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漂亮的一记耳光

朝堂上争论不休,杭州不断传来告急文书,赵佶焦头烂额,实在不堪重负。真是流年不利啊!京东的那群盗匪还没折腾完,两浙路又闹腾起来,规模还比京东要大数倍,几乎有吞噬两浙路,席卷江右的势头,这还了得,还让不让人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却哪想到来自徐州的奏章,让这一切变的似乎有点美好,应该是看到安生日子的希望。

拿着奏折过来,他本来心里烦闷,想和众位妃嫔散心,顺便看王黼、蔡攸、李邦彦三人的表演,不想再看神马牢骚,尽是些贼寇贡献某县的烦心事。

梁师成却一脸神秘兮兮,笑眯眯地道:“官家,这本奏章官家非得要看。”

赵佶一挑眉头,笑道:“难道还有喜事?”

王黼、蔡攸、李邦彦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倒是想劝赵佶别看当着梁师成的面不好说话。再说了,天下事你能瞒得住?恐怕明天就能传遍整开封,何必枉做小人。

“徐州来到.哦,是利国监来的官塘,官家看看就知道。”梁师成恭恭敬敬地奉上奏章。

“利国监?”赵佶一怔,似乎有些不太开心,接过奏折自言自语道:“利国监多日没有消息,难不成.”说着话目光触及文字,顿时被吸引住了,脸色一阵变化,旋即呵呵大笑。

最吃味的要数王黼,利国监的奏章还能有谁?王秀呗,他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的比赵佶还多,大半个月了,利国监一直在坚持,连那些守臣在书信中也流出赞叹,王秀所表现出来的能耐,让他有种深深地恐惧,甚至有些悔意。

人言莫欺少年穷,这种有潜力的年轻人,交好还来不及,自己竟然无缘无故地得罪,实在不明智啊!

“诸位卿家看看。”赵佶喜不自禁,急忙把奏章传阅。

蔡攸的脸当即就绿了,但他咂咂嘴不置可否,李邦彦淡然一笑,轻佻地扬了扬眉头。他们只是知道利国大捷,并不知道详情,看奏折上一句话‘臣孤身诏安’,尽显王秀的胆色,怎能不让他们有所思。

王黼也是扫了一眼,一脸的苦涩,这巴掌太响亮了,大家谁也没说什么,但那嘴角的味道无疑暴露心思,谁都明白他暗中授意援兵不前,借口盗匪进攻彭城观望。

这下可好了,人家直接来个绝的,把宋江的大军给招安了,让各地援兵陷入尴尬境地,三道天子催促进兵诏令,那些守臣在天子心目中,是多么的不堪,这事玩的他威信何在?以后再有任何安排,谁还会俯首听命。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没想到王秀竟然招安了宋江,正如奏章中说的,正是官家赫赫天威,才让盗匪俯首。”李邦彦是一直搞不过王黼,急不可耐地巴结赵佶。

蔡攸看了眼李邦彦,也不得不承认道:“王秀戍守利国,能诏安贼寇,也是难得。”

赵佶大喜,兴奋地道:“一万八千余人,看来王秀杀敌过万,利国防御惨烈不可思议,王卿家能孤身诏安盗匪,也是奇功一件。”

李邦彦眼前一亮,抚掌笑道:“王秀在上奏中说的好,用悔悟盗匪效力,征讨逆贼方腊,妙啊!”

“不可。”王黼很吃味,他吃了个鳖,就捏着鼻子人了,也不愿让王秀再出风头,辩解道:“盗匪虽说是归附,却有万余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归顺,不如让各地兵马进驻利国,把那群盗匪打乱编入军中妥当。”[芗-忖-暁-説-網]的网友上传,(芗)$(忖)$(暁)$(説)$(網)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无论怎么看,把宋江的万余人打乱改编,都是必须的,没有人反对这条。但问题就有了,你那些所谓的援兵都躲在彭城观望不前,这会下山分果果吃,让王秀情何以堪?搞不好会把大好局面搞砸了。

梁师成有些郁闷,王黼为何要处处针对王秀?支持郓王赵楷?人家王秀是标准的中立派,并没有介入太子之争;一个是两府重臣当朝宰相,一个是新近俊杰为天子牧守一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过,他欣赏王秀不假,但政治利益高于一些,他可以对王秀维护一二,但真正牵扯到利益,他只能偏袒成了气候的王黼。

“盗匪心性不定,是要打乱编组,那些匪首人物也要分散各地,让他们不能联系。”蔡攸同意王黼主张,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完全附和王黼留点余地。

“嗯,好,就按卿家说的办,蔡耕道主持盗匪并入军中,王秀协助。”赵佶心情不错,稍加沉吟又道:“王秀既然想南下剿贼,忠心可嘉,看看也就随了他心愿。”

“王秀有功当加官,应该速速整编盗匪,再率一部火速南下,必然能为官家再立奇功。”王黼一脸大义凌然。

这厮太毒了,杀人前还要捧一把,方腊多劲的风头,两浙路都成一盘稀泥了,贸然进入恐怕连骨头也剩不下,李邦彦隐晦地看了眼王黼,但他没有说话。

“好,几位卿家就看着办吧!”赵佶兴致很高,想也没有想就交办下去了。

蔡京在家修养,得知王秀诏安宋江,幽幽地一笑,自言自语道:“王将明好算计,一招不成又出一招,能不能走出困局,就看王秀自己的能耐了。”

东宫,赵桓背手站在鱼缸旁,观赏着又懂得鱼儿,漫不经心地道:“王秀倒是好运道,他竟然说动盗匪归顺,官家又让他领兵南下,要是再建功勋,恐怕就要被招进朝廷了。”

张启元站在赵桓身边,一副气定神闲地模样,他越发被赵桓重视,隐隐有第一智囊的味道,也逐渐了解太子的秉性,把谨小慎微放在心底,面上是从容淡定,一副彬彬有礼的士子模样,让赵桓越发的欣赏。

他听了赵佶地话颇有同感,悠悠地道:“臣和王秀同乡同窗,知道他这个人极富隐忍,做事谋定而后动。他既然敢在奏章里请命南下,我敢说他有几分把握。”

赵桓转首挑眉,颇有兴趣地看了眼张启元,笑眯眯地道:“卿家那么肯定王秀有后手?”

第581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6第665章 谋划北归第229章 利国风云9第1188章 联合倒王集团第515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1第785章 得理不饶人第1336章 易县开国候第806章 王秀反击的开始第1029章 张启元的计划第1489章 内外有别第1256章 慈寿殿第1049章 罔存礼的悲哀第623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68第1084章 做个万户侯第176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13第735章 蔡易的奢华第1647章 边事未靖行在波澜起第1419章 祸起江宁之平乱4第1270章 血色骄阳之女乐第1218章 大胜第1408章 祸起江宁之大日东升第1192章 战争主导权争端第639章 引狼入室第890章 王秀的忧虑第1269章 血色骄阳之无能为力第584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9第1452章 替罪羊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44章 有琴莫言的心1第1676章 进退两难第1316章 兄妹算计第249章 漂亮的一记耳光第1510章 闯大祸了第879章 王秀对皇室的长远打算第926章 曲端的歉意第2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1041章 西平府完了第797章 驸马的伤感第519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5第1477章 北方第1036章 金军的干涉第1353章 王家后辈第444章 成功后的哀伤第1256章 慈寿殿第81章 要成为女汉子第1675章 天子的态度第1282章 血色骄阳之高平之殇第1164章 太子监国第1634章 决战之归降第523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9第1187章 虞允文第27章 王秀的愁和莫言的笑第554章 谋划杭州10第843章 我们来承担万世骂名第1667章 小辈们开始不安分了第429章 真想杀人第680章 两银法1第824章 放虎归山?第157章 无题第58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2第139章 秉烛夜谈2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第1298章 血色骄阳之困守第465章 欧阳澈的投效1第869章 王家十四姐第1288章 血色骄阳之震慑第748章 李清照的质疑第56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3第1162章 中秋之变11第54章 好个葛初阳第1430章 请回太上第563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8第909章 虏人到河上了第1583章 盛宴下的凋敝第696章 戏耍张通古第1051章 局势紧张第1009章 江云的翻云覆雨第1327章 朱琏的责备第884章 南北的策略1第1275章 血色骄阳之抛弃和拯救第462章 王门九子2第1388章 祸起江宁之前夜7第1373章 高升惨败第1196章 争论嬉笑第1585章 决战之决断第1328章 不是最好办法的办法第522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8第1644章 大家的前程第1426章 祸起江宁之有点乱第49章 打了也白打第1517章 河西的辉煌2第1035章 高丽形势第1511章 遵纪守法第1123章 人生的隔阂第1513章 震惊第1651章 朝廷尚有三尺龙泉第1679章 兵行险招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1109章 夏殇之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