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

杨素这家伙很聪明的根本不管白袍这些事,现在倒也给李荩忱增加了一个小小的麻烦,不过李荩忱作为皇帝显然是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的。

毕竟杨素要是和白袍走的过近的话,那李荩忱就得掂量掂量他们之间都有什么样的合作和默契,而这样的合作十有八九是会直接威胁到李荩忱屁股下面的位置的。

为什么明朝设立了锦衣卫,又开始设立东厂和西厂,之后甚至还有内厂,就是因为这些密谍机构不断地和外面的力量相互勾结甚至连为一个整体,导致皇权已经不能倾向于完全信任他们,只好再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可以对其起到监督和监察作用的机构,而这样自然而然也就让整个体系愈发冗杂,朝廷内外也就不可避免的陷入内耗之中。

裴子烈和杨素一前一后离开御书房的时候,陈禹已经到门口了,白袍虽然已经完全搬迁到江北,但是为了方便直接向李荩忱汇报工作,陈禹和一小部分人还是留在建康府的。

三个人擦肩而过,陈禹一拱手,而裴子烈和杨素微笑着还礼,大家虽然知道不能走的太近,但是也没有必要成为仇家。

走下台阶之后,杨素扭头看了一眼陈禹的背影:“白袍虽然没有刺杀杨坚成功,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成功让关中乱起来了,给了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陛下必然会有所奖赏。”

“我们更不能一直没有什么进步了。”裴子烈笑道。

这功劳封赏终究是有限度的,白袍占据的越大,军队这边能够拿到的自然就越少,因此军方也必须要展现出来一些实力、漂漂亮亮的赢上一场了,否则以之前南阳之战的表现,军队这边恐怕很难在争功上争的过白袍。

“既然得了陛下的旨意,某明天便会动身前往西北。”裴子烈斟酌说道,“处道,你长在关中,不知道可有妙计相授?”

杨素微微错愕,自然也知道这是裴子烈在主动向自己示好。

今天杨素有资格出现在裴子烈向李荩忱述职的会面上,就已经足够说明杨素在李荩忱心中的分量,所以裴子烈并不介意和杨素搞好关系,毕竟粮秣兵马的调动,和这位身处建康府而执掌天下的参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杨素沉声说道:“关中之战,不在堵,而在疏。”

裴子烈诧异的看过来:“你说的疏,是指将士们的心思么?”

刚才李荩忱也说过,如果军中对于关中之战的任务分配出现异议的话,允许裴子烈以西域作为筹码来稳定人心。这也的确算是一种疏导了。

杨素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仅仅在于此,还在于这一场大战的本身。”

裴子烈眉毛一挑:“此话怎讲?”

杨素笑道:“关中之战,从现在南阳、斜谷两处的战事来看,我们的对手要比想象之中的强大,但是又没有那么强大。”

“哦?”裴子烈一时间倒有些迷糊了。

而杨素紧接着解释:“周人的确要比之前我们曾经面对过的任何一个对手都要难对付,但是周人内部的分裂本身就已经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力量,而且现在杨坚面临的敌人可不只有我们一个,宇文宪那边的压迫必然也不会小,这就意味着杨坚手下的兵马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使用,所以······”

裴子烈恍然,多线作战才是现在杨坚的致命弱点,杨坚就像是一个手掌,攥成拳头的时候固然非常有力量,但是一旦一个手指头被单独拿出来,就很难再对抗敌人的拳头。而裴子烈要想要更加轻松的拿下关中,自然就要尽可能的进攻那些让杨坚不得不分兵、必须要救援的地方,把杨坚的兵力疏导开。

实际上从现在的关中战局布局来看,不管是有益的还是无意的,实际上已经在逐渐形成这样的局面,诸如拿下萧关,自然也就等于砍掉了杨坚在西北的手指。

“多谢指点。”裴子烈低声说道。

杨素摆了摆手:“正如将军所言,这不过只是因为某对关中更了解一些罢了,无从谈什么指点。”

“那便不谢了?”裴子烈打趣的问道。

而杨素显然也没有想到一向严谨的裴子烈会开玩笑,怔了一下,方才忍不住哈哈大笑。

————————-

“我们现在虽然联系不上向北和向西北分散的白袍,但是已经和上洛的分舵建立了联系。”陈禹沉声说道。

而李荩忱微微颔首,关中大战开始之后,杨坚必然也对这些风吹草动提高了警惕,李荩忱可不觉得杨坚是一个健忘的人,在没有真正找到和杀死所有的白袍以及羽林骑之前,杨坚是绝对不会把这件事忘掉的,尤其是羽林骑的手上还有杨家两个兄弟的血债。

因此在关中,每一条消息的传递必然也都是费尽千辛万苦,尤其是上洛这个地方已经在武关道上,想要和上洛城中联系,只能选择从上庸和汉中一带翻越秦岭,想要直接出入武关已经是不可能了,再加上路上周人的盘查,中间还不知道有多少凶险呢。

所以可以得到消息,就已经是万幸了。

“程峰将军已经带着他那一小队人抵达了上洛,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直接穿越秦岭回到上庸也非易事,毕竟人还是有些多的。”陈禹无奈的说道,“现在也就只能先等着。”

“都已经从长安城里逃出来了,要是最后这点儿耐性都没有,那可不行。”李荩忱点头说道,“而且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就怕他们还想要给自己增加新的任务······”陈禹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程峰这家伙可不老实,陈禹并不认为他能静静的坐在城里看风云变幻,这家伙少不得要搞事情。因此现在陈禹也只能期望这家伙不会把上洛弄一个天翻地覆。

白袍的主要任务是潜伏而不是杀人放火,而潜伏讲究的就是耐心等待和保持沉默,等待在最关键的时候把握住敌人的弱点,或是一击致命,或是把最重要的情报传递出去。

可是很明显程峰和他麾下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羽林骑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第一五四一章 我们海军就是要抢功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请示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决哪个倒霉蛋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宫门第一九二四章 尔是何等官职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点第十八章 布置第一四七二章 从南阳向洛阳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门来了?第一七二一章 狂澜难力挽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选择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一九一八章 迁都之念第一一五零章 正当时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轱辘在转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敌人第六百五十章 统帅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见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传出的六个字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动干戈第八百零五章 诱饵第八十八章 四方楼第一三五四章 萧世廉战杨坚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与火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制造内部矛盾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满鸿沟第四百二十六章 远方的来信第九百一十三章 归汉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没有近战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一四四八章 元乐尚的目的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讨个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扑城第五百零七章 惊人的消息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会太久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与暗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一六四五章 合围,司马消难何处去第一百九十一章 决断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九二二章 绝不偏袒,问心无愧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二三零六章 两教之争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八九六章 叫骂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一百九十章 合适人选第一五二九章 战卢容,火枪对大象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西梁——一城之地,夹缝之国第一七三六章 杀人先诛心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开花,中路突破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赏百金第一三三三章 保证夏收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四六零章 背水一战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介绍第一二四三章 来之不易第一九六六章 陈智深的改变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场豪赌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惊涛第四百三十五章 灯下人如玉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二三三一章 今后国策,内扩外缩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七十五章 隔阂第九百七十章 战武宁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八一四章 调动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将明第二一六零章 册封太子第一一七九章 引领思潮第一七四一章 粮食,从四方而来第一八九零章 河内部署第一四九三章 水陆夹攻第三百五十二章 敌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