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

这些年轻的臣子们看着身姿笔直的陛下,有一种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感觉。

或许也就是这样的陛下,才值得他们奋斗追随。

杨素告退之后,刚刚走下未央宫的大殿,陈叔慎就已经快步追了上来:“杨参军!”

杨素倒是有些诧异,脚步一顿,而走在他侧后方的唐中、商部侍郎薛道衡和工部侍郎蒋芒也都停下,紧紧盯着陈叔慎,颇有几分敌意。

众所周知,工部、商部一直都和军方站在一起,而户部等其余四部则站在对立面。说的俗气一些,一边想要发战争财,而另外一边则想要发经济发展的财。

换句话说,一边是鹰派,一边是鸽派——当然在大汉的朝堂上,鸽派也只是相对平和一些罢了,一旦惹恼了他们也不是好对付的。

所以两边一向不对付,甚至势同水火,再加上前者掌握在北方和巴蜀家族手中,后者掌握在东南世家手中,更是为双方的对立平添几分必然。

现在一向没有什么私下里往来的对面人突然喊杨素,杨素诧异不说,其余几个人自然也都提起精神。

且不说唐中,工部侍郎蒋芒是欧阳莫的得意门生,当初曾经带人追随杜齐闯入南中,发现了现在大汉境内最大的铜矿,为大汉的冶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常年在南方荒蛮之地,不仅让他皮肤黝黑,而且看上去颇为威猛。

而商部侍郎薛道衡则是北方世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之前曾经奉命当过梁士彦所部的监军,后来杨坚失踪,他也随之失势。

不过杨素当初在长安就和他是故友,两人常常和诗。

汉军入长安之后,杨素也看重他的才能,一力举荐,再加上和韦孝宽、梁士彦的相处中,薛道衡不卑不亢,也让这两个老将对他都颇为看好,所以李荩忱将商部侍郎的位置交给他。

一来是稳定新投降的长安百官人心,二来也是为了制衡唐正良等人,防止巴蜀世家在商部一手遮天。

李荩忱需要的是归属于国家掌控的经济,而不是操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寡头,峡江唐氏如果不加以遏制,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终究会成为大汉的心腹之患。

事实证明,薛道衡也的确值得信任,在他的主持下,商部放缓了原本杂乱无序的北上,开始有条不紊的真正把关中和西北这些地方融入大汉的经济网络之中。

商部官员的身份以及北方的出身,自然让薛道衡站在杨素这边。

陈叔慎倒是被对方的阵仗吓了一跳,而他身后的刑部侍郎袁承家和吏部侍郎骆义也急忙上前一步。袁承家是袁宪的儿子,骆义则是骆牙的儿子。

袁宪和骆牙年事已高,而且也都位极人臣,所以都逐渐退出了官场,就在李荩忱离开京城的时候,骆牙户部尚书的位置被姚察所取代,而顺势骆牙的儿子骆义也就从吏部主簿的位置上提拔到了侍郎。

毕竟李荩忱不可能不给骆牙一个交代和安慰,再加上骆义颇有乃父之风,赏罚分明,之前制定的官员升迁贬谪颇为公允,引得顾野王、唐亦舜等朝中主官称赞,因此让他坐上侍郎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

入长安之后,吏部、刑部都忙的不可开交,袁承家和骆义也都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可当大任。

一时间大殿下倒是有几分火药味。

不过毕竟陈叔慎还有国舅爷这另一层身份在,所以大家还不至于直接挽起袖子就打架。杨素颇为好奇的看向陈叔慎,他倒是很好奇这位刚才还横眉冷对的国舅爷会说什么。

陈叔慎笑道:“某只是想说,参军认为大汉需要土地最重要,但是也可以适当加上钱粮,这应该不冲突。”

杨素怔了一下,旋即微微颔首:“侍郎也是。”

两人正色拱手告别。

反倒是唐中和骆义等人有些莫名其妙。

陈叔慎径直向外走去,骆义快步追上:“子敬(陈叔慎表字),这是什么意思,你为何要······”

“大局当前,陛下愿意看到我们出现争执,但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我们对立。”陈叔慎微笑着说道,“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又互相照顾,难道不好么?”

骆义和袁承家也都不是傻子,登时恍然。

而他们的身后,杨素看着陈叔慎的背影,这个不过十几岁就掌握关中钱粮的年轻人,步伐很稳健。

良久之后,他不由得笑道:“陈顼有此子,幸也。”

大殿外的对话当然不可能瞒得住李荩忱,更甚至陈叔慎也没有打算瞒着李荩忱。若是他把杨素拉到一个角落里窃窃私语,那李荩忱恐怕才会怀疑他们才对。

“是个聪明人,”李荩忱看着夕阳下那两批人的身影,喃喃说道,“要是他再大十岁,恐怕朕当初对付他也要颇费脑筋啊。”

历史上的陈叔慎应该也是南陈诸多亲王之中最有才能、抵抗的最为激烈的一个了,甚至还能有那么众多部下誓死追随,当然有过人之处。而李荩忱也期待着自己这个小舅子能够更快速地成长。

现在的大汉,需要人才,需要中流砥柱。

而乐昌,也应该愿意看到弟弟有出息吧。

—————————————

长安城的夜,因为换了主人而变得有些不同。

至少大街两侧的灯火不会早早地就没有了踪迹,甚至朝廷允许的花街范围内,歌舞的声音会持续到后半夜。

并不是因为李荩忱完全放松了警惕,而是这花街的背后最大的财主就是朝廷,就是商部,李荩忱并不介意国库从中牟利,这也不过是当初管仲的故智罢了。

而也正是因为里里外外都是朝廷的人,所以这青楼楚馆之中传出来的一言一行,也都会传入白袍、城中守军乃至于李荩忱的耳朵中,所以也用不到担心会有小人谋乱,因为朝廷会把这种可能扼杀在萌芽之中。

鸿门大捷,也让李荩忱几天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他虽然知道有火枪在手,汉军将士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毕竟世上有很多未知的可能,尤其是在战场上。

更不要说这本来就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了。

只有真正听到大胜的消息,李荩忱才彻底放松。

第二一七一章 马革裹尸,犹然不悔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零二零章 你没有意见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第一一九六章 从夫还是从父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报第五百七十七章 胜利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三百二十七章 杨树枝纹饰第五百零二章 破胆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戏诸侯”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难以为继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枪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战急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书式的攻防战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观的感觉第一三八五章 给尉迟迥的信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还没死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职,谋定河东第二三零六章 两教之争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八四八章 平静之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对军队的掌控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七百九十六章 颇有微词第一四九三章 水陆夹攻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这边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下)第一四四三章 疲劳驾驶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见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执第五十八章 夕阳(加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二一八三章 遗书都写好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阳守将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二零八一章 晋阳城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许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禀报打仗?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六百零六章 吏员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千三十一章 诅咒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无方,臣妾有罪第一千九十八章 横刀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三一二章 两大都督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百零八章 动手(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三六一章 捉杨坚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二二九五章 海军的任务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一七一八章 要拦住他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么?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达的想法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职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凤坡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第一三七二章 朕给过机会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馅饼第三百三十七章 岁岁不得清平久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采蘼芜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一三零六章 留给汉军的时间不多了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议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