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八章 横刀

“于少将军尽管放心,我们既然都是为了杀突厥,那么就应该彼此联手。”侯秘对着于玺微笑着一拱手。

实际上侯秘和于玺之间的联系很快,双方的人数相比于草原上动辄数百甚至数千的突厥骑兵,实在是太少了,侯秘这一次能够凭借五百人吃掉这么一个突厥人人数和他们差不多的部落,主要也是因为对方分散在各处,再加上猝然遭到袭击,而且最后如果不是于玺的加入,恐怕胜负还难说。

因此侯秘这里的五百人,于玺那里的六百多人,无论是谁单独活动在草原上都有些危险,合作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更何况既然现在双方的上层都明确不能贸然发生冲突,那么大家也就有一个合作的基础。

“侯将军客气。”于玺微笑着说道,同时将侯秘等人上下打量。

上好的西北战马,还有他们身上这一身银甲、看上去颇有杀伤力的短弩等等,的确让于玺非常羡慕,他们这些将领还是可以得到这样的装备的,但是也就仅限于将领,下面的将士可做不到人人如此。当然其实这也是在南中等地的矿产逐渐被发现了之后,蜀中工坊才能这么“奢侈”,在之前侯秘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真正吸引人的还是这些人头盔上的白羽。

这是数百年前汉家羽林骑的标志,而到了新的大汉,不仅仅是羽林骑可以佩戴羽毛,所有的骑兵都有这个资格,来彰显他们大汉铁骑的身份,只不过羽林骑作为大汉军中的精锐,羽毛全部染为赤色作为区分。

再看看自己的手下,胯下多数都是草原矮脚马,虽然耐力足够,但是冲击力和爆发力可远远比不上西北马,而且士卒们手中的兵刃也是各式各样,有长刀和长枪,也有马刀等等,对比汉家骑兵清一色的马槊和腰刀,顿时让人觉得自己是一队游兵散勇。

当然于玺并不知道侯秘这些人佩戴的腰刀也有玄机。

这腰刀可不是类似于马刀那样的弯刀,而是伸展笔直的长刃刀,在后世他们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唐横刀。这种上马、下马都非常合适的刀刃是大唐骑兵赖以纵横西域的锐器,李荩忱当然也不介意让其提前面世。

实际上横刀可以看做是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刀具的一个混血融合体,平直的刀刃非常考验锻造的技术,而毫无花巧的劈砍更是要求用刀者必须要有足够的膂力,但是其带来的伤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对比与草原上的马刀,这种横刀并不算长,但是正好可以和马槊互补,同时单手持刀和双手持刀都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厚重的背部还可以拿来砸,可以说一刀多用。

后世的日本武士刀,追根溯源也可以追到唐横刀的身上,算是日本人积极学习大唐文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而相比于日本武士刀,横刀缺少了些许弯曲的美感,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战场杀人的武器!

大巧不工,或许说的就是它。

当然现在的于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让侯秘等大汉将士爱不释手的刀具有多大的威力,他的目光在这些非敌非友的家伙们身上转过一圈之后,就落在不远处那个被绑的结实的突厥首领身上。

这突厥首领身上全都是鞭痕,甚至满是泥土的脸上还能看到一道道明显的泪痕,也不知道他到底吃了多少苦头。

“这家伙的嘴倒是并不怎么严。”侯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引于玺等人走入大帐。

于玺等将领打了一个寒颤。

是你们下手太狠了点儿吧。

侯秘似乎看穿了于玺等人的心思,一摊手:“一开始还真的不说,我们干脆往他的脚底板上抹了点盐巴,然后让羊来舔,很快就说了。你们看那泪水都是笑出来的。”

这一次是齐齐倒吸凉气,于玺有一种想要拔腿离开的冲动。

其实这些办法也是军中的白袍想出来的,这一次侯秘出塞,也专门带了三名白袍,一来这些人搜集情报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二来这能上马的人自然是有一个是一个。

没有想到这几个家伙还真不愧是搞情报的,三下五除二就用这种让侯秘他们也腿软的办法把情报套了出来。当然了侯秘是不能暴露白袍的存在的,因此也只能把这个锅背在自己身上,或许这个时候在于玺等人眼里,自己都要变成一个酷吏了吧?

顾不上那么多,侯秘伸手在舆图上一指:“这一个部落是从东边迁徙过来的,更或者换句话说是被你们北上的兵马撵过来的。现在草原上已经变冷,突厥人南下劫掠不成,所以果断转而向东。”

“什么?”于玺皱了皱眉,“这岂不是说突厥人不太可能直接在东边和我们硬碰硬?”

“这个小部落只是先头队伍,后面殿后的肯定还有很多人,”侯秘皱眉说道,“但是突厥人就算只有一两万人,也足够咱们西北喝一壶的,到时候骑兵压过来,谁都跑不了。”

于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是啊,杨坚在西北的地盘寥寥无几,但是却非常重要。对于突厥人来说,显然天水、安定甚至武威这些地方都没有什么好抢夺的,真的要是改为向西再南下的话,显然关中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甚至还有可能把北周的兵马堵在河套,再来一次“白登山之围”。

而于家镇守的萧关和平高郡,就是关中的西北大门!

还真是谁都跑不了啊。

“这帮突厥人还真是狗鼻子,闻得远、跑得快。”于玺忍不住吐槽。

北周的两支大军北上,实际上都是想要寻觅突厥主力决战的,但是现在看来突厥人显然并没有这个打算。

北周大军前进,步骑协同、粮草殿后,大军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可是突厥人却是整个部落往勒勒车上一搬,随时都能走,而所有的青壮翻身上马,转而就是骑兵,拉去如风。

现在来看杨坚和宇文宪的想法显然有些天真了,不过他们的首要战略目标也是为了收回北方被蚕食的土地,和突厥决战只是次要目标,所以这样做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第六章 陷阱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四百八十章 援军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八二零章 无事献殷勤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儿本色第一八二零章 无事献殷勤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杀意浓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赏百金第一九六六章 陈智深的改变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车轮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疯长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七百四十二章 没有动静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一七八九章 顺理成章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五三五章 横山要道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四百四十二章 济济一堂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势均力敌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第一五七五章 战争服务于政治第二一七五章 低级的错误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态度第一二零五章 隔墙有耳第一六四五章 合围,司马消难何处去第七十七章 年轻第一二七零章 类似的开局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开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马威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请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没劲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与人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执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一七九七章 激战,两城之间第一三三七章 战局骤变第一八七二章 关中男儿耐苦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绕着弯子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八十六章 还有私事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八百三十章 稍显既逝的笑容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第十三章 优势第一三六六章 驾前惊变第一四二四章 韩擒虎的犹豫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一七一七章 赤与青,山河鼎沸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兽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发少年狂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第一五三二章 何谓汉人,何谓大汉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盘山下“麒麟才子”徐陵第二二一一章 难得的赌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二零二五章 突击队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一四七章 房彦谦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挂剑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二六一章 张掖城外的乱战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八四一章 军议不是儿戏第二零一八章 城墙上,各怀心思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让时代改变自己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八百四十章 进退有据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气运,佑我华夏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黄沙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节第二三五五章 休对故人思故国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一八五一章 马,马!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