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御书房定策

御书房内,五名内阁大臣跪在龙案前,皇帝威严地坐在豹皮大椅子上,他倒是没有想到,内阁的人竟然这么快就到来。

淡淡地扫了几份红头折,虽然措辞不尽相同,但是内容都是一样的,他放下了奏折,淡淡道:“都起来吧!”

五名内阁大臣谢恩起身,站在前面。

“可议出如何处理?”皇帝扫了几名臣子一眼,淡淡问道。

萧太师躬身道:“回圣上,此事事关重大,臣等不敢擅自决断,特来面见圣上,恳请圣上裁决!”

“请圣上裁决!”其他四人也一同躬身道。

皇帝嘴角划过冷冷的笑意,随即道:“这事儿很难决断吗?往日的事情,不都是由爱卿们辛苦决断吗?今日……却为何要来让朕处理?”

萧太师道:“回圣上,贺族毕竟是燕国的百年世家,先祖亦是我燕国的功臣,所以事关重大,臣等不敢擅自决断!”

皇帝微一沉吟,才道:“贺家祖上有功,这自然不假,但是他们贺族享受了近百年的荣耀,也是对得住他们贺家了。如今他们不知忠君报国,却暗怀不轨,意欲谋反……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此事还有另外的处置方法吗?”

苏观涯闻言,小心翼翼道:“圣上的意思是……诛族?”

萧太师闻言,眼角抽搐了两下。

萧家与贺家是儿女亲家,贺学之的妻子,便是萧太师的女儿,换句话说,诛族,自己的女儿那是必死无疑了。

但是这种时候,他又能说什么?

总不能因为一个女儿,便要将萧家牵扯进去吧。

皇帝淡淡一笑,转视胡雪辛,“胡爱卿,你是大理寺卿,大理寺内,有着我燕国的律法,你对于我大燕的律法,想来应该是十分清楚的?”

胡雪辛忙道:“是!”

“那么谋反之罪,该当以何论处?”

胡雪辛立刻道:“诛族!”

“是了,燕律上都写得一清二楚,此事也没什么为难之处,诸位爱卿却为何不能决议呢?”皇帝淡淡道:“莫非因为贺族祖上有功,便可以谋反?他们祖上的功绩,已经给予了他们回报,百年的荣华富贵,若非他们祖上的丰功伟绩,何能得到?有功当赏,有罪当罚,既然是谋反大罪,便是祖上有着丰功伟绩,那也是要遵循燕律来处置……!”

内阁大臣们都是没有言语。

皇帝这些话,不但是对贺族谋反的处理,也是在给这些世家巨头们提个醒。

众人也知道,如果是一年前,皇帝未必会说出这番话来,但是如今皇帝手中有了渤州郡,而且西门世家覆亡后的吴郡也被皇族控制着一部分,一年的时间,皇族在几次的动乱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且皇族本身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皇帝……已经有了说硬话的底气。

……

“圣上,贺族在京中,颇有势力。”范云傲禀道:“微臣担心他们一旦得知宜春那边的消息,便会鱼死网破,做最后的挣扎……他们的各处府邸,也是有着大批的护院门客,一旦真要鱼死网破反扑,京中只怕会出现动乱……!”

胡雪辛也忙道:“范大人所言极是。当初叶吴两家反叛,京中也是大动干戈,若非御林军反应迅速,这后果只怕是不堪设想啊!”

皇帝皱眉道:“两位爱卿有何良策?”

范云傲上前一步,恭敬道:“圣上,微臣恳请圣上下旨秀公主,派遣东花厅吏员暂且监视贺族官员,一旦其中有任何人出现异动,立刻秘密逮捕……等到夜里,京城九门封锁,调动御林军,连夜逮捕贺族官员……!”

燕京城有四大门,五偏门,合称“九门”!

皇帝眼中闪过异色,并没有立刻说话。

其实在皇帝的心中,对于范云傲提到东花厅,多少还是很为不满的。

燕国的机构之中,完全听命于皇帝的,被皇帝抓的最紧的,恐怕也只有花厅了,就连皇家禁卫军的御林军,其中也是鱼龙混杂,渗透了世家的势力。

在皇帝的心中,内阁可以插手所有的事情,但是绝对不能触及到花厅。

此时范云傲提出由花厅来执行任务,就等于是内阁插手到花厅的运作,这让皇帝心中很不痛快,但是他同时也知道,既然范云傲此时提出来,那肯定是经过了内阁的共同商议。

虽然皇族的实力在这一年大增,但是要抗衡内阁为主的世家势力,那还是远远不够。

最为紧要的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悄无声息地将贺族官员一网打尽,不能让贺族的官员在京中发起动乱。

虽然贺族官员即使发起动乱,最终也会被扑灭,但是一场动乱,总会让京中出现很多的麻烦,更是会让京中出现一阵子混乱,那样一来,很有可能会被敌国的暗探们抓住时机,做出一些更不利于燕国的事情。

京中流血,自然是没有几个人愿意看到的。

动用花厅吏员,总要比贺族有可能发动大规模的动乱要好得多。

靠坐在豹皮大椅上,皇帝沉默了片刻,终于道:“来人!”

御书房外伺候的太监立刻进来,跪下道:“奴才在!”

ωwш .ttκan .℃ O

“去请秀公主!”皇帝淡淡道:“传旨让她速来见朕!”

太监领命而去,内阁大臣们互相看了看,一时间都没有说话。

皇帝沉吟了一下,才道:“范爱卿,兵部可发出调兵令,今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微臣领旨!”范云傲恭敬道。

皇帝微微点头,若有所思,然后看着萧太师,问道:“宜春那边,你们准备如何处置?”

萧太师道:“韩漠在那边有两千御林军,而且诸葛民也在那边布置城守军控制了局势,贺族的首脑都被拘押……宜春那边,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可让韩漠和诸葛民立刻逮捕贺族的主要人物,派人押解进京来……!”

皇帝摆摆手,“倒也不用押解进京了吧……人太多,这路上只怕也要生变的……!”

萧太师眯着眼,随即道:“圣上的意思,是要就地处置?”

“大理寺和刑部都派出官员,到那边查一查……贺族相关人等……!”皇帝顿了顿,沉吟了小片刻,才淡淡道:“就地处置吧!”

萧太师躬身道:“老臣领旨!”

韩玄道奏道:“启奏圣上,宜春那边的水势,已有好转,不过那边尚有十多万灾民不能即刻返乡……那边几次催要赈灾粮,臣虽竭尽全力,但是……粮食难筹……!”

皇帝眼中划过不满之色,只是一闪而过,道:“折子上奏报,那八卦困之中,藏有大批粮食……先用上吧。至于兵器甲胄,下旨韩漠暂且派人存储起来,回头运送进京,纳入户部便是……!”

韩玄道立刻领旨。

“圣上,灾情未过,宜春东部三县,大部分都是贺族官员……!”苏观涯忽然道:“一旦处置,地方衙门空缺甚多,对于灾情不利……此事还请圣上定夺!”

内阁巨头们顿时都提起神来。

他们在这一瞬间便意识到,宜春东部三县的势力划分,已经开始,前番两次政治洗牌,皇族得利最是巨大,这让世家巨头们也开始戒备起来。

在世家的心中,皇族的实力增长,就是对世家的最大威胁,所以同一时间,世家巨头们立刻在内心形成统一,这一次,绝不能让皇族继续渔翁得利。

皇帝的眼中闪出怪异之色,这帮世家巨头的心思,他又如何不知。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一旦世家联合起来,皇族是对抗不了的,前两次政治风暴,皇家趁机得到了许多的利益,这一次……只怕很难。

御书房内,好一阵子寂静。

这是个敏感话题,此时摆在君臣之间,让御书房内的气氛很是诡异。

“诸位爱卿有何提议?”最终,还是皇帝打破了这股子诡异的宁静。

内阁五大巨头,一时间却无一人上前说话。

御书房中包括皇帝在内的六个人,各存心机,又都思量着其他人这个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些人都是燕国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每一个人那都是满肚子心机,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至关重要。

所以在没有想到严密精辟的言论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妄言。

御书房中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这种状况,也只有燕国这种怪异政治形态的国度才能发生。

“砰!”

许久之后,皇帝一拍龙案,脸上的愤怒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堂堂大燕国,尔等又是燕国重臣,这样的事情,都无法想出对策?”

萧太师咳嗽了几声,才拱手道:“启禀圣上,以老臣之见,此时即使派出官员赴任,那也是不熟悉宜春事务,未必能起多大作用。”

韩玄道接道:“圣上,太师之言,言之有理。依臣之见,虽说贺族官员被诛之后,地方衙门会有官员缺失,但是……那些衙门中总有一些办差的,可暂时将公务办下去,办好了重赏,办不好严加惩处。而且那头还有司徒静,诸葛民,韩漠,萧怀金萧大人,更有不少京中官员……由他们通力合作,应该可以顺利处理好灾情事务……!”

“司徒静?”萧太师看了韩玄道一眼:“据老臣所知,司徒静在宜春之时,为虎作伥……红头折中提到贺勉擅自调兵,这中间,只怕也与司徒静脱不了干系吧?”

他此话一出,便有几人心中想道:“司徒静与贺家走得近,那是为虎作伥,你们萧家与贺家关系亲密,那又是如何?”

萧太师这般说,那是见到红头折之后,心知司徒静已经背叛了贺家,所以总是要将司徒静置于死地的。

韩玄道却也是看到司徒静的折子,知道此番韩漠是十有八九控制住司徒静,能够让司徒静一同上折子来,只怕司徒静有投靠韩族之心。

虽是小人,但是总有些用处的。

所以韩玄道立刻道:“圣上,司徒静是否有罪,自是要细细彻查。但是此番上折子,司徒静据实奏明,也算是颇有功劳。而且司徒静在宜春多年,对于宜春的状况,十分了解,有他在,赈灾事务应当可以更好地处理。是功是罪,可在灾后再行议处!”

胡雪辛也奏道:“启奏圣上,如今是用人之时,司徒静即使有罪,也可以戴罪之身暂且为朝廷办事……正如韩大人所说,其罪可等灾后再行处置!”

皇帝淡淡道:“就这么办吧……朕倦了,诸位爱卿若无他事,先退下吧……!”

众臣这才躬身告退。

看着内阁大臣们都退出御书房,皇帝脸上才显出阴沉之色,紧握拳头,但是很快,他的拳头又慢慢松开。

又一个世家消失在燕国的政治版图上,对于皇族来说,这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一年来,叶、吴、西门、贺四大世家先后陨落,速度之快真是让人震惊万分,而这四家的陨落,虽然主要因素都是各自家族自身的原因,但是却不可否认,或多或少,都与韩漠有着一定的关系。

可以说,如果不是韩漠,这四大世家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另一番局面。

如果韩漠没有翻越黎谷山脉打开黎谷关,叶吴两家未必会溃败,黎谷关不破,那一场战争谁胜谁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如果不是韩漠混入西门家的七巧阁,西门雷藏与魏国黑旗的刺杀行动又是一番什么结果?

如果不是韩漠机缘巧合揭开了神秘的八卦困,贺家也不可能这么快覆亡!

那位横空出世的年轻人,似乎就是世家的梦魇,一个又一个世家,因为他的横空出世,迅速地消亡。

皇帝靠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片刻之后,才喃喃自语:“韩漠,你没让朕失望,朕……还要你为朕做更多的事情!”

借势之刀,锋芒犀利!

犀利之刀,往往能够毫不留情地斩杀敌人,却也能够……伤到自己!

第90章 筹备第687章 夜追第924章 胁苍狼以令黑旗第1052章 大战将起第883章 东方战车第532章 下套第103章 碧姨娘的伤心事第577章 前方谈,后方谋!第638章 唐淑虎的干妹妹第942章 大燕第一奸狐第288章 护粮官第462章 再抱我一次第278章 一份调兵令第706章 其中利害第458章 护猎第962章 针锋相对第273章 长街上的谋杀第164章 燕京城第387章 鬼嚎第873章 夜花第931章 酒肆三书生第787章 宫中密议第1052章 大战将起第606章 涢水关第887章 梅花开第281章 月光寺杀人事件第969章 魏之军略第362章 抓的就是你第452章 手段第95章 开启航海第1112章 家宴第28章 布迷局第877章 一叠银票,一杯酒!第306章 范族示警第451章 男子第750章 谋在花厅第917章 水道中的谋划第212章 亲密接触第633章 圣将第125章 不为人知的要求第292章 佳人心事第651章 伤情第512章 惊夜第904章 破关奇迹第219章 出城第350章 月夜刀光尽寒芒第96章 搏虎第425章 内阁风云第754章 帝心第262章 下聘上门第1067章 急火第750章 谋在花厅第303章 惨绝人寰第664章 哥哥第335章 激愤第892章 钩镰枪第661章 义士第270章 败中得生第110章 风骑第686章 会当临绝顶第671章 战策第1023章 将临镇抚军第1108章 春夜了无痕第417章 长老官吏一堂戏第858章 帅帐前立威第472章 暗夜中的剿杀第998章 蟋蟀的故事第1113章 出动了第1057章 交锋第725章 花伤第152章 袁道灵第969章 魏之军略第228章 侯林戏园子第627章 抛词砸众第721章 军报第784章 一枚戒指第675章 侯爷说兵第611章 失礼第248章 一块蛋糕第797章 夺门第297章 识奸细第831章 赐婚第1105章 上京喜,燕京怒!第657章 箭手第984章 鹤鸣第398章 逆徒第75章 心悦诚服第725章 花伤第1119章 真相大白第635章 赠明珠第1082章 犒赏宴第851章 道无道,佛归佛!第570章 皇家轶事第207章 夜宴第354章 指桑骂槐第591章 打他个桃花满天飞第234章 入门受阻第911章 运筹帷幄,只手掌天下!第416章 分化第724章 痴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