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七章 战局骤变

这是考验主帅和将领们的意志,也是在考验每一个将士的意志。因为现在整个军队也已经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整体分崩离析。

随着战斗的持续,局势终于还是出现了变化。

梁士彦率先抓住鲁广达的一处破绽,全力进攻,总算是冲上了岸。而鲁广达带着亲卫亲自上阵,硬生生的压住梁士彦,使得梁士彦难以再前进一步。

而另外一边,黄玩相比于文官出身的高熲,总算还是多了一些经验,派出来一路兵马迂回下水进攻高熲的侧翼,逼迫高熲后退,而黄玩竟然直接把战线推到了蓝川里!

水里岸上,无数的士卒来往推攘着,竭尽全力将手中的刀刺向对方的身体,刀枪所到之处,鲜血迸溅。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新奇的,这长安城外的土地上,千百年来见识过了太多的征战拼杀,甚至见证了太多的血流成河。对于这一片土地来说,这并不算什么。

士卒们互相拉锯着,这一条有些倾斜的战线一点一点变动着。鲁广达开始有条不紊的后退,而黄玩则不断的向着韦孝宽中军的方向压迫。在水中撤退显然比不上在岸上,更何况鲁广达撤退是因为为了躲避梁士彦的锋芒,很明显梁士彦麾下的这一支军队才是进攻的北周军队之中的主力,想想也知道韦孝宽也不可能把进攻的重任交给高熲等年轻一辈。

汉军的防守是拉成一条直线的,而北周军队的进攻却是有侧重点的,现在战局演变成这个样子,实际上汉军并没有吃亏。

韦孝宽的命令再一次传达,中军开始向梁士彦所部移动,显然韦孝宽的意图已经愈发明显,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选择在这个方向上突破。作为中军的北周军队也有万人,骤然投入战斗之后,战场的局势再一次发生变化。

鲁广达已经快稳定不住阵型,而高熲所部更是彻头彻尾的溃败,当发现主力部队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时候,士卒本身的士气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杀!”萧世廉带着中军杀向韦孝宽的侧翼,意图切断韦孝宽中军和高熲的左翼之间的联系。

大军征战,中军和左右两翼如果哪一边出现问题,自然就会导致整个军队的动荡。萧世廉明摆着就是要吞掉高熲所率领的北周军队的左翼,但是这样也就等于把鲁广达放在很危险也是很重要的位置上,一旦鲁广达先崩溃,那么崩溃的就是汉军。当然反过来也是这个道理。

有的时候战争就是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比拼的就是军中将士的意志和耐心。谁先支撑不住,谁就是失败者。

上到主帅的判断,下到每一个士卒的一时想法,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变化。

“退上山坡,务必要掩护投石机和床子弩!”鲁广达的神情肃然,紧紧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敌人。

这样的危局他并不是第一次面对,当初萧摩诃进攻襄阳的时候,鲁广达曾经率领偏师渡过沔水进攻位于樊城南侧的鹿门山,以求能够对樊城的北周军队形成压制能力,结果谁曾想到北周援军赶到,导致鲁广达损失惨重,最后只有他自己在几名亲卫的保护下勉强跑了出来,但是那一战也的确牵制住了北周的骑兵主力,为萧摩诃进攻襄阳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而再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鲁广达并没有第一次那么手忙脚乱。

他也很清楚这不过是一个临界值的计算问题罢了,谁先到达临界值,谁就会崩溃。

这一次,鲁广达对于自己麾下的这些将士们有信心。

“杀!”北周军队再一次拼命向前,他们都是从身后这条死亡之河之中冲出来的,这个时候也绝对不愿意再退后一步。这种背水而战的绝境使得他们也满怀杀意。

“挡住,挡住敌人的箭矢!”汉军将士骤然面对敌人这么大的压力,自然也有些慌乱,后排的刀盾手甚至都忘了要上前掩护同伴,导致很多长矛手都中箭倒下。不过校尉和主簿们都及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急忙招呼着将士们顶上去。

年轻的汉军将士们显然要为他们的缺少经验而付出代价,不过这样的代价对于一支军队的成长来说也是必须的。

www● ttκǎ n● ¢〇

双方的兵马骤然碰撞。

刀枪交鸣,火光迸溅。

鲁广达的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梁士彦的将旗,对于大多数的南陈将领们,尤其是曾经在北线作战的将领们来说,梁士彦的确是一个噩梦,但是这个噩梦也在不久之前的追击战中结束了,萧世廉应该算第一个战胜梁士彦的人,而现在鲁广达并不介意自己来做第二个。

想到那些战死在北徐州城下和吕梁山中的袍泽弟兄,鲁广达就一阵心痛,也是时候为他们报仇了。

“顶上去,放!”带队的工部工匠显然也急红了眼睛。

床子弩推动着竟然越众而出,当然也是两侧的汉军将士根本没有胆量挡在前面。

“放!”所有的将领们这个时候也都下达了命令。

箭矢呼啸而出,直接刺穿了最前面的北周士卒的胸膛,紧接着一点一点向后挪动,每向后一个身位,就穿透一个人。北周军队如此拥挤着冲上来,显然他们也没有想到汉军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把床子弩推出来,几乎成了活靶子。

“冲上去毁了那玩意!”北周将领们高声呼喊,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身边将士们的恐惧,他们也无从选择,必须要抓紧突破。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任何人都没有退路。

“弟兄们,连工部的家伙们都顶上来了,咱们能后退么?!”此时汉军之中的校尉、主簿们也都高声呼喊。

在汉军军中,投石机和床子弩等等器械的操作主要都是工部派人主持的,军队只负责出人手,但是不负责指挥。毕竟这些器械的运作也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军中培训自然也比不上工部培训。当然这也是李荩忱分化军队力量的一种手段,这些负责操控大型器械的工匠和丁壮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炮兵,直属于高层将领和工部。

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八零六章 洛阳皇宫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战山脚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二百零四章 翻墙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五九七章 但愿人长久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茧第一七二六章 赵王,不能见死不救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个男儿的梦想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来客第九百五十八章 归化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第一四二八章 灵武议战第一七一七章 赤与青,山河鼎沸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一八零六章 洛阳皇宫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时代第两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七三零章 打断了脊梁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一百九十一章 决断第一一五三章 骑兵冲击第一七一五章 打脸,很疼的那种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九百三十四章 来自荆州的试探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尘埃第一八六六章 这个长史很不错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沟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将定,万里无尘第一百七十三章 风雨如晦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线第二百零四章 翻墙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见到阿爹的时候第一千五十四章 岭南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贪心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第九章 秘密第五百二十八章 进还是退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尽为汉土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时局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一五六七章 户部的小心思第一八四一章 军议不是儿戏第七百九十四章 乱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个模子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七百八十一章 看清时局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制造内部矛盾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弃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千一十九章 颠倒第二零五二章 反战第一六四九章 这打的什么仗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惊一乍第一千零二章 应变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个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一一九一章 和约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优越性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开的手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四零七章 国丈受惊了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乐,加更一章)第七百章 还不冷血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四三九章 老将军的谢幕之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七六八章 会攻洛阳,谁来主攻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二一八二章 爱卿之苦,朕知之第一百六十章 聚宝斋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请同乘第一七零三章 回来加班吧,诸位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为汉土第五百五十四章 愿者上钩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