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

张启元见李纲作态,不由地一阵牙疼,你还真以为自己的全才,五路没有你李相公就要全面沦陷了?做人不能拿自大,当年你节制二十三万大军,不也被打的落花流水吗?

他恨不得骂一顿,却不得不温和地道:“朝廷的邸报已经明确,由王子尚任宣抚使,也是考虑到沿河的防务。 (.??. )王子尚担任陕西宣抚司使副多年,对局势把握颇为精妙,想来朝廷不为了大事,绝不会动两大宣抚司,相公可以放心回行在,在下必然全力支持王子尚。”

虽然,行朝两府对宣抚使有了议论,也有人倾向于张启元,但最终结果还是决定,用王庶担任宣抚使,毕竟人家担任副使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

张启元只能屈居宣抚副使,张所专任宣抚判官主持河北义军事,完全是唐格的谋划,他需要给张启元更高的台阶,把他培养成能制衡王秀的人物。

“王子尚来汴坐镇,我很放心,但子初要密切注意齐州,防备郦琼等人狗急跳墙。如今,河北虏人频频调动,我怕他们会突然袭击,王子华初来乍到,军中毫无威信可言,你要多担待些。”李纲对张启元寄予厚望。

不能不说,张启元真是俊杰,早就没有商水时代的轻狂,那份高傲被深深埋藏在心底深处,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在他的刻意交好下,无论是李纲还是王渊,都和他相处融洽,就不要说赵鼎、张浚等人了。

张启元眨了眨眼,温和地笑道:“李相公放心,在下会全力以赴辅佐宣抚。”

“嗯,我会知会刘建,子初全权负责郦琼案子,那厮有重兵六千,一旦反抗后果不堪设想,还要谨慎才行。”李纲仍在担心。张启元在他眼中是睿智之士,但缺少军中的跟脚,就算有王彦与王德两军,也不好说能不能弹压。

张启元还不知道唐格的谋划,但不妨碍他的野心,大好的立功机会岂能放弃,立即朗声道:“相公放心。我会竭力周全,避让贼子束手就擒。”

“有劳子初了!”李纲深知他回归的必然。王秀不日也要回朝,可惜张叔夜走的太不是时候了!

就在李纲被宣召的当日,王秀也接到了回朝述职的诏旨。同日,蔡易罢枢密直学士改宣和殿学士,知明州军州事,两浙路安抚制置使,权同总理南海各国事务,范宗尹为徽猷阁直学士,权知杭州军州事。充两浙路都转运使。

两员大将的任命,绝对是去保护王秀改良成果,延续政策的延续性。同时,也让人眼红不已,不能不说王秀在杭州乃至两浙路是成功的,很多人跑门路托关系,却眼睁睁看着肥差落在他人手里。那可是天大的政绩啊!能捞到手里,那可是一份大大的功绩,还愁不能青云直上。

不过,你不服也不行,有王秀这尊大神在,凭什么把政绩给你?人家蔡易和范宗尹都是王秀的骨干亲信。还处于关键时刻,这份政绩完全能帮助他们冲击两府。

大家有抱怨也有怨恨,但唯独让大家有共同认识的是,王秀能创造让人受益匪浅的契机,让身边的人飞黄腾达,这才是很多人需要的,如果能进入王秀的眼。那岂不是有了机会?有些人真是心动了。

有时候,人就是那么现实,无论你政策好坏,只要有施展抱负或是向上爬的机会,你周围会汇集很多“仁人志士”,换句话说就是门庭若市,挡都挡不住。

却说,在玉泉山书院一处幽静的山间,一条小溪贯穿山谷,两侧林木茂密,夏日里避暑的上佳去处。

书院的讲学多是名士,平日闲暇都喜欢来此消遣,书院的资修建石阶小道、亭台楼阁、栽植珍稀花木,得到这些名士的欢喜,有些人甚至搬到这里住下。

也是,清晨时分踏着流水小道,耳闻一路的鸟语花香,前去不远处的书院讲学,绝对是一种人生境界。

朝廷诏谕抵达,整个杭州传了个遍,书院自然也知道了,王秀作为山长,来到书院与几位副山长,堂长斋长商议大计,应该是他走之前怎样安排。

“看来这几日里,相公就要走了。”李清照那端庄秀丽的脸颊上,透出隐隐的是失落。

不能不说王秀是良师益友,无论是文采智慧还是待人接物,都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如果真是玉泉山书院的山长,绝对是最好的探讨学问友人。

“唉,地方守臣三年一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时候真是羡慕诸位,能纵情山水,辩论学问。凡尘一书生,终究躲不过俗务,不能与诸位大家相比。”王秀淡然地笑道,既然真要走了,何必儿女情长,轻松一点不为怪。

“我等山野闲人,岂能与文实相提并论,文实终究是朝廷的栋梁,中兴复国不可或缺。”尹焞轻轻摇动手中的泥金扇,两浙的秋日依然是烈日当头,在外面行走就会令人汗如雨下,山谷中清凉幽静,他习惯的摇动扇子,雅道使然。

李侗笑道:“彦明兄说的是,文实终究不是池中之物,哪里像我们这些老古董,他终老书院岂不可惜。”

“李愿中不愧为精研河洛之学的高士,那就算算在下何时回到书院?”王秀笑着打趣道。

李侗亦是风雅人,平日里和王秀相处久了,逐渐现露其风趣一面,笑咪咪地道:“玉泉山是文实所开,养种子的好地方,你致仕又能上何处?玉泉山书院当执天下学问牛耳,你还能到哪去?”

几年来,玉泉山书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陈州王家、杭州王家还有沈家巨大的财力,把整个书院打造的无以伦比,简直就是学生首选的学堂。

研究院和那些所谓杂学的学子,陆续推出很多精巧玩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虽说,这些玩意让那些所谓正统不屑,但精明的商人却竞相购买专利,转化为良好的社会口碑,让人大摔眼镜。

第1536章 岳飞的意图第167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4第1316章 血色骄阳之反杀第1051章 局势紧张第1493章 控制高丽第10章 文斗第340章 东京保卫战29第131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22章 新宋门第893章 战起第190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12第27章 王秀的愁和莫言的笑第1513章 借势打势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来了第726章 秦敏的难题第542章 王家大娘子第881章 宣抚处置司第1631章 决战之逆臣们的下场第679章 秦敏2第1179章 宫变6第761章 事态恶化第1665章 赵炅寻根第1598章 决战之全面开打第830章 张启元的决定第256章 你的主子也要死第1222章 王门子弟的嫌隙第513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9第772章 谋划第1章 一梦初醒是非多第336章 东京保卫战25第1266章 血色骄阳之虏人反击第1494章 赵训的质问第706章 悲惨陆贞娘第708章 上阳宫的谈话第989章 用强和用间第1167章 末路的辖里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58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2第914章 开局不利否?第730章 上清云霄观3第398章 陷落敌手第986章 辎重转运道路的战斗第786章 强硬手段的准备第709章 对二元君主制的想法第57章 琴瑟和鸣第537章 复出第1562章 送别高升1第191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13第1366章 强攻第503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9第1511章 遵纪守法第1033章 坐而论道第55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第471章 波澜又起4第1123章 人生的隔阂第615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60第62章 解试2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牵挂第446章 告别了一个时代第1118章 张启元的应对第1513章 震惊第1488章 戏虐第1068章 最后决战5第190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12第420章 朱琏的激动第778章 王家内眷1第715章 营救挞懒5第1260章 两府战前变更第509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5第59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42第773章 李纲的好意第1503章 打泼皮第1246章 捕拿第721章 对南海的整体构想第1294章 血色骄阳之沁水第1622章 决战之混乱第746章 赵柔嘉的不情愿第707章 陆贞娘的归宿第98章 商水县的博弈9第246章 谈判2第705章 管闲事第420章 朱琏的激动第586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1第1681章 回家第1680章 入京第723章 博望军保卫战第775章 群魔乱舞2第1202章 打仗不是演电影第589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4第183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5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强势第1127章 推动变革第496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12第154章 王秀的不情愿第882章 北上第1493章 控制高丽第981章 夏廷的争斗第1681章 回家第784章 反击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