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0

王秀对腐败很头疼,好在这个时代俸禄优厚,贪污问题并不算极为严重,没有到威胁政权的地步,也不算太严重。但是,宇文逸给他提了个醒,也是他不曾考虑到的,水军在外难以节制,一旦有将帅存有异心,或是朝廷衰微,恐怕要造成诸侯割据了,应该是孤悬海外的割据。

他不由地点头称是,抬了抬手,示意宇文逸说下去。

宇文逸见王秀认可他的说法,立马地得到鼓舞,更是兴奋,朗声道:“下官见识不及相公万一,相公自然成竹在胸。不过,下官细细思索,再向朋瑞讨教后,冒昧向相公请教。”

“下官以为,古人云‘鸟为食死、人为财亡’,其论甚是有理!海事司和银行掌控海事贸易、借贷,获利极丰,很难有人面对如此巨利,还能持节操,堵,反倒使事情越办越难,如此不如防之。”

“如何防?”宗良忍不住问了句,他的问话时恰当好处的,绝不会喧宾夺主,因为王秀绝不可能去询问,他的身份正合适,为王秀留下无限回旋余地。

“朝廷有台谏,走马承受、通判,相公不妨请奏朝廷,专设监察御史主持海事、银行监察。虽不能完全杜绝弊端,却还是可以减轻些许弊端发生。若能设风闻箱,许商户投书揭发,必然可以事半功倍。”宇文逸是拿出了真家伙,他目光闪烁,非常认真地看着王秀。

“风闻箱,武周所行酷政,朝廷已有登闻鼓和上书言事,再设置风闻箱,恐怕不妥。”宗良不禁有点失望,拿着前朝的东西出来卖弄,真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此一时彼一时,武周行事为一家之政,而下官设想只为贪墨勒索,其意远矣。就近监察是派出御史,风闻箱只为职司内监察,非为一人之私,而窥众人隐情。”他偷眼看王秀点头,似乎表示了嘉许,受到一点鼓舞,又道:“扩展水军、经略南海,相公大可不必自持,下官薄见在于沿海商旅泛舟海外多年,早已形成几个固定停靠口岸。相公可遣使者或借或租,无须亲自劳神,必可得之,而后以水军徐徐图之,既能免除朝廷议论,又能扩展城寨,但割除格局弊端,非下官能力所及,实在不知如何筹划。”

王秀和宗良考虑问题角度不同,旧事物拿过来用,那要看何时何地,他对宇文逸的智慧很赞赏。派驻监察御史制度,明显是时代进度,完全可采用十三道监察御史制度,中央加强对敌方的掌控,让御史就近掌握民情。

至于海外扩建城寨,那是必须的,能不在屈人之兵最好,风闻箱是开启民间监督政治好机会,只要引导正确,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更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很好。”两个字很简练,却代表某种态度。

得到王秀肯定,宇文逸显得极为兴奋,道:“下官些许浅见,让相公见笑。”

王秀笑了,看了看宇文逸微微点头,脸上露出嘉许之色,仍旧道:“抽取海船商税较官船出海,不可同日而论,可惜回易案,让亏空难补,海事司无钱办货出海。南方重商,为增财赋运作,海事局能有出海之资,远候可否教我?”

宇文逸稍稍迟疑,沉声道:“经济非下官所长,不过下官倒颇有些许心得,或许可以为海事局筹措一二,不知相公以为,两浙路除海事外,以何获利最丰?”

王秀含笑不答,他绝不会回答这种问题,还是宗良笑眯眯地道:“丝绸、瓷器、香料、盐茶、酒水,无一不获利丰厚,这还用问吗?”

宇文逸看了眼宗良,暗叹丞相长史名不虚传,道:“丝绸、瓷器、香料、盐茶、酒水又以何为先?”

“当然是北方盐茶、南方丝瓷。”宗良是朗朗上口,这些必备的情况,他都需要掌握在手,以备王秀随时咨询。

“正是,自艺祖太宗以来茶、盐向来由官府专卖,而行商购买茶、盐一向受到地方严格的控制,违者处以重刑。三个月之内,出售今后三年茶、盐之全部配额,想购买者,只能用粮食和银钱各半平价来抵换,不算钱塘几处盐场与茶场,单是昌化县紫溪盐场一处,所得粮食就相当可观。外地行商风闻,自然会趋之若鹜,以大批粮食、银钱换得茶引、盐引。而杭州之士绅、商人,哪里又肯让这个机会被外地人独占。如此,可解决各县常平亏空。”

王秀眼前一亮,他沉吟半响,但没有先针对经济,而是道:“远候之策妥当,但天下事往往不能尽善尽美,有得必有失,致于两府和台谏,本官自有办法应付,唯独通判能不能副署,才是问题。”

没有通判与江浙路税监的副署,王秀所下发的官文等于废纸,提举江浙路税监是秦桧所提携的人,应该不会轻易违逆他,但王昂却不一定买账,那伙计是个?头。

宇文逸深以为然,但王秀隐讳提出和王昂的矛盾,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认定,或许这是好的开始,立即道:“王通判亦是正直人,国于民有利,必不会阻拦。”

王秀不以为然地笑了,区区王昂并不放在他眼中,真要跟他对着干,完全可以通过持节总理各国事务,或是安抚制置大使解决,无论是转运还是常平都好说话,只是那样干遭人非议,他决不愿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于是道:“远候果然是干练之才,能安心历练数年,它日必有大作为。”

宇文逸闻言而知雅意,王秀给了他承诺,或许是画了一张饼,至于能不能成真,就看他自己怎样去抉择了,别人给你一条路,怎么也得靠自己去走。

见宇文逸的明达,王秀逐渐看重此人,转眼看着刘仁凤,道:“三哥,仁和是大县,还要从你开始才行。”

刘仁凤起身,正色道:“盐茶是强国富民之善政,理应全力以赴。”

王秀面带微笑,但他心中却不轻松,有些事看是简单,真正办起来千难万难啊!

第1153章 中秋之变2第1226章 王家两位姐第822章 无题第1432章 庙堂百态第603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48第720章 封元的前程第1655章 风云易变第171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8第1442章 放逐第496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2第1215章 属于景波的战场第656章 兀术的战术第1368章 女真大将的纷争第1056章 驳斥岳鹏举第1591章 决战之战场违令第482章 锦衣夜行6第70章 倒霉的孩子第1232章 战争不可避免第263章 一场政治斗争5第777章 最坏打算第1609章 决战之追杀张启元第1386章 祸起江宁之前夜5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501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7第1466章 困境第762章 辖里的棋子第1636章 岳飞的想法第111章 蔡易第200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2第573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8第1655章 风云易变第1276章 血色骄阳之牺牲第1299章 血色骄阳之猛攻第938章 目标,战马第1042章 渡河第406章 勤王第1003章 机速使臣的纵横第850章 西征的廷议第719章 时雍的能耐第877章 残酷的殖民战争2第263章 一场政治斗争5第110章 羞辱的就是你第955章 王秀和高升第827章 位极人臣第470章 波澜又起3第256章 你的主子也要死第714章 营救挞懒4第1446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第1298章 血色骄阳之困守第1523章 女儿长大了第203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5第457章 南迁10第1379章 祸起江宁之秦桧的心态第1405章 祸起江宁之互争第545章 谋划杭州1第1278章 血色骄阳之 壮烈的天武第七旅镇第914章 开局不利否?第1353章 王家后辈第875章 机速司和职方司的矛盾第205章 回乡2第886章 风起平羌城第1559章 僵局第727章 对欧阳澈的大用第1512章 王新真的智慧第388章 转折时刻8第743章 谣言起第614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9第659章 人死不能复生第77章 州学前那点破事2第1262章 血色骄阳之冒进第809章 无题第1371章 张过的应对第106章 东京第966章 不好的兆头第202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4第1574章 怎样看待边务第549章 谋划杭州5第1469章 不得不走第373章 再作打算第353章 东京保卫战42第215章 战2第2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394章 全军备战第1376章 杀张通古第1634章 决战之归降第1374章 王秀的不耐烦第775章 群魔乱舞2第1634章 决战之归降第689章 挞懒的心思第1139章 大用史浩第423章 新宋门的交易第161章 原来真的是她第29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4第525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1第1664章 李纲的矛盾第563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8第166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3第668章 徐淮战事的结束1第1045章 兴庆可待第214章 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