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侦探猫博物馆

“向K.女士致敬,原来是这个意思。”

“真替那个女孩感到惋惜。原来当年那位老伯爵是为了纪念自己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姑姑,所创立的刊物。”

“致敬。”

网友完全想象不到,今天劲爆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布朗爵士迎来了当头痛击。

现在。

高贵优雅的、民主开明的、阳春白雪的“艺术庇护者”伊莲娜家族历史上,竟然发生过这么丑陋不堪的过往。

《格林童话》故事般优雅善良的贵族们,从来都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

纵使是童话里的贵族们,也一点也不优雅善良。

因为得知毕加索对待女性的方式让他震惊,而选择不再购买或干脆不再持有父辈流传下来的毕加索的名画的。

至少砸碎了这个名字身上所笼罩着的光环。

天使和凡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天使是“纯善”的代名词。

毕加索被拉出来在播客、报纸等社交媒体公众讨论中反复鞭尸的情况开始增多,甚至不开玩笑的说。

但是这两年。

伊莲娜家族曾经提供好几代西方艺术生幻想贵族梦,公主梦的幻想空间。就像JFK家族满足了一代美国人的王室梦一样。

期望有多大,失望就会有多大。

“干了这种龌龊事,上天堂的可能性不大吧。从地狱的硫磺泉里跳回来,倒有可能。”

“呵呵,看来传说中的伊莲娜家族也不怎么样么。我还以为,他们一个个都被宣传的跟圣人似的呢。露出狐狸尾巴来了吧!”

却也亲手砸碎了伊莲娜家族花了整整十代人时间,所塑造出来的完美的公众形象。

安娜小姐的故事,则完全触及到了社会话题的G点之上。

毕加索生活的年代,他的那些破事根本没人在乎,就算到了千禧年前后,大家仍然把这当成了大艺术家的风流韵事而津津乐道。

完全听得让人恨得牙痒痒,让妇女权益保护组织想把那位伯爵大人拎出来,沉进太平洋里去的。

“楼上的,你们就在那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吧,能主动承认她的不完美,难道你真不觉得,这是非常勇敢的行为么!我反而觉得,这个小姐姐更棒了。”

也有觉得安娜这种行为很不值的。

所有的这些,在它们被时代加工成如今书店里的儿童文学读物以前。

“NAZI”当然是颗大核弹。

她就与凡人无异。

艺术圈也一样。

已经一定程度的开始影响到了他的作品成交价格。

可妇女权益这些年也是社会舆论重要的主战场。

历史上所有风光霁月的才子佳人故事背后,一定都有时代洪流下被压迫者在负着重担呻吟前行。

人们就不会再去敬畏她了,神圣的光环褪去。

“太让人失望了。我从学画的那一刻,伊莲娜家族就一直带给了一个想象中完美无瑕的王子公主梦。今天这个梦破碎了。向K.致敬,但是我说真的,我开始讨厌伊莲娜家族了。”

乃至在阿拉伯世界渊源流长的《一千零一夜》。

原始文本内容都是非常非常非常黑深残且情色十八禁的。

作为德意志法学先驱格林兄弟,他们所收集的民俗传说所编撰成的《格林童话》。

当幻想破灭的时候。

安娜无限抬高了被迫害致死的K.女士的地位。

千万别以为事情过去了很多年,就不会有人追究算旧账。

“太冲动了啊。能有一个完美的公众形象多不容易啊。现在好多欧洲王室和老家族,就靠公众形象活着呐。这下,她成反面教材了。”

一个做过恶事的天使。

“我本来也就觉得伊莲娜家族的故事有很多美化加工的成分。其实,包括她的太爷爷庇护堕落艺术家的世纪传说,以他的身份地位,未必是多么麻烦的事情,只是他们家很会宣传而已。”

还是被伊莲娜家主自己说出来的。

是真的会有富豪大收藏家对外宣布。

顶多算是个人作风败坏的私生活品德问题。

还是有吃瓜网友在阴阳怪气。

老毕可全都是你情我愿。

“她是应该祈祷。我要是她祖宗,我就从天国下来把她打一顿。”

华盛顿的雕塑在美国会以是奴隶主的原因被要求拆除,战争重演活动里扮演罗伯特·李将军(南北战争中南方蓄奴州统帅)会被扔鸡蛋。

“我没说她不棒,揭露这种事情,现在确实能给她个人的身上增加勇气的光辉。可她的孩子呢,她的后代呢?这是以摧毁整个伊莲娜家族完美声誉为基础的往脸上贴金。长远来看,没了这个光环可亏大了。祖先把这么多产业交到她手中,只能说崽卖爷不心疼啊。”

……

“——高贵的艺术品无法被评论家所诉说,它自会说话。高贵的灵魂亦无法被尘世所约束,她自会寻找自由。”

网上的纷扰和骂战,无法影响到主席台上那个透明般飘然如飞的女孩子。

她静静的完成自己演讲的最后一部分。

“布朗爵士说,教会他们什么是符合我们欧洲文明世界源远流长生活方式的艺术,这便是《油画》杂志社创刊之日起的伟大初衷,可一个自己就过的疲惫不堪的家族,哪里有资格教会他人什么是艺术的生活方式么?难道是将家里的女儿都关进地窖么?”

安娜无奈的笑了。 Www¸ TTkan¸ c o

“因此,《油画》从来没有试图教会大家什么,也从未想过,要向什么东西宣战。我们想做的仅仅只是尝试发现美的事物,给不同的人眼中不同的美好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美,自会发声。”

“艺术就是那些让你们喜欢,让你们觉得美的事物。”

“人们心中一切美丽的事物,草间的一滴水,天边的一抹云,都是你的艺术。而你觉得讨厌、厌恶,反感的作品,即使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即使全天下所有的艺术评论家都说好,即使它昂贵的可以买下整座华尔街。你依然可以不喜欢它,伱依然可以说,那不是艺术。”

“既然每一个自由的灵魂。都是自身艺术的殿堂的终极主宰。”

“——所以我今天待在这里,是以安娜的身份说话,还是以伊莲娜女士的身份说话,并无不同,也并无高下。”

安娜环视着新艺术中心的会场,用毫不后悔,掷地有声的语气说道。

“我不能告诉公众,侦探猫对世界何以不同。但我可以重复一千遍,一万遍,千千万万遍,这个女画家对我,她对安娜何以不同。”

“我在侦探猫身上看到了我的那位奶奶的影子,看到了很多想要成为梵高却没能成为梵高的人的影子。”

“所以她在我心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爱她。能够发现她,不是她的幸运,而是我一生的荣幸。”

“我想,那些数十万走进书店,被她的画所打动的普通人,也是像我一样爱她的。只要爱存在,艺术就存在。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姓氏,高雅或者低俗,都无关。它只与爱有关。”

“这就是我的演讲的所有内容。”

安娜后退几步,对着所有人缓缓的鞠躬。

整个会场的观众都被她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彻底征服了。

他们起立,长久的热烈鼓掌,很多人都拍红了巴掌。

主持人松了一口气。

至少从年会效果来说,看上去不算糟糕。

何止是不算糟糕那么简单。

若是这是一出舞台剧的谢幕。

这样激烈的掌声,主演不返场个四、五次,就休想从舞台上成功的走下来。

馆长把目光扫过会场的前排。

他发现艺术界高层的分裂已经在这一刻产生了。

不止是新艺术中心的馆长。

电脑屏幕前的很多观众,包括顾为经在内,都发现现在直播镜头从观众席一端扫到另外一端的时候。

场面显得极为吊诡。

热烈如火,或者死寂如冰。

冰火两重天。

没有任何的中间地带存在的空间。

单纯来旅游的游客与观众们,大多数都在鼓掌,用热烈的掌声为棒极了的伊莲娜小姐了不起的演说欢呼。

而前排核心区。

则是完全相反的冷漠场面。

少数不在缪斯计划内的大画家们,表情较为平和,甚至还有些个性很强,不在意旁人目光的家伙,也一脸微笑的鼓起了掌。

可能是在向台上的安娜示好。

其中包括了老杨和曹老。

老杨是因为曹老鼓掌,他就肯定会跟着鼓。

曹老鼓掌则单纯是因为安娜确实正在闪闪发光。

虽然伊莲娜家族和布朗爵士团体的纷争,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无意搅入其中。

但既然他愿意为布朗爵士不回避问题的姿态而鼓掌。

曹老就也可以为安娜无与伦比的勇气,刺伤别人,也点燃自己的魄力而喝彩。

再说。

就算得罪了布朗爵士,惹对方生气。

那又如何?

他的联盟已经是泥菩萨过江了。

光是为了曹轩别一不开心了跑去落井下石,以对方心思深沉的政客性格,就算曹轩抡圆了私下里给布朗爵士扇两耳光,理事长现在可能都会笑脸相迎,竖起大拇指。

夸两句老爷子身体好。

但四周衣冠楚楚的大师们多数脸色冷淡,皱着眉头,打定主意要用横眉冷对表明自己的态度。

冰冷的近乎凝固的气氛在主席台前方回荡。

艺术战争已经开始了。

既然选择了成为你死我亡的敌人,那自然不会给安娜任何好脸色看。

这可不是展现绅士风度的时候。

他们怎么能够给骂自己是“NAZI”的一派胡言去鼓掌欢呼?

也不是所有缪斯计划的成员,都那幅死人扑克脸。

他们的首席艺术家带头人亨特·布尔就在那里大呼小叫的鼓的很开心。不过人人都知道,这家伙脑子不太正常。

所以也没人太在意。

真正让大家奇怪的是媒体区那边,也产生了两极分化的态势。

新闻人应该是最喜欢这种场面的人。

他们是专业的吃瓜群众。

从中立立场角度来说,安娜和布朗爵士掐的越是你死我活,斗的越激烈,他们越有料可以爆,越是开心才对。

确实有些记者热烈的鼓掌,表现的兴奋不已。

但同样有些艺术报刊的记者,竟然开始收拾器材,当着直播镜头,一脸漠然的准备要离场了。

采访届不成文的潜规则。

在摄影直播镜头前离场,拒绝采访和报道,是媒体人表达最高的愤怒和抗议的方式。

比如2020年,有“欧洲奥斯卡”之称的法兰西电影业最为重要的奖项凯撒奖,因为将最佳导演的奖项颁发给了此时正受到强奸女媒体人指控的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就出现了在公布奖项的时候,媒体区记者全体离场的场面。

场面一时一片混乱。

同样恰好举办了差不多50届的凯撒奖,顿时成为了整个欧洲的笑柄,组委会的权威性碎了一地。

“开始了。既然你说伊莲娜家族不重要,那就彻底不重要下去,抱着你那爱的演讲去死好了。”

布朗爵士心底冷笑。

就像他所说。

安娜想打舆论战争,可新闻媒体是他们的主场,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我压根就拒绝报道,你能怎么样?

这么大的新闻当然不可能压住。

但是嘛。

愤然离席本身职体语言就是一种最激烈的舆论表态——“我不听”、“我不信”、“你是在欺骗公众”。

《油画》杂志在艺术领域一言九鼎了一个世纪,现在他的威严就体现了出来。

这些离场的记者们,有些是《油画》方面使了力,有些是克鲁格先生那里使了力,有些是身边其他人的人脉。

能成为艺术领域顶尖大咖的画廊主与艺术大师们。

谁在媒体界没有自己的人脉呢!

现在布朗爵士身边一条战线上的朋友很多。

安娜今天表现的非常完美。

可既然她选择了与西方艺术世界为敌,那就别埋怨西方艺术世界不站在你那边。

很合理,也很公平。

想和裁判斗舆论,她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

“等会儿结束了,再和克鲁格先生打个电话商量一下后续安排,但在这之前得专程去给曹轩先生道个歉。”

布朗爵士已经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事情。

记者离场。

最尴尬,造了无妄之灾的,其实是曹轩。

他因为地位最重要,所以他才是本次年会的大轴,但现在争论的焦点已经全部偏移了。而且曹轩还没上台呢,最有影响力的那一波艺术刊物都已经选择离席抗议了。

虽说布朗爵士的安排并非针对曹老,但他还是要把姿态全做低做足。

他真的很不想,再在这种时候,搞出任何幺蛾子出来了。

不单是记者在离场。

也不知道是伊莲娜家族光环的幻灭让很多人无法接受,还克鲁格那边安排的网络水军效率太高。

现在网络评论上也是两派人激烈的骂战四起。

有把安娜打动、征服的网友。

自然就也会有对她看不顺眼的网友。

“伊莲娜家族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既然没有了伊莲娜家族的名头,她又凭什么在镜头里装圣母,悲天悯人的代表民众说话?”

“你们不觉得这女人很虚伪嘛,装的温情脉脉,可布朗爵士为了缪斯计划,拿出了20个亿,她又拿出了什么?虚泡泡的讲稿吗!她讲的是挺不错的,但空口白牙的讲话,又一个仔儿都不用花。”

“什么奴隶的艺术,奴隶主的艺术。这种屁眼里插着金钥匙长大的人,凭什么和底层人民站在一起。她们家的财富是假的么。开玩笑吧,爱、爱、爱,永恒的爱。她们家的藏宝室里财富,难道是祖先行善积德,念哈利路亚,念出来的么!”

“她做过什么么,有什么资格言之凿凿的指点其他人……别的不说,你猜猜光她身上那件衣服,就值多少家庭填饱十年的肚子了。”

曹轩还没有上台。

因为。

安娜小姐演讲结束后,依然站在演讲台上没有下台。

而她今天看上去真是贵气逼人。

仿佛一朵怒放的鲜花。

肯定不是《公爵夫人》、《飘》电影里那种西方贵妇人在上流宴会场合,真的用花瓣般蓬松的裙子把自己包装的像朵正在传播花粉的大丽花式的模样。

内层有鲸骨内衬和束腰支撑的裙子。

在1910年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会选择了。

但安娜同样没有听从管家的建议,选择在如今整个欧洲王室都很流行的整两件ZARA、优衣库的潮服出来穿穿,走纯粹的亲民路线。

她就要做她自己。

翠绿色的长袖日间小礼服,棕色的羊绒披肩外套,浅银色的女士皮鞋。

全身上下只有两件首饰。

脖子上戴了一件和礼服同色的指甲盖大小的祖母绿短项链,以及晶莹耳垂上挂着的银耳坠。

所有的穿搭包括首饰和丝袜在内,正好是不会过于肃穆,又不过分妖艳的恰到好处的三种颜色的拼接。

翠青、酡绒二色的主色调。

一点点靓丽且不轻浮的银色闪耀在其中,作为点缀。

人们总是说时尚是个循环,三年一变。

安娜稍显复古的穿着,在她身上却像是把风尚永远凝固住了,永远也不过时。

除了正常穿搭中的高跟鞋,因为腿的原因,伊莲娜小姐换成了平底女士乐福鞋以外。

基本上就像是从欧洲的流金年代老照片里,走出的千金小姐模样。

不是那种照片里特别张扬的电影明星或者交际名媛。

但如果是经常参加酒会且对穿搭足够敏感的商务精英。

打量一下对方几乎没有任何商标的衣着,在走近两步,估算一下对方外套面料因为过于纤细,而很可能会被误以为是兔毛的羊绒的品级。

就应该知道。

“快快快,用你所能露出的最灿烂迷人的笑容,扑上去。”

这就是那种,你超难Hold住。

可一旦钓上了,这辈子就可以不用努力了的显贵小姐。

台下唐宁穿了一辆豪华轿车的奢侈品在身上,可她在看到台上那个年轻女人的时候,她还是觉得自己的衣品输的很彻底。

成了那种暴发户气质的土丫头。

“或许,下次应该换一只传统的旗袍,反而能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高傲如唐宁。

都觉得走这种纯西式的穿衣风格,比贵气,她可能一辈子都被真正金粉堆里养出来的娇小姐衬托的像是丑小鸭。

而且。

她也真的未必穿的起。

不开玩笑。

就算以唐宁的收入层次,理论上天底下已经没有什么她买不起的奢侈品了,可她不知道安娜身上这一套下来要多少钱。

但清楚。

那可能也是会让她的肉疼的数字。

人们说三代出一个贵族。

贵族气质这种玄学东西,到底是不是真要三代才能养成两说。

但穿着打扮这种东西,有些时候要不是你太爷爷,你爷爷,你爸爸,你们家代代都富的对钱感到了漠然。

你是绝对舍不得给自己买的。

超级富豪的很多衣饰的价格,是会贵到你觉得匪夷所思,甚至觉得这个世界都疯了的。

一件高定裙子几十万欧,一件首饰上百万欧,都是有的。

英国政府每年公布的王室花在衣食住行的开销,大概是2000万英镑左右。

考虑到王室成员的数量。

以及各种国事访问的场合,这个数字未比多么夸张。

一些私人富豪家族的花销反而会比王室更多。

比如在国外北美抖音上前阵子超火的梅赛德斯总代理给女儿在纽约办成人生日宴。

那种炫富性质的宴会。

八卦媒体从多方渠道了解,光是过个生日,预算大约是4800万美元。

传说中,那位名媛小姐和她圈子里的姐妹,每个月的各种制衣费就要花掉一百万美元。

“稍等,布朗爵士公布了一份清单,那么我也有一份清单想要公布。”

“达芬奇素描《缪斯之翼》。”

“毕加索《阿尔及尔的女子》B版和E版两幅、《穿白衣的西班牙女孩》、《欢腾小猫》……”

“莫奈《睡莲》共计三幅,教堂画两幅……”

“拉菲尔……保罗·克利……德加……”

“鉴于这整幅清单上所包含的作品超过了1.4万张。我即使在这里念个三天三夜也念不完,所以我就不把这完全念完了。”

安娜平静的看着会场。

“我将在这宣布,向公众捐赠共计14312张绘画和雕塑作品。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他们心中美的殿堂。我原计划按传统将其定名为伊莲娜家族博物馆,不过,我想,或许在布朗爵士的演讲之后——”

安娜沉声说道:“——将其称之为【侦探猫博物馆】会更有意义。”

第304章 直击魂灵第533章 酒井胜子见顾为经第32章 孩子气第149章 何谓呕心沥血第139章 无法拒绝的价码第182章 牵手第412章 无人可挡第397章 千里之外第138章 许诺第220章 办展第292章 直面魂灵第522章 论画第253章 微笑的魔力第495章 素描的破境任务第496章 百艺树的发展方向第48章 Plan B(推荐期,求追读!)第177章 心有灵犀第50章 情绪指针答读者第100章 特邀画家第521章 画法互补第387章 愧疚第462章 画纸之上第118章 来自出版巨鳄的关注第164章 “茉莉”基金会第201章 呕心沥血第278章 巫术第161章 最后一幅第127章 项目组第457章 坦白第233章 壁咚第279章 新西兰第388章 曹轩的礼物第260章 签售会大火第365章 地心引力第436章 真实世界第310章 天下第二的采访第168章 无限丹青手第499章 K奖项第363章 罩染第531章 春光第23章 咆哮的老杨第375章 顾为经的草稿第20章 毒计第42章 来自奥地利的艺术评论家第212章 顾为经与酒井胜子(求个票票哦!)第390章 微商顾第112章 论文的争论第350章 封面与任务第302章 分别之画第343章 师道传承第194章 协会会员第352章 苹果哲学第61章 旧日重现第538章 大侦探奥古斯特(上)第469章 安娜的国画老师第402章 蔻蔻的礼物第397章 千里之外第53章 蕾·路易丝的野望第25章 变化第413章 烟火第346章 一枝独秀第457章 坦白第392章 杨扒皮第523章 大侦探胜子第518章 老杨的庄稼第394章 天文开价(感谢RocketRobot的盟主)第308章 春日小插曲第449章 Love第267章 新发现第100章 特邀画家第525章 相信第266章 一个名额两个人第294章 抛砖引玉第158章 恐怖的占有率第539章 大侦探奥古斯特(下)第100章 特邀画家第392章 杨扒皮第115章 播客沙龙上线第467章 顾为经第518章 老杨的庄稼第105章 卡拉?卡洛尔?第415章 大师与小丑第459章 不俗气第320章 湖之禅第51章 视频上线(求追读)第271章 画刀画奇迹第510章 小小曹轩第361章 组合技法第179章 经验兑换第307章 希望与情侣旅行第16章 我不容他第291章 插画素材第275章 委托的格调第358章 敲边鼓第260章 签售会大火第90章 树懒先生的艺术评论第215章 拉磨第382章 月亮与六百万英镑第476章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