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各忙各的

封元加强东路算是老生长谈,却让他算是彻底明白,看到一些希望,高平是孤傲不羁,他很难进行掌控。

但是,封元是行营副都参军,又有非常深厚的背景,让他看到调动西北行营的希望,至少能借助封元的力量,对西北行营进行影响,很不错的买卖。

想通了这层,他的笑容更加真诚,庆幸自己没把封元拒之门外,笑眯眯地道:“恐怕高子衡另有打算。”

封元眉头一挑,淡淡地道:“家国大事为重,太尉为天子征伐不臣,岂能有别样声音”

曲端知道自己和枢密院、兵部的关系都不太融洽,甚至和王庶还很有矛盾,六路节臣的关系也不是太好,想要压服高平听从军令,只能借封元的势,用王秀的名头了。

尽管,他对王秀并不算了解,也不想去恭维宰相,甚至很抵触,但作为朝廷大将,他根据最有力作战的方式去取舍,还是倾向于接近王秀,借势来压服那些刺头。

只要能取得几次重大胜利,他将取得绝对的权威,不要说高平了,连解潜也得屈服于他。

封元并不知道曲端的心思,他也不想去知道,只要对战争有利的,他会竭尽全力去做,既然见过了曲端,他也不想在长安停留,道:“太尉,前方军情紧急,在下还要追赶高太尉,就暂行告退。”

曲端站起身来,笑道:“既然来了,多停留一天也无妨,看子玄风尘仆仆,去驿馆浆洗休息,晚上我来为你接风。”

封元一怔,没想到曲端会给他接风,要是放在西侍军将帅,绝对的受宠若惊。不过,他却心下算计,一向很高傲的曲端,竟然从冷淡到热情,恐怕非奸即盗,自己定要谨慎才是,不要被这些老狐狸骗了。

连郭琰也心下惊讶,一项严酷著称的曲端,竟然对封元态度温和,其中味道让他品味再三,到底是官场老油条,片刻就悟出其中道理,捻须而笑。

曲端见封元迟疑,并没有在意,笑道:“就这么定了,让我也有幸宴请枢参大将。”

“太尉过誉,在下是不敢当。”封元一头黑线,曲端越是客气,越让他不放心,只是大帅都诚恳邀请了,总不能不给面子,不给人家面子,结果自己也没面子,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顺便提一下,殿前司西北行营是临时组建,行营将校都是暂时兼差,战后解散各归衙门。

当封元退下后,郭琰才笑道:“太尉,高子衡可不是易与之辈,他是进士出身,两府相公最倚重的大将。”

“封子玄又何尝不是”曲端看了眼郭琰,意味深长地笑了,他何尝不明白高平的后台。不过,看封元的任职履历,就能看出王秀乃至两府诸公,他们对封元希望很大,远远在高平之上,这就决定他借势的取舍。

郭琰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一切,还是以战事为重,殿前司能北调固然是好,留在泾原也没有大碍。”

“封子玄识大体,我不会看错。”曲端呵呵地笑了。

封元却不感到轻松,他来到驿馆回味良久,逐渐对曲端的心思有所了解,简直把他当成了对付高平的枪。

看来,正如王秀的判断,西北战局非常复杂,新军制实施不久,各项磨合期仍在继续,加上某些人的政治目的,导致人为地造成军中体制不畅。

西北行营这种怪胎,让人感觉尤为别扭,连曲端也有点无可奈何,这种体制的不顺畅,会对征战造成怎样的影响他真的很羡慕李长昇。

侍卫水军成立晚,无论是将校构成还是编制,都比较单纯,军令贯彻非常彻底,决不存在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的勾心斗角,王秀又视侍卫水军如禁脔,那些重臣压根伸不进手,才成就李长昇的如鱼得水。

现在看来,李长昇的坚持绝对正确,侍卫水军司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简直就是让人嫉妒。

他已经明白曲端拉拢意图,也权衡再三,应该说他和曲端的见解相似,非常符合王秀的战略指导,应该筹划如何让高平北上,加入对定难五州的进攻。

就算高平有小九九,也要拿下来。

王秀仿佛忘记了西北战场,或许是他对战争有绝对信心,完成混合编制的宋军,有着将星荟萃的豪华阵容,连个日落西山的党项也收拾不了,那他还不如直接出海得了。

他关起门来和沈默捣鼓了五六天,又有蔡易、宗良、宇文逸也过来,他们对丁银法、丁亩法进行了分析。

当然,他们首先要分析五路的民情和特点,推敲相应的变化,甚至是拿出成都府路的经验教训,反复进行比较,寻找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端。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各路的情况不一样,在成都府路实施大善,拿到京东就不一定行,在京东的大善,到了成都府路,可能就变了味道,因地制宜非常重要,不容任何迁就。

王秀是心急不假,但他同样万分谨慎,北方地区的保守力量,相对南方更加严重,丁银法和丁亩法,明显损害大量土地拥有者的利益,不能不让他谨慎再谨慎。

这也是沈默最担心的地方,经过战争的洗礼,富户死伤逃亡很多,有了大量闲置土地。

但是,就是因为人口的大量流失,一半以上闲置土地,被富人通过各种手段兼并,造成了五路出现大片的庄园,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租赁别人的土地,虽说有人身自由,却要负担沉重的赋税,用他的话说是南朝士族庄园再现。

怎么回事有些土地所有者极为过分,不仅让佃农缴纳租赁费用,还要承担各项赋税,几乎到了收入的四成。

先不说那些佃农困苦,就是大量土地的兼并,绝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不要说还是战乱年代,民间招箭社林立,尚武之风抬头。单是拥有良田万顷,拥有大量佃农和护卫,就不能任由发展下去。

第1410章 祸起江宁之两府沉不住气了第1505章 入开封府第1515章 想法看良人第621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66第650章 王秀论兵4第1166章 倒霉的万俟禼第478章 锦衣夜行2第1308章 血色骄阳之土丘血战第582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7第1441章 王秀的态度第871章 西北战事的廷议1第747章 女真人发动了第474章 波澜又起7第1387章 祸起江宁之前夜6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543章 处罚第295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4第409章 秦献容的决然第492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8第40章 烦扰第643章 相会第1251章 后发制人第234章 利国风云14第1269章 血色骄阳之无能为力第181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3第372章 水落石出后的算计第32章 沈默第966章 不好的兆头第349章 东京保卫战38第1404章 祸起江宁之民愤第1061章 培养岳飞第446章 告别了一个时代第1082章 全胜第1089章 给王德下定义和琐事第592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7第519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5第453章 南迁6第1496章 奋进的十一行营第1473章 河北攻略第1582章 女真人内部不和第685章 女真人对大宋的刺探第100章 商水县的博弈11第1355章 邱血手第876章 残酷的殖民战争1第526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2第147章 第一次交锋第1668章 王门子弟的心思第1089章 给王德下定义和琐事第1053章 俊杰的对话第446章 告别了一个时代第375章 海阔天空2第587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32第1150章 王门九子十五杰第1507章 王家姐的戏谑第560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第958章 一切照旧第983章 夏宫乱象起第48章 揍葛初阳第1437章 论是非第978章 任家前途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637章 王相公的子弟第273章 蔡家人惹事了第383章 转折时刻3第560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第1070章 最后决战7第1040章 这是军令第1668章 王门子弟的心思第680章 两银法1第1196章 争论嬉笑第316章 东京保卫战5第29章 波澜不惊第1380章 祸起江宁之端倪第159章 赵佶的心思第250章 兵权的算计第740章 危机隐现第1157章 中秋之变6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163章 朱琏的决然第1016章 女真人的决断第625章 新山长之论第1340章 王秀的偏袒第158章 张启元的野望第130章 为天子开源第1480章 杀敌如杀鸡第1021章 王秀的主张第728章 上清云霄观1第82章 疯狂的陆天寿第1216章 杀第1026章 西北形势第990章 阴险的任得敬第1366章 强攻第198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0第88章 商水的暗流第1050章 复杂的局势第253章 一锅子烂事第1099章 夏殇之乱局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牵挂第1429章 祸起江宁之大定第575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