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一锅子烂事

???“大战后官家肯定会恢复苏杭应奉局,正是海事和银行发展有利时机。你自己的前程自己决定,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人左右,一切要看自己。”钟离秋平淡地看了眼王秀,说的极为轻松。

王秀稍加沉吟,沉声道:“先生说的是,三年一到,我绝不让会小人猖狂。”

无论是战功还是政绩,他都是有目共睹的,任凭你嬉笑怒骂,还是交相弹劾,我自含笑朝天阙。

笑话,你要想得罪一批有实权的将校,要是驳了一大批官吏的颜面,那就放马过来呗,连蔡京这等资历的四朝老臣也不敢做的事,你就来试试看,看谁死得惨点。

现在他有了两年前所没有的资本,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

东京上阳宫,刘贵妃香消玉损,令赵佶郁郁寡欢,对于一些妃嫔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她们又可以争宠了。

该死的刘妃总算回到神霄府了,有内有她在外有李师师,简直没有人家的雨露。

“官家,明天那帮逆贼就要押解到京了,官家就不要愁眉不展了。”林月姐一脸恬静,为赵佶剥了个崖州的红果,微笑着道:“听说王直阁在两浙路杀出了威风,没想到还是能文能武,官家还是把直阁召回来,让他为姐妹们填几首小词,也好为官家解闷。”

刘妃的病故,美貌的林月姐得到了宠幸,几天来一直侍赵佶,她不动声色提起王秀。

赵佶眉头微挑,淡淡笑道:“他啊!已经封笔了,我也不好开口,你们要有本事就自己要。不过,御史正要弹劾他,你说他一个风流书生,怎么就那么狠,利国就不用说了,为了守城杀几个喧哗的泼皮,倒也无可厚非,但在两浙路他杀的人比武夫还多,御史们要弹劾他擅杀降人。”

“直阁立了大功,理应朝廷褒奖,竟然还有御史弹劾,妾真不明白。”林月姐黛眉微蹙。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赵佶自然不会认为林月姐问政,小妇人伎俩而已,笑咪咪地道:“你们这些妇人,怎知外朝事。”

“妾自然不懂,宫中姐妹们都在说,直阁为朝廷杀贼,却被别人弹劾,幸亏官家明德胜于尧舜,把那些奏章留中不发,才没有寒了志士之心。”

“哦,你们这些妇人也知道?”赵佶颇为诧异,并没有计较妃嫔说外朝事,她们知道的很全啊!

“宫里都在说官家圣明。”林月姐深知赵佶,话说到这里够多了,在往深里说就犯忌讳了。

王秀依然在利国监当他的知监事,对他的封赏很有争议,童贯等人回到东京被大肆封赐,他却依然不动,似乎功过相抵。

赵佶的暧昧态度,让朝野为之揣测,天子到底是什么心思,连王黼、李邦彦、蔡攸也拿捏不稳。

暗中,王黼指使御史言官几次弹劾王秀,却不见动静,逐渐意识到赵佶并不想动王秀,他心里是忌恨,但也只好暂且压下,慢慢等待时机,在赵佶身边不断旁敲侧击,从小事上不断结构王秀,千里大堤溃于蚁穴,很费时却非常有效。

王秀似乎一点也不关心,王卿苧重新来到利国,他一面恢复利国监的铜铁生产,一面悄悄扶持王卿苧。

不能不说,利国的血战让他声名大振,对利国生民又有大恩,尤其是跟随南征的人带回的消息,人人都知道这位温文尔雅的大人,绝对是为杀人不眨眼的修罗,人家那是大手笔,动不动几万人头落地,可不是利国时杀了几个人,轻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敬畏。

王卿苧的冶铁作坊置办的很顺利,不顺利能成吗?王记百货背后可是王秀啊!不仅成立了大型的工坊,还盘下两处铁矿,并在白土镇和微山各有一处炭窑,陆尧如愿以偿当上了王记百货利国分号的大掌柜。

宣和四年到了,王秀并没有入京述职,而是继续留任利国,但职事扩大了许多,被委任为权试京东西路提举常平判官,兼任海事司提举京东二路海事。

现在还不是回朝的大好时机,他品味出钟离秋的心思,自己也明白大势所趋,朝廷内外斗争太激烈了,他虽然有了资本,要能超脱事外更好,正好借着王黼不愿他入朝,冷眼旁观狗咬狗。

方腊起事,御史中丞陈过庭就上奏说:“方腊起事的罪魁祸首是蔡京和朱勔父子,让方腊坐大的是王黼,把蔡、王流放,朱勔父子处以死刑,则方腊乱事自平。”

王黼对陈过庭恨至切骨,借故陷害流放,但他做贼心虚,在剿灭方腊后对赵佶建议,方腊谋逆并不是为了湖石,而是因为茶盐法,童贯率军南征却听信谣言,把过错归于天子。

其实,他也很矛盾,朱家父子玩的太绝了,不要说蔡京看不过去,就是他也想废止湖石。可惜的是,湖石事关赵佶的享乐,在内侍的劝说下,他上奏赵佶把应奉司设在自家里,他为主,梁师成为副,沉重的负担再次压下来。

出尔反尔还不说,不仅恢复苏杭应奉局,还成立了应奉司,这破事连童贯也看不过去了,说了句‘东南人家连饭锅子也没有了’的公道话,惹的赵佶龙颜不悦。好在咱们的童大官位高权重、深受宠信,又是挟剿灭方贼的大功,一看赵官家龙眼不悦也就闭了嘴,也就被上面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结果下面的人被处罚了。

但是,郑居中却彻底取代童大官,领枢密院、主本兵。

朱勔却因祸得福,再次被赵佶启用,甚至进宫都不用避开妃嫔,可见赵官家在物资的享乐上,追求不是一般地高。

这还是国内的那点破事,最危险的是东南乱事刚刚平定,赵佶在对辽用兵上又有些犹豫。王黼再次粉墨登场,说什么南北虽然是兄弟之邦,但契丹主多次违背盟约,如今是收复蓟北的大好时机,等到女真人拿下来的时候,朝廷永远再无机会收复故地。

这不,几句话让赵佶又灌了迷魂汤,再次吃了秤砣,当了老王八。

第686章 王秀对金的挑唆1第909章 虏人到河上了第151章 蓬莱仙真第6章 三倍之利第114章 王记百货的展望第882章 北上第1654章 南北勾心斗角第49章 打了也白打第779章 王家内眷2第972章 王秀的手腕和强势决断第301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10第1483章 沙州困境第1408章 祸起江宁之大日东升第1376章 杀张通古第994章 奔袭第1422章 祸起江宁之平乱7第874章 赵柔嘉的居心第592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7第1222章 王门子弟的嫌隙第1492章 接纳第253章 一锅子烂事第397章 小人得志第678章 秦敏1第1558章 张过的仁慈第862章 西北风云起第640章 兀术过河第1680章 入京第59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43第8章 事有突变第1368章 女真大将的纷争第1365章 牺牲第1192章 战争主导权争端第311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8第178章 秉烛夜谈1第1284章 血色骄阳之封元发威第1200章 一群王门子弟第540章 首先从军制开始第403章 钟离秋的决定第1668章 王门子弟的心思第1278章 血色骄阳之 壮烈的天武第七旅镇第513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9第55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第260章 一场政治斗争2第313章 东京保卫战2第1548章 谋划袭杀王秀第1669章 你在逼迫我第965章 贺兰原军事会议第59章 偷儿第397章 小人得志第748章 李清照的质疑第875章 张过的杀伐果断第129章 延福宫陛见第177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14第1365章 牺牲第1610章 决战之张启元的无耻第1436章 坦白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141章 大宋更化的第一步第1079章 最后决战16第900章 绝地之战6第178章 秉烛夜谈1第659章 人死不能复生第26章 莫言的愁和王秀的笑第379章 张启元明白了第352章 东京保卫战41第481章 锦衣夜行5第1296章 血色骄阳之南寨第406章 勤王第403章 钟离秋的决定第1322章 高堪的不悦第564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9第2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1677章 箭在弦上第737章 南海好局势第1326章 朱琏的不满第1055章 拿下第600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45第385章 转折时刻5第779章 王家内眷2第1373章 高升惨败第331章 东京保卫战20第1234章 伏击大抃第367章 很累第1182章 王秀的强势定位第1180章 宫变7第762章 辖里的棋子第920章 封元的机遇第12章 告别曾经第238章 利国风云18第1076章 最后决战13第448章 南迁1第461章 王门九子1第1614章 决战之杀刘正彦立威第186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8第1512章 王新真的智慧第1170章 再作计较第1441章 王秀的态度第1101章 夏殇之谋划第1225章 行在的万国博览第308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