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风雨欲来

萧炎看着宽大的桌子上摆着的两份情报。在议事厅中走来走去,身边时宝胜和中军参谋薛弼,萧炎已经把这两份情报给他们说了。情报字不多,但触目惊心一份写着“苗傅刘正彦疑兵变,时间待查。”另一份“完颜宗弼率金兵五千准备袭扰建康。”

看到萧炎不停地在议事厅中走来走去宝胜和薛弼对望了一眼,宝胜首先说道:“将军,对于这两件事完全不必过于担心,以我们建康现在的实力,处置这两件事完全是绰绰有余。”

薛弼听完宝胜的话点点头道:“陈老夫子此话不虚,将军完全不必担心。”

两人以为萧炎是在为了这两件事担心,故此在这儿走来走去。

萧炎听了两人的话,瞅着两人,好似憋不住哈哈的笑起来,笑的两人感觉很不自在,过了一会,薛弼忍不住问道:“将军可是觉得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对吗?”其实两人自觉自己说的并没有什么不对。

萧炎终于止住了笑,又走了几步,道:“二位说的没什么不对,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别说金兵来五千,就是再来十万,我们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了。至于苗刘二人更是不需要我们来操心,临安附近那么多部队,应该不会掀起太多的波浪。”说着好似沉思了一会。

“我是在想,完颜宗弼临近年关来建康,看来是给我们送礼来了,我们作为东道主应该怎么好好招待一下他才是。”

二人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萧炎这是想从金兵身上捞点油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宝胜心里想的是,果然是祖师爷转世,思虑与别人就是不同,但却能一语中的。而薛弼却在想,“元帅收的这个徒弟真是与众不同,也不知元帅是怎么想的,转念又一想,要不是想法怪异,凭着一千人就敢奔袭千里来打建康,不由暗自佩服岳飞看人的眼光。”

就然萧炎定了调子,宝胜和薛弼二人都是军中老将,这点小事到时难不住他们。二人略一沉思一套完整的计划就出来了,薛弼执笔记录,宝胜口述:“城外三万驻屯军,即刻赶回城中,听候差遣。上元门驻守的五千驻屯军,着两千军士携带所有粮草物资撤下上元门就地在上元门内驻扎,其余三千每日下城领军粮,一但金兵来攻只准败不许胜,迅速撤出上元门与城下两千驻屯军,一起撤往蒋山军营,统归张宪节制。”

稍稍停了一下,等了一下薛弼,见薛弼书写的速度跟上来之后,接着道:“着东门守将杨再兴副都指挥使,在撤出上元门之后,严密监视东门动静,再没接到新的命令之前,只准拒敌与城墙,不准出城杀敌。着水军统制王贵,率现有水军船只到北门内河隐蔽埋伏,听候命令随时准备出击。北门统制萧齐负责掩护水军行动,只准拒敌不准出城接敌。西门胖鱼和肥龙只准城上拒敌不许出城接敌。侯英率游奕军,架渔船在长江和江心洲之间巡逻,观察敌军情况,不许接敌,只准远远观察。老夫和薛大人驻守中军,随时调整计划。”

说完望着萧炎,意思是觉得怎样。

萧炎点了下头,道:“计划周详,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

二人见萧炎一句不过,忙问道:“有何不妥。”

萧炎摇头道:“没什么不妥,不过就是没我什么事拉!”

二人见状一笑,好像有点意味深长的意思。

“将军莫急。临安一旦发生兵变,将军作为建康的驻屯军都指挥使,是一定要出兵勤王的,不过这出兵的时机不能早,早了容易让别人怀疑,怎么一兵变你就知道,是不是同伙,即使不是同伙,也会为以后留下话把,明知道有人要兵变,为什麽不早点知会朝廷,一句不忠于朝廷就够了。晚了,有观望风色的嫌疑,是不是要做墙头草。所以呢!我们要掌握好时机,最好是在兵变三四天以后,最好那时金兵正好攻下上元门,我们建康在金兵袭击时还抽出有限的兵力南下勤王,到时即使赚不了多少好处,最多也不会落下什么坏处。而且还是将军亲自带队,当今官家的疑心病应该能多少去一点吧!”

萧炎一听,是哪莫回事,点了点头。对宝胜和薛弼二人又多了几分敬佩,仓促之间能想着摩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还没说话,宝胜又说道,“将军的师傅,也就是岳小姐的叔父也在临安,最好带上岳小姐同行,免得她人在建康,心在临安。”

宝胜和薛弼知道萧炎和岳琳两人感情日浓,正好趁此机会公私兼并,在加深一下感情。萧炎理解这两人的意思,也不像有些人扭扭捏捏,大大方方的说道:“谢谢二位。”一语双关,也不知是谢谢二位的辅佐还是成全,反正都有吧!

...

...

宗弼终于瞅准了机会。萧炎手下有专门刺探情报的神风卫,而完颜宗弼久历军旅,深谙知己知彼的重要性,手下亦有一支专门刺探军情的“猎隼”,通过早就埋伏在南宋各地的猎隼人员传递回来的情报,萧炎引起了当今南宋皇帝的疑心,想要把他调回临安,完颜宗弼分析这时的萧炎必无心恋战,而这几天的建康兵马的频频调动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大部分的人马都调往了南城。完颜宗弼和他的那些幕僚分析了半天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萧炎似乎在防着南边,难道他要造反吗!

管不了那麽多了,完颜宗弼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下达命令今晚二更乘坐小船在上元门附近登岸,奇袭上元门。完颜宗弼打算的很好,打下上元门,站稳脚跟,然后在上奏朝廷增派兵马,以此为据点攻打建康城,前景似乎是美好的!

上元门处在建康东北,是建康正面防御金兵的第一道门户,上元门之后就是建康的东门,南边是蒋山和玄武湖,上元门一破,整个建康城就暴漏在了金兵的眼前。

宗弼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上元门,就像是一条巨龙的须子一样,蜿蜒伸展在江边。“建康,我又来了。”

第七十一章:杨太的选择第一百一十七章:比你更嚣张第四十六章:神风卫第十章:终身制职业第五十一章:金国来人第一百一十一章:人才第四十五章:胜利之后第十六章:奔袭建康(三)第二十五章:无奈第八十六章:收临平第五十四章:来的缘由第一百零六章:头大的萧炎第一百一十九章:民意第七十三章:风雨欲来第六十三章:天公道第一百章:京华风云之赐宴第三十六章:完颜宗弼第一百零三章:封侯第一百二十七章:同是穿越人第七章:各个击破(三)第五十六章:师徒闲话第一百零二章:秦桧的毒计第一百一十六章:宫门风波第八十六章:收临平附录(不算字数)真实历史第一百一十八章:宋五哥第九十五章:京华风云之憋屈的秦桧第八十七章:勾心斗角第二十章:金人援兵第一百一十章:杨太失踪第一百一十四章:萧炎的奏折第四十三章:全歼(一)第一百二十三章:猎隼第七十章:杨太迷惑了第五十一章:金国来人第五十四章:来的缘由第六十二章:有惊无险第七十六章:临安乱(三)第八十一章:临安乱(八)第九章:未雨绸缪第九十七章:京华风云之大殿风波第六十章:计划有变第一百二十三章:猎隼第五十六章:师徒闲话第七十章:杨太迷惑了第六十二章:有惊无险第八十章:临安乱(七)第八十五章:建炎复辟之复位第七十五章:临安乱(二)第一百二十章:惊艳一刀第八十四章:建炎复辟第一百一十章:杨太失踪第九章:未雨绸缪第八十二章:临安乱(九)第二十三章:初遇杨再兴第四章:引蛇出洞第五十八章:演戏第九十一章:京华烟云蓝珪第八章:各个击破(四)第六十八章:天雷第六十二章:有惊无险第九十四章:京华风云之另一条腿第三十四章:全歼第一百二十七章:同是穿越人第五十五章:拜师第十二章:规矩第一百零四章:朕也是北人第二章:意外第一百零一章:京华风云之京查大计第八十九章:秦桧的儿子第一章埋伏第四十二章:该来的都来了第一百二十五章:沙盘第一百一十二章:顺手发财第九十五章:京华风云之憋屈的秦桧第九十三章:京华风云之替罪羊第一百零一章:京华风云之京查大计第五十三章:初见岳飞第十一章:激励第三十五章:大战前夕第三十五章:大战前夕第十章:终身制职业第四十七章:阴谋第十七章:轻取瓦山寺第一百一十五章:朝会风波第三十三章:警告一下第四十三章:全歼(一)第七十六章:临安乱(三)第四十二章:该来的都来了第八十四章:建炎复辟第一百一十八章:宋五哥第一百一十六章:宫门风波第二十七章:拉拢之心第一百一十一章:人才第五十五章:拜师第九十五章:京华风云之憋屈的秦桧第七十五章:临安乱(二)第九十二章:京华风云之闯关第一百零五章: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