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任家前途

当任得敬的目光转向任得恭之际,任得恭立即胸有成竹地道:“濮王有意皇位,却不想先皇却将大统传于今上,他身为长子自然不甘,当此朝廷新败之际,最忌内部争斗,一次大的动荡,有可能引起前方将帅的惊虑,导致南朝长驱直入,这也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权倾大宋983章)。”

“濮王的确是失道寡助,老三的意思是压制?”任得敬平淡地插了句话,目光却左右游离。

任得恭眼皮一跳,他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任得敬,他只是说出了原委,也是倾向于和和气气,却不代表要和李仁忠对着干,人家是什么人啊!党项真正的贵人,他有几两水分能和李仁忠抗衡,简直就是找死。

“近日来南朝颇为气盛,军中怨言纷起,各大族长们纷纷聚兵观望,或许是濮王大好时机,成事则向南朝纳贡称臣,成为一方诸侯;不成大不了奋力一战,退守河西各州,拥有三大军司,也是一方酋长。”任得敬鄙夷地撇撇嘴。

说真的,只要党项人还有力量,仍然能保住河西,只是现在左厢胜败未定,没有人去认真考虑,想想又道:

“咱家是外来人,但大夏国立国百余年,礼仪风俗已与关中几无二异,太后身居宫中,陛下甚是恭敬!濮王母是党项大族,又深受番礼熏陶,我家和濮王恐怕合不来。”

任得恭点了点头,也认为任得敬说的有道理,认真地道:“当今陛下崇尚汉制,太后又身居宫中,我家可安享富贵。濮王久在军中,身旁尽是些党项粗汉,一旦得势就算留我家,也是仰人鼻息过活,稍有不慎就是举族灭亡。”

不能不说,党项人斗争的残酷性,自李元昊开始的内部斗争,哪次不是务必惨烈,野力家、没藏家还有卫慕家,那都是显赫一时的大族,几乎和嵬名家族并驾齐驱,最终还是在失败后被族灭。

哪里比得上大宋行朝,那种温文尔雅的斗争方式,只要你不是真正的谋逆,就算斗争再厉害,也不过是荆棘三千里,官身也不是随便取消的,才是真正令人向往所在。

任得仁很不屑地笑了,道:“大哥身为翔庆军都统军,手握重兵独当一面,现在居兴庆掌控万人,濮王不得不迁就,这个时候应该有所作为,为我家争取更大的利益。”

任得敬双目闪过一道狠厉,李仁孝有大用他的理由,不然也不会留他在兴庆,毕竟宋军正在北上,翔庆军正处于战区,他作为都统军不去前方,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党项人内部争斗比他想象中的复杂,大族长们各怀鬼胎,濮王心存异志,但是他也看到了机会。

号称御内六班的卫戍军,并没有全部驻扎兴庆,两万五千正兵,七万负担,已经有七千余正兵、两万一千负担东调,加强盐州一带的防务,兴庆周边正兵并不算太雄厚。

他的翔庆军万人,一举改变兴庆府的政治局势,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然,他不可能贸然落子,要为任家利益最大化筹划,顺便享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真是人生无常,要不是李乾顺突然病故,李仁孝毫无准备,宋军又虎视眈眈,他断没有今天的殊荣,得到根本不敢奢望的礼遇。

李乾顺虽是号称文治,却依然偏向党项族,信任党项人的忠诚,对吐蕃、回鹘、汉人还是有防备的。

虽说,自己隐隐有李仁孝的标签,在大多人眼中是这样,但在最高层的眼里,他还没有完全地归附李仁孝,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李仁忠拉拢的主要缘由。

任纯聪眼珠子一转,低声道:“濮王态度谦和,恐怕是那征末浪的古怪。”

任得敬眉头微蹙,李仁忠身边大多是赳赳武夫,也只有那征末浪是智勇双全,这个人是很危险。

那征末浪算是御内六班有前途的将领,更是那征家族最优秀的子弟,军中公认人杰,竟然投奔了李仁忠,实在有些可惜,他已经开始偏向李仁孝了。

任得仁咂咂嘴,脸上闪过猥琐地笑,道:“幹道冲放不下国相的臭架子,整天用大道理说人,还以为别人不知道他那点破事。”

“好了,谁还能没点破事,现在干系到我家前程,希望你们能同心协力。”任得敬目光变的萧杀。

此时,宋军开始对溥乐城进攻,面对两个方向过来的宋军,骨力黑再也不愿搭下去,果断地率军北上,李良辅也无法坚持,只能做好虽是撤退准备。

仁多野率马步军出战,却在五十二旅镇的一次冲锋下,六千夏军没有坚持两个时辰,就被打的七零八落。

李良辅也被吓坏了,他决定留仁多野率四千人坚守,自己以大军后撤耀德城,临行前告诉仁多野计划,打了一剂预防针,这不是抛弃你,而是战略需要。

仁多野也不是傻瓜,让他坚守孤城那是送死,没有傻子心甘情愿,暗中做好抛弃城池的准备。不是他不愿意坚守,而是实在没法坚守,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城池,在擅长攻城宋军打击下,能坚持几天?还不如撤到北方合算。

随着宣武军、宣毅军不断入陕,先头部队六个马军营抵达边地,宋军中路再次加强攻势,并不十分强攻溥乐城,而是在城外通道建立两个大型寨子,不断消耗守御力量,大军陆续开拔对耀德城进攻。

宋军不拔除溥乐城北上,让李仁孝有了不祥之感,他立即召集国相幹道冲,枢密使晋王察哥,中书令濮王李仁忠,门下侍中舒王李仁礼,枢密副使王枢、兵部尚书曹价、卫戍军都指挥使移讹、御史中丞芭里祖仁、谏议大夫公济以及来兴庆述职的灵州监军司都统军罔存礼,还有任得敬和枢密院都承旨任得聪。

李仁孝让任得聪讲述前方军情,形势算是越发地清晰,东部战线夏军仍在奋战,盐州防线逐渐稳定下来。

本书来自品&书

第395章 决定去向第367章 很累第867章 王秀的威势第745章 夫妻的商议第776章 王秀对挞懒的谋划第158章 张启元的野望第1478章 碣石第506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22第310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7第1468章 蔡易的报复第462章 王门九子2第1650章 战后会商第1600章 决战之张启元的惊慌失措第1484章 河西反击开始第1113章 南北形势逆转的开始第798章 殿对第1372章 景波的蔑视第296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5第364章 东京保卫战53第163章 朱琏的决然第1358章 闹剧终结第808章 柔福帝姬真伪第435章 东水门第422章 新宋门第1605章 决战之拥立郎主第568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13第1328章 不是最好办法的办法第246章 谈判2第87章 此景犹如画中人第221章 利国风云1第555章 谋划杭州11第1121章 家事和国事第664章 难堪的战事第465章 欧阳澈的投效1第703章 一颗好棋子第163章 朱琏的决然第635章 邱云的忍耐第1381章 祸起江宁之双方谋划第178章 秉烛夜谈1第1546章 压力第871章 西北战事的廷议1第806章 王秀反击的开始第851章 泛王势力的成型第266章 继续用心思第841章 张启元的大运第488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第708章 上阳宫的谈话第159章 赵佶的心思第1092章 静州内乱第804章 十年心愿一朝解第1104章 夏殇之散乱第328章 东京保卫战17第200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2第452章 南迁5第1678章 危急时刻第352章 东京保卫战41第788章 又闹腾起来了第474章 波澜又起7第867章 王秀的威势第646章 血战第1182章 王秀的强势定位第1647章 边事未靖行在波澜起第253章 一锅子烂事第102章 有琴莫言的另一面第1133章 了望镜第739章 兀术的险恶用心第276章 利国父老的再次敬意第1381章 祸起江宁之双方谋划第1074章 最后决战11第1013章 商品集散设想第65章 伤情第1253章 无法拒绝的阳谋第740章 危机隐现第1132章 李长昇的前途第309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6第1366章 强攻第1590章 决战之失误和机遇第318章 东京保卫战7第906章 车兵的再现辉煌1第773章 李纲的好意第27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第1437章 论是非第1014章 唇枪舌剑第1124章 离乡第1532章 王秀要去前线了第670章 徐淮战事的结束3第1447章 范宗尹的惊惧第634章 张过的才能第906章 车兵的再现辉煌1第824章 放虎归山?第1628章 决战之死志第524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40第1145章 经营海外的成效1第1360章 岳飞的妥协第1056章 驳斥岳鹏举第1444章 论功行赏第228章 利国风云8第636章 无可奈何第692章 李纲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