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猛虎下山

西北军占领了南京的消息不出半天传遍全国,这江苏丢的快,回来的也快,一个月的时候已经转了两手了。

这个时候在大明湖游船上的张安乐乐的心里开了花,江苏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富庶之地,在全中国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的富庶之地。有了山东、江苏在手,张安乐一不缺人,二不缺钱,当然他本来就不缺钱。但是国家的建设不能仅靠政府来完成,利用民间资本也非常重要,要避免中国日后成为苏联那样的小儿麻痹症,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有了江苏在手,张安乐的可用ic一下子从28涨到了可是生产能力,相信玩过钢铁雄心的读者都知道,对着**那可怜的5ic是多么的欲哭无泪。

正是因为有这等喜事,张安乐才有心情带着王淑仪和林徽因游大明湖。对于林徽因这个电灯泡,张安乐十分不爽,好好的留学生也不出国了,就算有病也该看好了吧。

这个电灯泡现在还不自觉的缠着王淑仪要听还珠格格的故事,据说还要写成小说。

你妹啊,还珠格格要是被林徽因写出来了这成啥了,琼瑶阿姨岂不是少了一部经典之作。张安乐一边无语,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转眼之间来到民国已经3年多了,对于现在这个乱世张安乐并没有多少清醒的认识,他一直在逃避这件事件,他不想知道自己后世所学究竟是真还是假,也不想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张安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到这一步,无论是前世无所事事的监管员,还是现在保定军校毕业的普通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掌握小半个中国的军阀,每天早上张安乐醒来都会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呆着煤场的那个宿舍里面。

“老公,后来还珠格格怎么样了?”王淑仪开口问道,张安乐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没有听见。

“老公……”王淑仪摇了摇张安乐的胳膊,撒娇的叫了一声。

“怎么了?”张安乐这才回过神来,见王淑仪一脸的不满,林徽因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我刚才在想事情,没有听到。”说不得张安乐解释了一下。

“还珠格格后来怎么样了?”王淑仪没有像后世的野蛮女友一样抓着这事没放,继续说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后来,什么后来,他不是和五阿哥结婚了么?”张安乐很奇怪王淑仪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因为他已经把故事给她讲了一遍了。

“那后来呢?”

“他们结了婚不就是结局了,哪里还有后来。”其实是有后来的,还珠格格不是拍了三部么,只不过张安乐,没有看过第三部,所以不知道后来的故事是什么。

一时之间静了下来,三个人坐在船舱里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偷得半日闲之后,张安乐继续忙碌了起来,江苏已经拿了下来,西北军也该出手了。

11月20日,张安乐下达了作战命令。西北军这头猛虎开始下山,奉军最后的一张底牌也打了出来。

按照原来的作战计划,西北局兵分三路,北路第三军从北向南进攻山西,作战目标是拿下重镇大同以及整个雁门道。

中路第一军渡过黄河,一部分主攻河东道,另一部分则进攻冀东道和第三军一起合击太原。

南路第二军也是兵分两路,北路出山阳经郧西过谷城直扑襄阳。南路则出白河过竹山、南下房、县、兴山目标是宜昌。最后的目标是两军合击汉口!

西北军却如猛虎下山,按照事先的计划,吴起仁的第一军兵分两路,

南路军的进展非常的顺利,湖北的部队本来就不多,他们又将大部分的兵力放在汉口四周。吴佩孚还分了一部分兵力去安徽抢地盘。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南路军就达到了作战的目标。北路打到到了襄阳城下,南路则是兵临宜昌。吴佩孚现在真是急坏了,没有想到西北军这么猛,自己的部队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面对襄阳、宜昌的求援电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自己只有这么十万人的兵力,就是全部送到了襄阳、宜昌,也不够西北军打得。

吴佩孚只得给这两地的部队下命令,尽量的拖延西北军的行进速度,能守几天是几天,实在守不住那就撤吧。

这个命令一下就意味着襄阳、宜昌两地肯定守不长,现在的部队作战都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为前提。下面的军官都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不是地盘,而是人马,有了人马地盘可以再打,要是人马都没有了就是菜板上的鱼肉,什么时候下锅只是时间问题。

接到吴佩孚的这个命令之后,两地的守军又怎么会拼死抵抗,也就是象征性的放了几枪,然后趁着黑天跑了。

西北军第二天准备进攻呢,结果发现城墙上早就没有了防守的士兵。

占领了襄阳、宜昌之后,第二军呆在那里休整,补充弹药,

相比第二军的顺利进军,中路军和北路军的进展那叫一个缓慢。因为和郭松龄、冯玉祥、李景林结为盟友,阎锡山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早就调集重兵在黄河沿岸和大同附近布防,面对早就做好准备的晋军,西北军吃不到一点便宜。双方战斗非常激烈,激战数天也没有分出胜负。

晋军不管从军队的装备还是人员的训练都比之前西北的对手要强的多,一时之间山西的战局陷入了相持阶段。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谁先扛不住,不光是士兵扛不住,对双方的后勤补给,枪支弹药也是一个考验。

西北军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东北方面,形势变得开始对张作霖有利。

首先是日本跳了出来此时,日本人发表了一个声明——为了表示中立,沿南满铁道二十华里以内,不准通过作战。日本人的做法表面上是中立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这样使得郭松龄的部队不能通过铁路来机动,而只能在寒风大雪中徒步行军。日本人却通过南满铁路,将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奉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辽宁。

当郭松龄休整部队的时候,张作霖没有任何的停歇,立即作出了新的部署,决定在新民巨流河一带构筑阵地,和郭松龄背水一战。

巨流河阵线奉军的部署如下:

左翼:第六军(吴俊升)——

步兵:十五旅(梁忠甲)、十一师(汤玉麟)、九师(汲金纯)

骑兵:十四师(穆春)、十三师(张九卿)、十七师(万福麟)

中央:第三军(张学良)——

步兵:预备军(朱继先)、二十七旅(王瑞华)、十二旅(富双英)、十九旅(张廷枢)

骑兵:骑兵八旅(于芷山)

右翼:第五军(张作相)——

步兵:二十六旅(李桂林)、十旅(李杜)、七旅(赵维祯)、热河姜向春师

骑兵:骑兵十旅(赵芷香)、骑兵十一团(陈锡九)

参加巨流河阻击的奉军兵力不过五、六万人,但这些人有一个特点,都是旧派将领也都是张作霖的嫡系部队,也都与郭松龄有矛盾。

这些部队都是身经百战之师,他们的战斗意志比较坚强,再加上张作霖是倾全力跟郭松龄决斗,只求打败郭军,不惜牺牲一切。所有士兵不但都发给新棉衣、皮大衣、面包、罐头、香烟等物质,所有的参战军官军衔晋升一级,士兵没人多发了两个月的兵饷,而且这次没有用军票,用的是全国通用的大洋。奉军上下团结一心,士气高涨。

郭松龄的部队在攻破连山防线以后,在锦州略作休整,随即兵分三路大举东进。

中央纵队:第一、第二、第三各军,沿北宁铁路东进,目标指向新民,突破巨流河后,直趋沈阳城。

右翼别力队:派第二军马忠成旅由沟帮子经盘山,目标指向营口。

左翼纵队:第四军霁云部由义、县经阜新直趋彰武,扫荡奉军背后,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就在这个时候,令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人的一个声明,直接决定了反奉战争的结局。

ps:不好意思,昨天跑去聚会,喝多了,难受的要死,早早的就睡了,结果半夜睡不着了,口渴的难受,就起来码了一章。真的不好意思……

更新完这张,今天应该还有两章更新,另外谢谢几位打赏的读者,我就不一一的提名感谢,真的非常谢谢你们。

第32章 决定动手第4章 多选任务第12章 攻克南昌第五十八 掌阎锡山的来信第21章 双喜临门第14章 高难度任务第8章 愣子不傻第17章 安抚军进城第28章 猛虎连第40章 血战马家军(上)第23章 武昌之战(二)第36章 郭松龄反奉第3章 张学良说媒第26章 都在糊弄第43章 最后的冲锋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2章 皇帝出宫第35章 段府宴会第10章 财神到第11章 新年,新开始第13章 升官当了副师长第45章 郭松龄身死第50章 平型关之战第19章 完美解决第19章 完美解决第23章 武昌之战(二)第34章 中原大战爆发第10章 这不是商议而是通知第54章 活捉傅作义第33章 实力大增第30章 施从滨之死第65章 分道扬镳第59章 恐高与平等的误会第14章 入主铃木(下)第4章 海军初定第44章 巨流河战役第34章 中原大战爆发第75章 还有后手第66章 一语成真第14章 高难度任务第32章 皇帝出宫第18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61章 建立装甲师第35章 段府宴会第37章 孙中山北上(二)第2章 《哈尔滨条约》第26章 四面楚歌第13章 升官当了副师长第60章 国庆典礼第11章 武力威胁第15章 老婆还是别人的好第14章 高难度任务第41章 血战马家军(二)第56章 英国想结盟第4章 海军初定第5章 回家第18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24章 蒙古军南下第52章 要黑龙江成为内河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5章 部署防务第12章 徐志摩夸我是大才第35章 金蚕脱壳第40章 意料之外的开局第37章 再战福建第四十八 掌对四川下手第15章 怎么又是你?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计第16章 寻找大小姐第27章 攻克朝阳县城第34章 装甲师的惊喜第8章 愣子不傻第45章 郭松龄身死第10章 秋操军演第7章 到达美国第15章 怎么又是你?第38章 射天狼行动开开始第33章 视察装甲师第3章 声东击西第38章 射天狼行动开开始第2章 思维觉醒第4章 系统启动第3章 张学良说媒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18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10章 财神到第14章 高难度任务第29章 攻占西直门车站第4章 调虎离山第16章 寻找大小姐第28章 又见任务第4章 调虎离山第51章 最后一战第9章 工人罢工第45章 风头直转第63章 延长石油厂第33章 视察装甲师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15章 怎么又是你?第10章 财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