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为他是谁

“如果从西北直扑岐州,的确可以威胁到敌人的侧翼,但是我们的侧翼也就暴露在萧关的敌人兵锋下,同时汉中的军队如果无法突破斜谷和散关,就很难快速的和西北而来的大军汇合,这样就很容易被各个击破。”杨素果断的说道,显然这个可能他并不是没有考虑到。

蒋元逊的白眉抖动一下,老将军在沙盘上比划了一下:“梁睿此人长期以来都是在淮北战场坐镇,这一次杨坚把他调到西北显然也是看中了他熟悉我们南朝的战术。再加上萧关坚固,我们一时半会不可能直接破城而入,因此从天水直接绕过萧关攻岐州未免冒险。”

杨素和蒋元逊达成了一致,但是无疑都让这斜谷之战变得更加艰难。纵然西北的于翼、曹忠和徐德言这一套领导班子已经经历了之前和突厥一战的磨砺,但是也想要如此准确的拿捏战场上的时机,确保可以和汉中大军齐头并进,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更何况本来徐德言就应该是坐镇汉中的,现在守在汉中的是南陈老将淳于量,老将军上了年纪,已经经不起戎马,因此要真的开战,领兵的只能是小一辈的牛弘,在分量上自然也就差了点儿,更不要说和西北形成紧密无间的配合了。

“调鲁广达从江陵北上汉中吧。”李荩忱斟酌说道,“调陈智深从福州回江陵。”

杨素和蒋元逊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品味着李荩忱这样调动的原因。

鲁广达是萧摩诃的心腹爱将,之前萧摩诃能够立足江陵甚至屡屡威胁襄阳,和鲁广达的奋战脱不开关系。后来李荩忱破襄阳、下江陵之战,作为萧摩诃左右两翼的淳于量和任忠先后倒戈,也就只有鲁广达坚持到了最后,如果不是他的两个儿子把他困住之后投降,说不定鲁广达会陪着萧摩诃战到最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鲁世雄和鲁世真这两个都立下战功的鲁家年轻人都获得了上前线的机会,而鲁广达只能守在江陵,显然李荩忱对他并不是很待见。

但是这一次枢密院的设立,无疑再一次削弱了萧摩诃的权力,也是李荩忱扶持杨素上位以取代萧摩诃的手段之一。萧摩诃显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实打实的威胁,因此在之前的大朝会上多少表现得不是很积极,现在李荩忱调动鲁广达前往汉中前线,明显也是在安慰萧摩诃以及和萧摩诃站在一起的那些南陈将领们。

至于陈智深,李荩忱把陈智深丢在了东南两年,就是为了打磨他的心性,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李荩忱麾下一等一的亲信,现在前往江陵显然也是李荩忱调给萧世廉最强有力的一支力量。

要说真的担心,应该是李荩忱担心萧世廉和陈智深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会不会把天给捅下来。

这样的调动也是为了平衡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为了把大汉的后备力量逐渐向北调动。对于李荩忱来说,自然不可能总是打压一个抬举一个,否则少不得步宇文赟的后尘。而且一个人也不可能永远都盯在一个地方,整个大汉的官场调动既要平稳,又不能一动也不动,应该如活水流动起来最好。

“斜谷战事先放一放。”完成了人事调动,剩下的事情李荩忱在不清楚情况之前也不打算直接做决定,当下点了点舆图,“斜谷这一战应该怎么打,还是要听一听汉中那边的意见。”

杨素急忙应了一声。

“当务之急是确定南阳的战略,在入夏之前,朕希望南阳能够变成我大汉的地盘。”李荩忱又补充了一句,斜谷那边玩可以等到之后大汉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再打,但是南阳这个悬在武关之外的孤城,李荩忱是势在必得。

“陛下,白袍的陈禹统领在外求见。”李平快步过来。

李荩忱微微颔首,叮嘱了杨素等人几句,方才转身出去。

“臣等恭送陛下。”杨素和蒋元逊等人一齐拱手。

重新抬起头来,两个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白袍已经几乎完全从建康府搬移到了江北,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要全力对付北面的敌人。因此陈禹这一次从淮北回来,应该是要开始主持对北方的暗战了。

明里暗里,这一张又一张的大网铺开······

杨素自己都为杨坚打了一个寒颤。

————————-

“他以为他是谁?”李荩忱放下茶杯,冷笑一声。

陈禹带来了长安的消息。

之前他奉命前往淮北主持南北互市的事情,和宇文宪建立联系这一块实际上是田端在负责的,而现在田端已经和程峰带着人北上,他们将会在距离关中最近的南乡建立新的据点,作为这一次行动的大本营——显然南阳要更加合适,这也是李荩忱着急拿下南阳的另一层原因——因此现在这件事的最终传达也就重新成了陈禹的任务。

宇文赟提出来的条件很简单,双方相互配合,除掉杨坚,之后夹攻宇文宪,促成北方一统。之后双方按照“沔水—淮水”的界限和平共处,而北朝作为感谢会向大汉朝贡。

虽然细节还没有谈,但是大致应该也就局限在这几个方面。

这让李荩忱很是无语。

讲道理,现在大汉在荆州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控制区域都已经超过了这条界线,如果按照宇文赟的这个条件,难道西北的军队还要退回汉中,南阳的军队也要退回襄阳?

这不是痴心妄想么?

这宇文赟难道是得了失心疯,觉得自己现在这个情况下竟然还资格和李荩忱谈这样的条件?

明显陈禹也有些无奈,宇文赟在深宫大院之中,本来耳目就没有这么清楚,再加上很多事情经过杨坚的可以渲染,更是早就已经变了味道。因此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南朝和北朝的优劣变化对于宇文赟来说还停留在七八年前,所以或许在他看来,能够对南朝提出这样的条件,李荩忱应该觉得知足才对。

“宇文赟是吃干饭的,难道宇文神举也是么?”李荩忱冷哼一声。

陈禹急忙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宇文神举专门派人告诉我们的人,宇文赟所说的只是初步条件,尚且有可谈的余地。”

第一八八六章 你这是背叛河东第三百七十七章 灭敌中途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溪谷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三十一章 脱险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头第一九八四章 甲骑的哀鸣第二一四七章 房彦谦第一六四四章 汉军骑兵的突进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一四零五章 抓国丈是犯法的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二三五章 脸谱化的历史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第一一四一章 初担重任第一二三一章 动脉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报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虏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个好机会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八百三十章 稍显既逝的笑容第一百一十六章 诗会第二零三七章 大汉,前进!第二二一九章 怎么入城?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仓道中第二零八六章 内府非陛下之内府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结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二二七八章 愿赌服“赢”第二百四十六章 将战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一九四零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还是武关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东忽西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军山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八零八章 团聚第一八二二章 山东见闻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四百八十九章 切断第一八八二章 无事不登暖香阁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烦第六百六十章 典礼流程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二一四五章 杜齐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变了第一九九二章 遥远的战场第一六七零章 输血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一千五十九章 开皇?大业?第二百二十二章 绫罗之下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对手第一五八六章 让半边天也动起来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一九八四章 甲骑的哀鸣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兴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来客第二一二九章 为什么要送入书院第二二零二章 破敌先锋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七六六章 势如破竹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一二六一章 枭雄末路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头山下第一六七七章 进英烈堂,咱们不一起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温柔似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