “我们的父”③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④一·三 少说话,多干事③一·六 “组织”③一·十一 某种意义上的宿命论③一·二 好男儿不问收入①一·二 好男儿不问收入①一·一 昔日麻烦找上门③一·十二 “我们的父”⑤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②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①一·十一 某种意义上的宿命论①一·三 少说话,多干事①一·十二 “我们的父”②一·十 诅咒①一·十 诅咒①一·十五 诡异之处③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①一·十二 “我们的父”④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③一·七 人与神与人③一·九 一切巧合转缘分③一·十五 诡异之处①一·十 诅咒③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②一·七 人与神与人①一·十五 诡异之处①一·十一 某种意义上的宿命论②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①一·十五 诡异之处③一·二 好男儿不问收入②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①一·三 少说话,多干事③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①一·五 仄起②一·十六 一场会议①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①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③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②一·十二 “我们的父”⑦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①一·五 仄起③一·三 少说话,多干事③一·十五 诡异之处③一·十二 “我们的父”③一·十一 某种意义上的宿命论③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②一·二 好男儿不问收入②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①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⑤一·六 “组织”①一·十一 某种意义上的宿命论②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②一·十 诅咒②一·六 “组织”②一·五 仄起②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②一·十 诅咒③一·一 昔日麻烦找上门②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⑤一·九 一切巧合转缘分③一·十二 “我们的父”⑦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①一·二 好男儿不问收入③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②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③一·九 一切巧合转缘分②一·十 诅咒③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③一·十四 所谓给予,都是索取①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③一·四 胡诌嘛,谁不会啊?③一·一 昔日麻烦找上门②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③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④一·十二 “我们的父”⑦一·一 昔日麻烦找上门③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④一·十二 “我们的父”①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⑤一·九 一切巧合转缘分③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②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③一·十三 殊为神,殊为人②一·七 人与神与人②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④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⑤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①一·十六 一场会议①一·一 昔日麻烦找上门②一·八 一些风沙与海盐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