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

上洛之战后,杨坚的军队惨败,尉迟迥也跟着获得了好处,还算轻松的拿下了华阴,如果不是有华山阻拦,两边恐怕打起来了也说不定。至于北面梁睿和宇文盛父子的动向,尚且不清楚。

李荩忱可不能小觑这些人坐山观虎斗之后准备渔翁得利的心思。一旦自己陷入进攻长安的苦战,这些人少不得要磨刀霍霍准备站在后面暗算。

所以现在李荩忱既是在等长安的消息,也是在等身后的汉军后续兵马赶到,这样才有足够的力量进攻长安的同时,又对其余几个势力形成威胁,迫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杨素紧接着说道:“但是现在也怕长安城中有人坐不住了。”

李荩忱眉毛一挑:“爱卿是说李穆?”

“没错,现在长安城中唯一还有资格掌管大军的也就只剩下李穆了,只要城中的文武还有一点儿自知之明,应该就会请李穆出山,尤其是在知道了上洛之战的具体细节之后,至少亲近于杨坚那一边的人,应该会优先选择推举李穆出面。”杨素对于长安城的形势显然更为了解,“毕竟一旦韦孝宽返回长安,那第一批受到清算的肯定就是他们。就算是韦孝宽可以容忍他们的存在,韦孝宽的手下们也不会放着这样的隐患存在。”

萧世廉紧接着说道:“可是李穆最后会不会站到我们这边?”

“大势所趋下,李穆逆流而上的可能又有多大?”杨素径直反问道,“不过就现在的局势来看,的确还有很多变数,所以我们要尽量让这些变数消失。”

李荩忱微微颔首,明白杨素的意思:“朕会下令尽快拿下扶风,同时压迫蓝田,逼韦孝宽做选择!”

拿下扶风之后,李衍无论是退回长安城还是撤退到冯翊,实际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就已经不是那么明显,而相对应的,汉军将会形成对长安的两面夹击。

李荩忱既是在逼迫韦孝宽做选择,也是在逼迫长安城中北周剩余的力量做选择。

是战死,或者投降!

李荩忱截杀了萧世廉的一条大龙,棋盘上的棋局已定。

而这天下的棋局,依旧风云激荡。

李荩忱伸手掀开大帐的帘幕,风带着潮湿的味道传来。

细细密密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落下,笼罩着关中的山川大地。

——————————

是战死,或者投降。

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是很难选择的问题,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他们在一开始心中就已经有了定数,并且在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一部分人是准备殉国的,这些人主要都是杨坚的亲信。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标签应该是洗不掉了,当杨坚现在音讯全无,北周军队已经分崩离析之后,他们能做的选择实际上也就只有这一个了,与其忍辱偷生成为阶下囚,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的手中,倒不如在那一刻来临的时候自杀,至少表明自己的矢志不渝。

而另外一部分人自然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随着前方战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长安城正是阴雨纷纷。

似乎老天爷早就已经知道了这消息,把整个长安城都烘托在悲哀的气氛之中。

一些已经收到消息的家中,挂上了白幡来哀悼家中战死的子弟,而街道上的人们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火,行色匆匆,似乎只有自家的屋檐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后的一点儿安全感。

“这座城已经有很多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了。”站在宫门下,李浑忍不住感慨道。

站在他身边的是赵家的赵绚。

赵家是北周的开国八柱国之一,其家主赵贵同样也是和于家的于谨等人齐名的猛将。赵贵也是后来独孤信密谋除掉宇文护的计谋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事情败露之后,赵贵身死,赵家也随之没落。

不过等到宇文邕亲政,赵家作为忠臣,家中子弟也都得到了重用。比如赵绚就是赵贵的堂侄,赵贵无后,几乎朝廷的恩赐都落在了他的几个堂侄身上。现在赵绚身为北周的淅州刺史,身上甚至还加着骠骑将军的名号,只不过这骠骑将军只不过是没有什么实权的虚名罢了,和萧世廉那个骠骑将军有着天壤之别。

真正有实权的还算这个淅州刺史,淅州(今西峡县)就是位于南阳和武关之间的那座城,虽然不算大,但是地理位置还算重要。不过随着汉军展露出来对于南阳的攻击意图,杨坚就果断的把赵绚调回了长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杨坚还依仗于赵家的力量,但是又害怕赵家会走上于家的老路,所以不给赵家的人有和汉军正面接触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让赵绚对于更没有了多少好感,毕竟对于杨坚来说,这是对赵家的防范手段,而对于赵绚来说自然就是赤果果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长时间积累下来,就逐渐的让赵绚也站在了杨坚的对立面。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赵绚会站在这里和李浑说话。

两个人的身后是千余名甲士,这都是李家、赵家的亲卫。

宫门洞开,或者说在这些甲士的刀剑之下,没有人敢过来关上宫门。而中大夫柳裘大步走出来,他的额角上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直勾勾的看向李浑:“李家公子这是想干什么?”

“隋王不知下落,请陛下出来主持大局!”李浑冷声说道。

柳裘的目光转动,看向李浑和赵绚:“两位公子是自己的主意还是奉的自家大人的命令?皇宫门口擅动刀兵是什么罪过,难道两位心里不清楚么?”

“挟持陛下,犯上作乱,又是什么罪过,难道柳大夫不清楚么?”李浑立刻反击。

而柳裘眉毛一挑,李浑这么中气十足,而且他身后的甲士数量不少,这已经很分明就是李穆的命令了,而且还把赵家给牵扯了进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家就算是再落魄也是当初的八柱国之一,谁敢小觑?

更何况柳裘作为杨坚的身边人,也清楚杨坚对于赵家的怀疑。

现在杨坚没了消息,赵家分明就是在算账的。

第五百二十八章 进还是退第一六八一章 禁卫军初战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十六章 突袭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难处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一千二十六章 战采石第一八六零章 卖队友?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请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一三八五章 给尉迟迥的信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线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节第二一六九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态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归流第四百零三章 沙盘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叶满庭莺乱啼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一八三零章 咱们得主动第一五零三章 年轻人的较劲第一百零三章 考核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间的冲突第二一九零章 激战荒原第一五三零章 范梵志的果断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二三六二章 亲眼所见方为真第二零九三章 达成共识第二一八零章 披挂上阵,恍惚少年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二零五六章 邺城?燕郡?都不可以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动第两千章 西北风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五百七十七章 胜利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一五八二章 孙思邈的决定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气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八零八章 团聚第二百一十九章 纪南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谁家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职,谋定河东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内外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二百一十一章 雾气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儿至此(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惧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务艰巨第二零八九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五四五章 没有火药的火枪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第一三七二章 朕给过机会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属狗,打仗就怂第一四五四章 顾左右而言“他”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二百零二章 征用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八九八章 不来武斗来文斗第九十一章 陈叔陵第一一六三章 汉土第九百八十三章 这个气不好受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钱、粮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一八零二章 随风去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钟离第二零八六章 内府非陛下之内府第二零五二章 反战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庙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三百零五章 华容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一九零四章 汉军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