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宋更化的第一步

???赵佶大为欣喜,他看到的是一笔大大的财富,不要说别的,单单市舶司就能留住二百余万贯。

尽管他身为天子,可以说是富甲海内,但天子也有暗处啊!钱是没有人嫌少的。最合他心思的是,王秀提出设立总理各国事务公署,有一股子天朝上国的气象,原先是‘统’,他大笔一挥改成了‘理’,更符合万邦来朝的心态。

看到了上国的风范,听到了钱串子的响声,他恨不得立即在全国各路实施。但他又不是笨蛋,明白得罪人的事还是一步步来,蔡京恰当好处地成为一把枪。

话又说回来了,西北和党项的不断战争,朝廷财政吃紧,民间怨声载道,一向小心谨慎的户部侍郎判部事唐格也开始诉苦,说什么户部国库空虚,太府寺的钱又不能动,他这个户部二管家实在难以做人。

太府寺也频频上书,说什么户部管理不善,每次挪用太府储备,造成太府钱库空虚。

两大中央财政衙门狗咬狗一嘴毛,都不敢说赵佶大手大脚花钱,竭泽而渔。不得不说,朝廷财政面临枯竭,连官员的俸禄发放也不太及时,还真有不少重臣希望开源,条件是不截留。

唐格很不合时宜地道:“陛下,王秀奏章上的银行盘剥民利太甚,设立总理各国事务公署又把市舶司、打套局权力分走,似乎有点不妥。”

赵恒并没有回答,而是高高在上,一副君临天下的道君派头,嗯,他就是天子,长生大帝陛下。

蔡京眉头微蹙,不满地瞥了眼唐格,淡淡地道:“王秀的奏章条陈都是开源的好法子,至于市舶司、打套局,也该整治、整治了。”

众人心中一凛,有几个心里有鬼的不免踹踹,那么大的利益,那些市舶司、打套局的官吏能不孝敬一二,除非你不想混了,天下哪有吃独食的鸟。

“王秀的法子不错,在卿家手下算是妙笔生花。”赵佶轻轻一点,提到王秀,也顺便煞煞蔡京,这就是帝王的用人之道,权臣依然是他的臣子,永远不可能脱离他的控制,就是蔡京这般位高权重的四朝元老也不能。

蔡京哪能不明白赵佶用意,恩不专人,这是赵官家一贯的御下之道,功劳不可能由他一人所得,当下说道:“陛下圣明,臣与王秀不过是为大宋社稷着想。”

让王秀分一杯羹也在情理中,毕竟是人家王秀的首唱,再说他很欣赏王秀,趁势费费口舌接个善缘。

“卿家用心社稷,朕心甚慰,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统一管辖对外贸易及工商银行事务,众位卿家意下如何?”赵佶说的很温雅,但态度极为明确,那就是朕已经决定了,众位卿家给个面子,不然朕也不给你面子了。

在场老狐狸哪个不心知肚明,尤其是吴敏、赵野等蔡京心腹连声附议。

一旦设立提领总理各国事务的官职,必然降低西城括田所的地位,仅靠强占民田不是那么光彩的事,也不会支撑多久,地方上民怨沸腾,足以让一些清醒之人引起警觉。

这个恰当的时候,王秀的奏章得到赵佶认可,成立银行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民间合法的质库和不合法的地下借贷,一股脑地彻底合法化,让皇室和官府能以入股或官办的形式来收刮民间财富,最要命的的是榷场和海事的暴利。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这是大好事啊!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是有利可图的好事,银行不同于西城括田所赤裸裸的强取豪夺,尽管所能收刮的钱财,肯定不低于西城括田所,却做的更隐秘更容易让人接受,附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不会激起太大民愤。

王黼感到蔡京此意用心颇深,甚至可以说在消减他的权力,增加蔡家的政治势力。

但是,赵佶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重臣们各自打着小九九,他要是在这件事上力争的话,那可就正中蔡京的下怀了。如若附议,这天大的功劳又是蔡京的,必然更受赵佶恩宠,原本就不如蔡京资历、势力的他,肯定又会落了下风。

不过他到底是混迹官场的老牌政客,瞬间千百个念头飞闪而过,慢悠悠地说道:“陛下,开设银行利益甚佳,民间放利往往高于官府,大相国寺是佛门清净地,竟然也开设‘长生库’谋利,让这些利欲熏心的人胡作非为,不如全部纳入官府掌控下。不过,总理各国事务一行事权势太重,干系重大,必须用重臣兼任,臣以为蔡学士才能卓越,可担当此任。”

话说到这里,殿内这群老狐狸对王黼的意图,算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了,都意味深长地向他投去复杂的目光。不说这厮翻脸把佛老卖了,单凭翻脸不认人的卑鄙心事,就让人鄙夷不已。

人家王黼打的盘算的好啊!既然不能与蔡京正面对抗,那就顺水推舟,在为时不晚之际,趁机加入其中分一杯羹,总是好过意气用事得罪了天子。

其实,推荐蔡攸领公署,真是王黼的绝妙神笔,蔡京和蔡攸虽为父子,但这几年蔡攸的势力上升,隐隐有与蔡京分庭抗礼之势,蔡家内部分化到了白刃相加的程度,父子隔阂啊!

让王黼抛出这样香甜诱饵的最主要原因,蔡攸正在千方百计的寻机将蔡京赶出朝廷,蔡绦是首当其冲。

一旦蔡攸执掌总理各国事务,一则其实力和宠信可飞速上升,虽然有一头独大的弊端,但可以和蔡京分庭抗礼斗个两败俱伤,正是王黼乐于旁观的。二则王黼首倡推荐之恩,蔡攸必然会领这个人情,他王黼也好日后慢慢消受。

至于分市泊司、打套局的权力,他提也没提,反正赵官家都做出决策了,得罪人的事还是让蔡京一人担当吧!

蔡攸悠悠地看了眼王黼,也明白这厮的用心,更看不上王黼的为人,但他对提举总理各国事务很感兴趣,尽管只是在部分区域试行,却也看到这其中的大好前景,最不济也要强过神霄上清宫。

第1122章 对西北稳定的谋划第1586章 决战之揭开大幕第929章 王秀的汉联邦理想第1055章 拿下第1143章 藩属就要认命第64章 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第399章 观兵陈州第101章 商水县的博弈12第919章 夏宫之谋2第731章 上清云霄观4第488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第1166章 倒霉的万俟禼第788章 又闹腾起来了第1103章 夏殇之无耻第1083章 穷途末路第48章 揍葛初阳第266章 继续用心思第1311章 血色骄阳之景波的打算第30章 交易1第66章 汇轩楼第674章 南安北乱第693章 王秀的战略构想第343章 东京保卫战32第725章 谋划河东的好事第1625章 决战之杀神景老五第569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4第1603章 决战之王秀的以权谋私第1075章 最后决战12第1065章 最后决战2第255章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1122章 对西北稳定的谋划第724章 欧阳澈的大用第55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第962章 营救第1027章 奢华的阵容第1199章 面子问题第59章 偷儿第112章 张俊的善缘第903章 绝地之战9第1653章 需要解决的事很多第1277章 血色骄阳之救援第1118章 张启元的应对第1620章 决战之剽悍的王秀第1119章 衣锦还乡第576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1第1297章 血色骄阳之乌烈吃亏第731章 上清云霄观4第674章 南安北乱第42章 原罪源自内心第1155章 中秋之变4第1600章 决战之张启元的惊慌失措第467章 李长昇的志向第1247章 夜话第453章 南迁6第157章 无题第115章 一场必然的相遇第28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第963章 战事的顺利第612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7第395章 决定去向第715章 营救挞懒5第1354章 送死的命第48章 揍葛初阳第936章 决胜南海2第542章 王家大娘子第1250章 竟然和虏人勾结第39章 女儿心思第141章 大宋更化的第一步第605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0第654章 再次酝酿决战第929章 王秀的汉联邦理想第1196章 争论嬉笑第1060章 两位都指挥的难处第1082章 全胜第1411章 祸起江宁之内外打开第1533章 廷议琐事第1055章 拿下第1481章 站稳脚跟第1665章 赵炅寻根第338章 东京保卫战27第1184章 李长昇和张过的心情第649章 王秀论兵3第1551章 壮哉杨郎第1373章 高升惨败第1240章 斩杀和留人第1418章 祸起江宁之平乱3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55章 小丑而已第225章 利国风云5第1002章 李仁忠的谋逆第1487章 学院派分裂端倪第1章 一梦初醒是非多第1175章 宫变2第1340章 王秀的偏袒第92章 商水县的博弈3第484章 胡风又起第422章 新宋门第1537章 事发突然第1030章 宋、金尖锐的矛盾第319章 东京保卫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