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旧山河

李荩忱的目光转过来。

杨素单膝跪地举起来玉玺:“请陛下纳周人之玺。”

“准!”李荩忱朗声说道。

黄琦伸手接过来玉玺,算是代替李荩忱接纳了。李荩忱身为皇帝陛下,只要发号施令就可以,自然有人为他效劳。

“纳田赋户籍图册!”

“纳山河社稷图!”

李穆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另外两份象征着北周土地和疆域的图册分别被萧世廉和裴子烈接过来,他们代表李荩忱收下这两份图册。

“纳大周之江山,拜!”李穆高呼一声,再一次拜倒在地。

自宇文赟以降,北周文武官员们一齐随之拜倒。

这是在拜别曾经属于他们的江山,也是在拜迎新的主人。

“朕纳周之江山,平身!”李荩忱一挥手,“入城!”

“恭迎吾皇入城!”城上城下,这一次是已经接管了整个长安城的汉军将士们爆发出的欢呼。

有西北的将士,有荆州的将士,还有侍卫亲军的将士,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他们追随着大汉的赤色龙旗踏上征途,而现在他们亲眼见到了这一场彻头彻尾的胜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紧接着又是如浪潮一般的呼喊。

在这个时代,万岁并不是皇帝独有的称呼,但是无疑在这一刻,只有李荩忱才能享有这个称呼,也只有他,才能享受这份荣耀。

“万岁”的呼声在整个长安城中回荡,无论是汉军将士,还是不知道未来的官员和百姓们,这个时候都在呼喊。

对于汉军将士们来说,他们在欢呼着自己的胜利。而对于这些曾经属于北周的官员和百姓们来说,他们也期望自己的良好表现可以换来李荩忱的宽容。

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让李荩忱也有些飘飘然,这一刻他似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功。

一路浴血厮杀,自己总算是快要实现梦想了。

不过他并没有沉溺在这种荣耀之中,因为他很清楚,就在西北的潼关还有北方,敌人仍然在。

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也不过只是山河半壁而已。

路漫漫其修远兮,至少自己已经走到了一半。

长安的城门已经近在眼前,李荩忱看着这座象征着曾经大汉帝国的辉煌和荣耀的城池,深深吸了一口气。

下一刻,城门的阴影将他笼罩在其中,紧接着出现在眼前的便是长安的市井和跪迎的百姓。

大汉新元元年八月初四,李荩忱入长安,宇文赟以江山社稷降之。

————————————-

长安,龙首原未央宫。

有汉以来,未央宫一直都是大汉的统治核心所在。即使是后来建立了新的建章宫,但是未央宫的地位却从未被撼动。

自从建章宫毁于战火,已经通过飞廊和建章宫连为一体的未央宫也随之没落,宇文邕到宇文赟这一代,修缮破败的建章宫,建立了如今的“天宫”,作为上朝理政的地方,但是未央宫并未被废弃,甚至还一直都多加修缮。

历史上一直到隋唐时期,未央宫也依旧是皇宫内苑的一部分。隋唐时期,由于老长安城久经战火变乱、破败不堪,杨坚本着新朝新气象的心态,新建大兴城,这大兴城以未央宫为北端重新向南拓展,将汉代宫殿在南、城池在北变成了宫殿在北、城池在南的新格局,而到了唐代,由于老长安城已经没落,所以李渊将大兴改名为长安,方才有了后世的隋唐长安城。

而赫赫有名的大明宫等等,就是在未央宫和汉长安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李荩忱既然是打着大汉的旗号前来,自然也就不能入宇文家的天宫,尤其是宇文赟荒淫无道,早就已经把天宫的名声也给败坏的干净了。人们一想到天宫,自然就想到了宇文赟的大兴土木和骄奢淫逸。因此李荩忱实际上也没得选。

好在未央宫作为宫殿群的一部分,常年来都有妥善照顾,否则李荩忱是怎么都不敢走进一个算起来已经有六百年高龄的宫殿之中的。

尘封的殿门被推开,李荩忱拾阶而上,第一眼就看到了正上首位置后的九龙壁。而九龙壁前空荡荡的位置上,曾经是大汉历代君王治国理政的地方,也见证了从秦章台到汉未央七百年的风云变化。

“这就是天下之中枢啊。”李荩忱长呼一口气。

“请陛下升座!”跟在李荩忱左右两侧的萧世廉和裴子烈同时说道。

李荩忱大步走上丹墀,看着已经全部换过的桌子和垫子,霍然回首,阳光透过洞开的殿门照进来,将李荩忱笼罩在其中,就像是上苍也在欢迎这位未央宫的新主人。

“参见吾皇!”萧世廉等人同时行大礼。

“众爱卿平身。”

李荩忱一边坐下,一边看向自己的这些臣子们。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但是这一刻他们的神情却一致。

李荩忱是今天最大的胜利者,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胜利者?

“长安城的查封清点已经开始,现在粗略估计长安府库之中应有三百万钱以上(作者按:根据隋唐史书记载折算,缺北周资料),粮食也应该在三万石以上。”负责此事的户部侍郎陈叔慎急忙说道。

这一次李荩忱北上,当然是带着大量文官随同的,毕竟李荩忱不仅仅是要攻城略地,还要建立完善的对关中地区的统治,而财赋自然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户部随驾的官员就是李荩忱的小舅子,曾经的南陈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

陈叔慎虽然年纪轻轻,但因为是陈家子弟之中较早投降李荩忱的,因此李荩忱并不介意把他拉出来当一个表率,尤其是陈叔慎本人也并非没有能力,这也算是帮助陈家更好的融入到大汉之中吧。

原来的时候都是陈叔慎看着别人清点他们老陈家的家业,现在总算是到了自己清点宇文家的家业了,所以他格外的激动和努力。

不管怎么说,陈家踏足长安城,也算是几代人的梦想了。现在虽然不是以统治者的身份前来,但是至少也是战胜者。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没想到杨坚终究还是给朕留了点儿东西啊。”

这些岁收和粮食倒并不算得上多,就李荩忱这十万大军行军打仗,每个月消耗的粮食也都是以万石来计算的。

第二一八九章 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七百七十三章 会好好考虑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将明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风第八十九章 听一言(第三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难做!第一六七九章 得亏咱们快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三十五章 冯小怜和张丽华第一一三四章 两脚羊的担忧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来谈谈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七百七十三章 会好好考虑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一三五章 使节第一七三二章 咱们都是一家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与其慢慢凋零第一千九十九章 约定?不值钱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战船第一三七九章 长安一片月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锐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准备的仗第二零八四章 巡抚之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养成游戏第六百二十八章 变了第一二七七章 时间就是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历史终究改变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千四十二章 谈判?第一一三八章 尉迟家的态度第一五六四章 内府也不富第五百五十七章 杀意浓第二十章 杀机第二二七五章 外战则内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么样的君王第十二章 接枪第一六四四章 汉军骑兵的突进第一一五零章 正当时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一四八四章 驱狼吞虎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第二二七七章 落叶满长安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办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五百二十三章 祸起萧墙为大患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一六四章 长安不见使人愁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七八五章 炎黄的血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五百五十三章 钩直饵咸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帐第五百二十八章 进还是退第一二六零章 后院火起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胜第二零三六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纯,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陆之武第三百五十八章 万川第一九九五章 独孤永业会怀疑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一千九十章 怀璧其罪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倾斜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一三三三章 保证夏收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一三五二章 囚笼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