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招贤纳士

扫清了人民党和人民军之后,张安乐开始认真考虑开发蒙古的问题,这个时候他才真正仔细的看了看系统,仔细一看还是那样。由于基础建筑工程学还没有学会,所以现在不能用系统进行建造。

既然不能使用系统,就只能在现实中想办法了,建设一个新地区最缺的就是建筑方面的人才。张安乐现在唯一仰仗的就只有自己的把兄弟张学良了,张安乐给张学良去了一封电报向他讨要建造方面的专家,另外如果能有建设发电站、钢铁厂之类的专家就更好了,张学良非常仗义派了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过来.毕竟蒙古也是东三省自治政府的一员,他这么说也不能说完全就是帮助张安乐。

仅仅靠这些人还是远远不够的,张安乐的设想是把蒙古建设成为一个重工业基地。最近几年的后勤中心,这个计划需要大批量的人才,而且是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才。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人,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

不久之后刚从日本回来没多长时间的徐志摩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见过一面,后来被一些报刊称为民族英雄的张安乐。

民族英雄,是的你没有看错,由于张安乐没有开一枪一炮就把蒙古收了回来,他被很多报纸成为民族英雄。

现在这个民族英雄向徐志摩倾诉自己建设蒙古多么不容易,希望徐志摩帮他介绍一些人才。比如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还有就是机械电力方面,尤其是内政管理,其他的方面也要,总之只要是人才都要。

徐志摩接到这封信愣了,他没想到这个人居然会给自己写信,一种被信任的感觉填满了他的胸膛。善良的他努力的为张安乐奔走,他之前在清华教过书认识一些教授,通过这些教授又认识了另外的教授。教授们有的是得意门生子弟,不久之后整个北京城都知道,徐志摩在为蒙古招揽各种人才。

梁启超听说之后专门把他找了去问这个张安乐的情况,其实徐志摩对这个人知道的也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给张安乐做出极高的评价。

梁启超闻言非常高兴,他热心的给几个好友写了信。

这个年代满腔热血不知洒向何处的人很多,张安乐给出的优厚条件让很多人跃跃欲试,更有一些人毛遂自荐。

张安乐没有想到自己真正见到的第一个人才是一位大大有名的名人,杨度。

杨度是什么人,先看看他和什么人有联系:杨度,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MZD能得天下,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他是一名文人。

这样的一个人来见张安乐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他现在只是一个人缺的就是拿主意的人。杨度正是这样一个能给人主意的人,古时候的师爷。

他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因为他一直再想给自己找个东家,无奈他的上一个东家死之前的杨度误我。让他虽然去各处都受礼遇,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的对他推心置腹,自然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他的意见。

他在张作霖那里呆了一个多月,张作霖也是这样的态度,杨度只得黯然离去。就在他准备去南方找孙中山的时候,得到了张安乐求贤若渴的信息,于是他决定像古代的毛遂那样自己推荐自己。

张安乐见到杨度的时候,杨度并没有说你离死不远,也没有高傲的鼻孔朝上。

他就像一个普通的人一样跟张安乐聊天,吃了么,喝了么,最近做些什么,就是这些。

最后张安乐问他:杨公所来为何啊。

杨度说:来找工作来了。

张安乐问他:你都会什么啊。

“出谋划策。”

于是杨度就留了下来。

除了杨度,张安乐还发现了一个人才,博克多格根的弟弟吉雅赛音。

吉雅赛音虽然胆子不大,却是处理内政的一把好手,难怪博克多格根这么信任他。张安乐与博克多格根商量开发蒙古的时候,他说的很多,而且都很有道理。再加上他是活佛的弟弟,所以他成了蒙古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

杨度来了不久张学良派来的专家就到了,在吉雅赛音的主持下蒙古同时启动了满蒙公路、发电厂、钢铁厂、军工厂、水泥厂五大项目,4000多名代表蒙古人民的免费劳工被派到了煤矿、铁矿,以及各个工厂的工地上。剩下的20000多人全部成了筑路大军的一员,专家有了、苦力有了、钱是张安乐最不缺少的东西,每天都有连绵不绝的车队往蒙古送建筑材料、生活物资。蒙古一下子焕发出了火力,从满洲里到库伦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公路。

手下的人都开始忙碌的时候张安乐稍微有了一些空闲时间,最近他忙着部队训练的事,虽然知道独立团的那帮家伙训练比他在行,但是还是忍不住要过去看看。看着新成立的蒙古陆军一天变一个样子,张安乐每天都很高兴,自己手里的力量一天天的在变大。

这一天又从部队视察回来,门卫告诉他有人在会客厅等他,杨先生正陪他们聊天。

张安乐进门一看发现来客是一男一女,男的,他不认识。女的倒是见过一面,就是在北京饭店门口骂他是死人脸的林徽因。

“伯伟快来,这位是林宗孟,曾经和我在大总统手下共事。”杨度热情的替张安乐引荐。

“原来是林先生,我没有想到林先生会来我这里,真是三生有幸啊。”虽然不怎么知道这个林宗孟是什么人,但是就冲着杨度能亲自陪他聊天就知道此人不简单。

“宗孟大才,也是全才是内政到外交都是一把好手,他是天生适合做总理的人。”杨度把这个林宗孟夸到天上去,张安乐也想起来这位林先生是何人。

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又是倡言宪政、推进民主政治的著名政客。在巴黎和会和反日斗争中发挥极大作用,他自认为是治世之能臣,只是苦无良主。

正好当时徐志摩满世界的帮张安乐找人才,林长民他也去拜访,林长民一听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但是心存顾虑,因为这个张安乐太年轻完全不知道什么脾气秉性,他的女儿林徽因则鼓励他来蒙古看看。

林徽因也想见见这个被报纸说成是民族英雄的男人,不得不提的是林徽因一直不知道当时她骂的人是谁,徐志摩也没告诉他。如果她知道这个民族英雄就是挡路的男人,不知道还会不会来蒙古。

“这位是小女徽因仰慕张督军已久。”林长民向张安乐介绍林徽因。

“林小姐你好咱们又见面了。”张安乐望着有些脸红的林徽因笑道。

“怎么你们认识?”林长民问道。

“泰戈尔先生来北京的时候我们在北京饭店门口见过一面。”张安乐向林长民解释道。

“哈哈,原来你就是那个没有风度的男人。”林长民终于知道那段时间惹女儿生气的罪魁祸首居然是眼前这个人。

“之前安乐多有得罪,林小姐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与在下一般见识。”张安乐主动的向林徽因道歉道。

“徽因也有不对的地方还请督军大人海涵。”林徽因也大方的道歉道。

两相说开就没什么事了,张安乐吩咐人备了酒菜为林长民接风洗尘。

ωwш_ тTk ān_ ¢ O

PS:真晕死了MZD审核了一夜……

第55章 送富贵第39章 战争爆发第47章 大区制第39章 战争爆发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阴招第13章 入主铃木(上)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6章 新渤海舰队第49章 西北发展规划第40章 血战马家军(上)第9章 一切顺利第36章 各有所需第7章 到达美国第50章 智取海参崴第19章 兵谏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54章 一个月的时间第11章 武力威胁第15章 怎么又是你?第39章 战争爆发第36章 郭松龄反奉第2章 思维觉醒第4章 多选任务第33章 视察装甲师第35章 部署防务第41章 雏鹰初啼第80章 三足鼎立第45章 各方反应第10章 秋操军演第2章 思维觉醒第21章 和苏联合作第44章 西北军整编第77章 针锋相对第6章 各界代表第33章 海州解围第33章 视察装甲师第10章 整编鲁军第57章 进展顺利第34章 中原大战爆发第12章 好事成双第22章 打的就是奉军第5章 路有冻死骨第19章 兵谏第43章 日本干涉第7章 搞定温树德第13章 升官当了副师长第39章 形势比人强第30章 苏联断交第3章 张学良说媒第七十八 掌馋嘴引发的战争第2章 张宗昌想下野第11章 当兵光荣第44章 西北军整编第34章 中原大战爆发第16章 寻找大小姐第31章 胜算几何第19章 完美解决第47章 大区制第10章 这不是商议而是通知第36章 孙中山北上第48章 形式上的统一第30章 苏联断交第9章 一切顺利第七十八 掌馋嘴引发的战争第9章 工人罢工第24章 建还是不建第31章 拿下海州第50章 孙中山逝世第32章 决定动手第24章 建还是不建第35章 金蚕脱壳第10章 这不是商议而是通知第13章 英国调停第14章 初入上海滩第22章 打的就是奉军第55章 送富贵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33章 实力大增第46章 政治局会议第33章 海州解围第46章 政治局会议第64章 新年大礼第9章 各界代表会议第16章 川人治川第7章 搞定温树德第46章 善后会议召开第25章 占领张北县第31章 北京政变第12章 徐志摩夸我是大才第22章 国民政府成立第44章 巨流河战役第5章 路有冻死骨第6章 国民军又投降了第33章 视察装甲师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20章 祸不单行第8章 整合科技组第9章 一切顺利第74章 为张学良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