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口水官司

如此庄重的场面,作为大宋行朝的宰相,放肆地大笑是非常无礼的,在场的王伦、张浚等人非常惊讶,张通古却隐约察觉不对,似乎感到当年王秀的强势。

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历经杀伐上位者所独有,是发自内心对别人的轻蔑,任你学不来。

“王相公何故发笑,难道南朝不知接待上国使臣礼仪?”张通古一阵心虚,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质问。

王秀的笑声充满了讥讽和嘲弄,他不屑地看着张通古,好不容易止住了笑,道:“忽然,想到了卖油郎独占花魁,一时觉得好笑。”

这话,真的很让人无语,你在那么庄重的国事谈判中,竟然去别的事情,还是那风月破事。

哦,卖油郎独占花魁,别人没有听说过,这桥段还得几百年后才出来,却不代表别人不明白意思。大家撇撇嘴,你想也就想了,也别当面说出来啊!连自诩无赖的王伦也很无语,就不要瞪眼吹胡子的张浚了。

张通古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冷冷地道:“王相公一心二用,在下相当佩服,但在下却没时间听市井趣事。”

“民生趣事和国事息息相关,张侍郎自诩蓟北贤才,怎么在女真汗廷就不去倾听民声,难道真是沾染腥膻久了,就不承认自家祖宗?”王秀笑的很温和,嗓音也很圆润,但那口气损人啊!简直是挖了人家祖坟。

张浚撇撇嘴,强忍住笑意,王文实这厮骂人不带脏胡,真不是个东西,不过他也很乐意听到,解气啊!

王伦早就嘴角直抽,忍俊不已,尼玛,王相公也太损了点,这里是尚书礼部大堂好不好,作为大宋朝廷的副相,稍存朝廷体面。

张通古脸色发黑,他早就领教过王秀厉害,还真被讽刺过贰臣,典宗忘祖的破落户,早就是三尸神暴跳。

但是,他也算是人杰,明白王秀在激他,断不能失去分寸,强忍口气道:“口舌之争乃小道,如今四郎君率军南下,势如破竹,还望王相公速断。”

“错了,速断国事是天子和两府,并非在下。”王秀似乎心不在焉地道。

“久闻南朝办事拖延,恐怕四郎君抵达淮上,你们还没有商量出个结果。”张通古可算抓到机会,彰显大金的赫赫军威。

“我倒想,兀术能来行在最好,省得我率百万大军去请。”王秀倒是正经了许多。

张通古一阵切牙,来和打完全两个概念,他岂能听不出王秀意思,损人还是文质彬彬的,他也不做口舌之争,哼了声道:“大金收复失地,南朝却趁火打劫,入侵我河东军州,我家郎主想问赵家天子,为何要侵我疆土?”

“胡言乱语,分明是你等犯我疆土,占据燕山两河。”张浚大怒,几乎拍了桌子,他最看不得贰臣的嘴脸。

王伦瞥了眼张浚,暗骂这厮比王秀还不如,现在可不是泼妇骂街,你这厮不能沉住气,外事岂能轻易发怒?王相公一副无赖模样,但那有着天朝上国的气度,说白了就是策略,从身份上蔑视对手,占据优势的心理地位。

王秀却跟没事一样,平静地道:“看来张侍郎的书,真是看得太多了!”

过犹不及,张通古知王秀在骂他,但他似乎占了上风,河北河东的割让,那是南北盟约的基础,容不得王秀辩白,他阴沉沉地笑道:“河北是叛臣讹鲁观、挞懒等人私自割让,大金郎主不过是收复河山。”

“嗯,我明白了,郎主和都元帅府白纸黑字,也就那么回事。”王秀似乎煞有其事地颔首。

张通古多次通使,脸皮是练的通透,并不和王秀直接辩解,而是老神常在,反正老子这边兵强马壮,一切以实力说话,我把你打的头破血流,你就是再口吐莲花有何用?最后还不得给我老实地签字画押。

他也算看明白,逞口舌之快,他还真比不得王秀。

王秀深深一叹,脸色惋惜地道:“大宋天子为南北盟好,生民得以休息,顶着朝野士民的非议,罢戍河北以示好于贵邦,哪想到贵邦郎主一意孤行,率意行事。天子为体恤生民,传召各部退到沿河,左副元帅郎君竟然率军步步紧逼,令天下士人寒心啊!”

张通古忍不住一阵发晕,你大宋赵官家体恤生民,倒是大金郎主残暴不仁,他忍不住道:“王相公自重,大金皇帝陛下,岂是你能议论的。”

王秀玩味地看了眼张通古,撇撇嘴笑道:“大宋乃华夏正统,堂堂中央帝国,天子宰相等同方国君侯,怎么不能说你家郎主了,哦,难不成有圣人骑青牛出燕山,化方外不毛之地?”

王伦干咳两声,嘴角不住颤抖,低下头撇嘴,张浚也捻须赞叹地看了眼王秀,这个同年虽然为人不咋地,今个却让他看着顺眼。

王秀所以调侃,甚至拿老子出潼关化胡典故,根本原因很明确,就是告诉张通古,不要拿鸡毛当令箭,大宋朝廷正统地位绝不可动摇,一切实际利益决不让步,别想多了。

张通古眼皮子一跳,想到在开封时的惊吓,不由地道:“王相公,赵家气数本尽,全赖我主仁德,宗庙得以保全,苟延残喘于江南,竟大言不惭谈什么正统,大金兵强马壮,四郎君马上要饮马大河,可不是动嘴皮子的时候。”

王秀脸色一变,正色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无家即无国,有些事是不能谈的,你家左副元帅郎君要来,那就让他来,我能打败他两次,就能败他第三次。”

“好,说的好。”张浚忍不住抚掌高呼。

张通古嘴角一抽,王秀的强势让他心有余悸,他并没有奢望大宋行朝全盘接受,但王秀的生硬态度让他不爽,又有些无力下口的感觉,口吻生硬地道:“还望王相公三思。”

“称臣就别提了,遣返挞懒也不要妄想,府州路早就归了陕西,至于岁赐还是可以商量的,增加个一两万钱也行。至于倡议北上河东的大臣,简直就是开玩笑,你能深入淮南,怎么不让我去燕山、上京?”

第187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9第31章 交易2第683章 高级卧底第562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7第1266章 血色骄阳之虏人反击第759章 赵柔嘉的愤怒第642章 王秀的态度第717章 行朝的发展第1490章 四方开战第1545章 文武意见冲突2第681章 两银法2第551章 谋划杭州7第1178章 宫变5第952章 朱琏的无奈第204章 回乡1第1532章 王秀要去前线了第1626章 决战之彻底失败第905章 绝地之战11第1570章 张启元的摇摆第1071章 最后决战8第1054章 君子之战第1073章 最后决战10第1274章 血色骄阳之封元的选择第1502章 王新真遇险第513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9第1492章 接纳第805章 醉笑丰乐楼第1487章 学院派分裂端倪第162章 群英会第509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5第446章 告别了一个时代第752章 国策不可率意1第1362章 秦敏会萧裕第229章 利国风云9第668章 徐淮战事的结束1第146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2第931章 吴宣的机遇第969章 王秀的战略决策第743章 谣言起第983章 夏宫乱象起第999章 看谁算计得过谁第659章 人死不能复生第548章 谋划杭州4第1113章 南北形势逆转的开始第1342章 兄弟再次汇聚第958章 一切照旧第570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5第389章 转折时刻9第24章 与老狐狸谋皮第675章 新安大长郡主第1328章 不是最好办法的办法第1662章 解密家事第212章 有点不太对劲第733章 上清云霄观6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60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2第1616章 决战之无题第343章 东京保卫战32第1646章 拨乱反正第1390章 祸起江宁之前夜9第642章 王秀的态度第1369章 沙门第414章 二月十日第1146章 经营海外的成效2第1038章 西平府争夺战第1607章 决战之兀术的反击第272章 小歇片刻第917章 各人的算计第1474章 西事第514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0第491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7第1365章 牺牲第530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1第206章 回乡4第699章 革新继续中第963章 战事的顺利第1363章 谋划反叛第1523章 女儿长大了第467章 李长昇的志向第68章 冲突升级第818章 丹青史册的独传第1338章 留下他第317章 东京保卫战6第725章 谋划河东的好事第325章 东京保卫战14第1144章 南北的改良竞争第855章 金钱是研究的基础第1283章 血色骄阳之内讧第1118章 张启元的应对第649章 王秀论兵3第337章 东京保卫战26第394章 全军备战第196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18第656章 兀术的战术第602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47第848章 能人太少第1662章 解密家事第796章 蔡驸马到来第1044章 给党项人尊严第260章 一场政治斗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