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_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概况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它的前身是1951年4月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2001年6月,它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包括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达10多万件。其中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

“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和人类生存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

“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

“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

“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

北京自然博物馆还有一个青少年活动场所——“探索角”。“探索角”是在吸收国外一些博物馆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宗旨是打破博物馆的传统式展示,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探索。

“探索角”分为几大活动区。在“报告阅读区”里,观众可以自由阅读科普书籍,还可以上网检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儿童区”主要针对3至7岁的小朋友,他们在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

他们在自然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试验活动”区会定期组织专题实验。在这里观众还可以利用显微镜自由观察微观世界。

此外,“探索角”还提供各种生物学模型供观众自行拼装,并展示着美轮美奂的动物标本与知识牌,更为整个“探索角”增添了无穷乐趣。

揭开恐龙之谜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人们对恐龙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展。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不断掀起一股股“恐龙热”,恐龙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中国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和恐龙研究进展,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动物陈列厅中,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研究恐龙的种种成果。

合川马门溪龙是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它身长22米,高3.5米。在马门溪龙的旁边,站着它的兄弟——荣县峨嵋龙,它们都曾生活在四川盆地。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类恐龙是独居的,但从后来发现的恐龙足迹分析,它们是群居的。恐龙在成群移动时,较小的和体弱的被夹在中间,较大的、身体强壮的则在四周负责安全保卫。

在马门溪龙的旁边是许氏禄丰龙和棘鼻青岛龙。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已故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掘、研究的。杨教授认为,禄丰龙属于原蜥脚类。过去,许多古生物学家曾经认为原蜥脚类恐龙是蜥脚类恐龙的祖先,但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发现这两类恐龙有共生现象,蜥脚类出现比想象得要早。在最近几年于四川盆地出土的大量恐龙化石中,人们又发现了原始蜥脚类恐龙——蜀龙。研究者普遍认为,原蜥脚类与蜥脚类共同来源于槽齿类。展厅里陈列的芙蓉龙就属于槽齿类。

杨钟健教授对棘鼻青岛龙也有研究。这类恐龙属于鸭嘴龙类,很大一部分具有冠状的顶饰。这类恐龙都有哺乳类般的颊囊,进食后可以反刍。通常情况下,它们幼年生活在水中,成年在岸边生活。

在恐龙骨架旁边陈列的是在中国四川、云南等省发现的保存完好的恐龙足迹。成系列的恐龙足迹可以告诉人们恐龙的生态状况,包括群体大小、年龄长幼、行进方向、奔走速度等。

展厅里还布置了几窝恐龙蛋化石,其中一

窝是1979年在广东南雄发现的,分三圈排列,共有29个长形蛋,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一窝恐龙蛋。恐龙足迹和恐龙蛋一向被认为是化石中的珍品。它们的展出,对于普及关于恐龙及远古生命的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恐龙的灭绝,一直是个谜,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大自然爱好者和科研人员去思考、探索。一幅大型的图表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学派对这一自然之谜的解释。目前最为流行的是灾变论。除了超新星爆炸、小行星撞击地球外,最近还有人提出了新的论点——彗星周期性地闯入地球。这幅图表之所以提供这么多的答案,是为了启发广大观众去思考、探索自然之谜。

世界最完整的板齿象

北京自然博物馆内有一具完整高大的板齿象骨架。它全身为银白色,在碘钨灯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庄严、神秘。这具板齿象骨架的发现过程,令人惊奇、激动。

1985年冬,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的关键收到了一位宁夏同心县农民的来信。信中说,他们在挖“龙骨”时遇到了非常丰富的化石群。关键收到信后立即赶赴同心县。当他来到丁家二沟村西面的马二嘴子沟的化石埋藏地时,大吃一惊:白色的化石密密麻麻,有头骨、肢骨,还有单个的牙齿,真令人眼花缭乱,他平生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集中的化石。经过初步勘查,当关键把测量图及数字拼装在一起时,奇迹出现了,几只板齿象和一些犀牛的骨架化石摆在了人们面前。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板齿象是一个特殊的象类,自从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渴望找到它完整的骨架,然而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它终于在这里出现了。

后来,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这些化石的碎片装箱运到北京。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将它们修复,一具世界上最完整的板齿象化石骨架矗立在人们面前。而且,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

这具骨架的发现和修复,打破了此类象无骨架的空白,同时,为这类象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比如,以前人们对板齿象类有几个前指、几个后趾不清楚。现在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展厅中的这具板齿象清楚地显示出四个前指和五个后趾。

(本章完)

北京市_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中国国家博物馆天津市_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市_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市_天津博物馆天津市_大沽炮台遗址天津市_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市_天津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_故宫博物院北京市_八宝山革命公墓北京市_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市_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荣誉馆北京市_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天津市_天津自然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荣誉馆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天津市_天津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天津市_天津博物馆天津市_天津博物馆天津市_天津自然博物馆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京市_天安门广场天津市_天津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北京市_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荣誉馆北京市_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北京市_香山双清别墅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天津市_大沽炮台遗址北京市_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市_天津盘山烈士陵园天津市_大沽炮台遗址北京市_中国航空博物馆北京市_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天津市_天津盘山烈士陵园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京市_故宫博物院北京市_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_首都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首都博物馆天津市_天津盘山烈士陵园北京市_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北京市_香山双清别墅北京市_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天津市_天津盘山烈士陵园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天安门广场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天津市_天津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天津市_天津自然博物馆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天津市_天津自然博物馆北京市_天安门广场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天津市_平津战役纪念馆北京市_圆明园遗址公园天津市_平津战役纪念馆北京市_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航空博物馆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_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荣誉馆北京市_八达岭长城北京市_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市_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北京市_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_八宝山革命公墓北京市_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天津市_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北京市_中国航空博物馆北京市_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_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_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北京市_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