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九章 开皇?大业?

李荩忱应了一声沉声说道:“只要你们军中对此没有意见,那便按照这样推行下去,军队,一定要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裴子烈怔了一下,急忙拱手应是,而在李荩忱的话中,他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杀气。

这位从江南一路杀到西北,现在又杀回来了的君王,心中是否已经选定了下一个目标?

“今天是中秋节,大士你忙完了之后也快些回家吧,你们父子应该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团聚了吧?”李荩忱的语气放缓。

裴子烈点头答应,入建康府以来,裴猗忙着文官那边,裴子烈忙着武将这边,父子两人实际上也是聚少离多。

“明天就要登基大典了,某等会儿还得和顾公他们再确认一下,”李荩忱微笑着说道,“大士你若是没有什么事的话也留下来吧。今天要确定年号。”

裴子烈微微颔首,现在武将多数都征战在外,在建康府中能够代表他们的意志的也就是裴子烈了,既然李荩忱新制定的政治制度之中武将和文官有着平起平坐的身份,那么自然就不能缺席这些事情。至少要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而说曹操曹操到,宫外顾野王等文官大臣已经在请求觐见了。

虽然新的政治制度还没有完全颁布下去,但是大部分的官员实际上都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不过既然李荩忱还没有下圣旨,那么官员们还是按照既有的称呼和职位。

文官领头的自然是顾野王,而他之后跟着的还有前朝的都官尚书裴忌,裴忌也并不是李荩忱的敌人,长期以来都站在东宫这一边,尤其是当初李荩忱对付陈叔陵的时候,裴忌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之后江总和孔范等人上位,裴忌也就被架空了。

新朝建立,自然也少不得寻求这些老臣的支持,在顾野王等人的请求下,裴忌也并没有推辞——江南裴氏有出息的人本来就不多,作为裴家的掌门人,裴忌也不可能真的赋闲在家。

除此之外,走在裴忌身侧的还有另外一个李荩忱的熟人——周确。自从沈君高和傅縡被贬之后,周确这个东宫老人也无心朝堂,告老还乡。这一次李荩忱自然也不会忘记这个老人,只不过周确显然也已经不想参与到太多的朝堂纷争之中,所以李荩忱也承诺主要是让他前来协助办一下礼仪和律法的事情,另外编著国史、书籍等等也离不开这个老学究。

老爷子对此倒是欣然往之。

制定年号这种事情也是礼数上很重要的一环,他自然不会缺席。

而周确之后还有裴猗、孔范等江南降臣,另外吕忠肃和姚思廉作为早期投靠李荩忱的代表也在其中。这实际上远远不是李荩忱手下完整的文官班底,只不过唐亦舜、唐正良和骆牙等人还在荆湘一带稳定民情,而岭南的沈君高和傅縡也跟着萧世廉先接收城池,所以现在有空直接来到建康府的也就只有这些人了。

不过至少凭借此搭建起来一个朝廷的架子还是足够的。

“启禀陛下,臣等此次前来是想要和陛下商议年号之事,现在朝中的官职安排已经差不多,但是年号的事情还是尽快定下来,等到明日登基之后就可以在大朝会上宣布。”顾野王拱手说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那诸位卿家觉得哪个年号比较合适?”

“陛下开新帝业,臣以为应当以开皇为年号。”顾野王沉声说道。

李荩忱怔了一下,脸色变了变:“还有别的么?”

“臣以为陛下重开一统天下之基业,或许大业更为合适。”裴猗这个时候也斟酌说道。

李荩忱顿时哭笑不得,我说你们不要这样诅咒我。

而这个时候周确微笑着说道:“陛下志在为华夏开新天,或许用开元更加合适。”

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而一道道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臣子们多少都有些诧异。这位皇帝陛下不就是想着能够一统天下么,这些年号无论是开新的纪元还是建立大业似乎都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陛下看上去一副厌烦至极的样子。

而李荩忱良久之后,挣扎着说道:“既然是开新的基业,便用新元吧,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善,当日汉武帝以年号约束国家,便以建元为初始之年号,这新元与之遥相呼应,正如我大汉之国号一般,我大汉继承天下一统之汉王朝的遗愿,自当重开大汉天。”顾野王当即颔首。

其余人也纷纷称赞,这个年号本来就和之前他们想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陛下只是找了一个近义词罢了,或许只是认为不应该挑选哪一个人的建议,显示过多的荣宠,所以干脆自己决定吧。

李荩忱怔了一下,还真是佩服你们,竟然连这种理由都能够想出来。实际上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老杨家的那两个年号并不怎么吉利罢了。而开元······历史上开元之后可就是天宝了,虽然有开元盛世,却是整个大唐国运由盛转衰的中间点,所以也不怎么合适罢了。

实际上今天需要李荩忱定夺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年号的问题了,国号等等早就已经确定下来,所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今日又是中秋佳节,最后一件事安排好,大家自然都着急着想要回家过节。而李荩忱也一挥手多加赏赐。

虽然陈朝皇宫内外一向是勤俭节约为重,但是一些赏赐用的金银珠宝还是拿得出手的,在此李荩忱也是要感谢陈叔宝这个大舅子的“友情赞助”,毕竟内库之中很多珠宝器物都是陈叔宝登基之后方才增加的,对此李荩忱也不禁感慨。

陈叔宝在皇位上屁股还没有坐热呢,金银珠宝的收集数量就已经胜过陈顼。

等到群臣告退之后,李荩忱伸了一个懒腰,心中却是暗暗叹息一声。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已经有几年了,也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的父母怎么样,也不知道已经归入黄泉之下的李成是不是找到了他曾经追随着的将军,也不知道······

“殿下,娘娘派人过来问您晚上准备吃什么?”李平这个时候低声问道。

李荩忱微微错愕,浮现出笑容。

不过至少,自己也算是有了一个家。

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锐第十七章 弱点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千二十九章 堑壕战第九百二十五章 双全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来天欲雪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五九九章 调皮的陈宣华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二百二十五章 绕着弯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九百六十二章 边境冲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隐约雷鸣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属狗,打仗就怂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一九四六章 打扫干净好请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桨声灯影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西梁——一城之地,夹缝之国第五百四十九章 无处可逃第三百一十二章 惊马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见姊夫第二百九十九章 请缨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图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四五零章 出卖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农杨氏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还不要脸?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线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二一零六章 登铜雀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一七零章 当岳父上瘾?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二一七七章 惊天一爆第一八五二章 惊回首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镇定第三百章 助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个男儿的梦想第二三零八章 大汉的江南第一一四三章 带路党第一五三八章 战,在细雨中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后悔第十二章 接枪第三百四十章 岁岁因何折绿柳第二二三一章 什么样的大汉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一四五零章 出卖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五一六章 为了大汉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百六十章 聚宝斋第二百五十章 答话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种子第一五七六章 从林邑向西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吴郡世家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九二零章 江东子弟需要的是共赢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赞同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抢滩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惊一乍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长亭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六百四十章 预料之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二三三七章 安抚江南第九百五十八章 归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第八百零三章 主动撤退?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二零二三章 杨素打算拉一把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经够多第两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赏第一五八六章 让半边天也动起来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上)第五十章 冷潭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零五六章 邺城?燕郡?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