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

火器的产量还不够,这也是李荩忱并不倾向于和宇文宪开战的原因之一。他更期望能够对宇文宪形成绝对的优势,无论是什么方面。

而根据战事的紧急程度,西北这边应该很快也会列装,毕竟西北要直面杨坚以及吐谷浑的威胁,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可能冒出来的突厥人。

只不过杨坚显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大汉将领们已经无从把希望寄托在火器身上。

不过正如于玺所说,当初汉军同样没有火器,不是照样把突厥人打败了么?

面对数量甚至还不如突厥人的元谐,汉军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淳于量点了点头:“接着说。”

“我们占据地利,完全可以依托城池和营寨列阵,同时派出骑兵和一队步卒封锁诸如黄沙湾这样元谐有可能走的重要道路,到时候元谐也只能选择硬着头皮上,却不得不暴露自己的战略目的,或者就只能选择绕路,现在的元谐,恐怕也承受不起绕路带来的时间损失吧?”于玺紧接着说道,“而或者我们直接率军前出,选择合适的地点占据地利,迎头拦截元谐,直接把战火拦截在灵武之外!”

顿了一下,于玺的目光愈发有神:“这样整个战场的局势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所以应该是元谐来考虑我们怎么打才对!”

于玺话音落下,议事堂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不过很快这沉默就被淳于量打破。

“善!”淳于量抚掌大笑,“今日于郎,老将军泉下有知也应瞑目!”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的视线比较狭窄了。他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如何保护灵武城上,倒是忘了双方的实力差距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大,与其把战场直接摆在灵武,倒不如汉军以灵武为依托主动出击,那样的话若是成功,自然也就不会造成灵武太大的损坏,而就算是失败,汉军也能撤退到灵武继续坚守。

总比和敌人在灵武直接决战来得好。

被淳于量这么一说,于玺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而于仲文也是笑着喝彩一声。自己这个兄弟原来就知道打打杀杀,一直像是一个莽夫,曾经没少让叔叔头疼,曾几何时,他也已经成长为有自己主见的将才了,叔叔泉下应该会感到欣慰的。

于玺紧接着一拱手:“将军,末将请为前锋。”

淳于量有些犹豫:“贤侄才刚刚到,怎么也要休息休息······”

“先父遗嘱仍在耳边,或不敢忘。”于玺径直说道。

“也罢,那你为前锋,带领所有骑兵和五千步卒前往黄沙湾,某率大军随后!”淳于量知道这个年轻人求战心切,自己根本犟不过他。

“诺!”于玺应诺。

看着于玺大步离开,淳于量不由得感慨一声:“今日的汉家儿郎,已经和往日大不相同。”

作为一名老将,他是这一生见识过太多的失败,也见识过汉家儿郎卑躬屈膝的场景。

而眼前,这些汉军儿郎,显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他们顶天立地,志在远方。

畏手畏脚、拘泥于一城之地,已经不是他们的习惯。

“点齐兵马,我们准备出发。”淳于量深吸了一口气下令。

或许是被于玺大步离开的背影所感染,这个时候老将军也是热血沸腾。

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过这种感受了,只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

就像年轻时一样。

————————————————

武威城,这里是大汉的西部边界,继续向西,就是吐谷浑的活动范围。

也正是因此,武威城虽然不断大,但是汉军在这里足足屯驻了五万兵马,这五万兵马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吐谷浑随时有可能的进攻,也是为了保护祁连山下的马场。

毕竟大汉的战马来源,现在可都仰仗着祁连山下的马场了。

在征服北方的战争之中,没有战马可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长孙晟长期以来都驻守在武威城。

今天的武威颇为热闹,不仅仅是因为从关中而来的一队援军到了,更因为武威守军长期以来的敌人,终于有了动静。

“吐谷浑人忍不住要动手了,你们来的正是时候。”长孙晟搓了搓手,刚刚从外面回来还是有些冷的。

虽然武威这里还不至于“胡天八月即飞雪”,但是现在马上就要入冬,外面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作为一个文官,长孙晟终究还是不比武将,这样的寒冷够他喝一壶的。

站在长孙晟前面的正是带着五千步骑前来支援的宇文忻。

而宇文忻的身后,还有一对难兄难弟,正是贺若弼和史万岁,

宇文赟投降,连带着梁士彦和韦孝宽等人也都投降了大汉,他们继续为大周效力自然也就不切实际,他们可没有为杨坚继续打工的觉悟,可是要是直接调转矛头跟着李荩忱去对付宇文宪,他们两个又心有不甘,所以当李荩忱让他们和宇文忻一起前来西北的时候,也已经知道自己别无选择的贺若弼和史万岁,并没有拒绝。

至少英国公宇文忻也是他们熟悉的人,甚至也可以算是曾经北周军方出了名的猛将,跟着宇文忻也算是继续为宇文家效力,让他们在心理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愧疚之情。

他们和长孙晟之前也算是认识,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也就免了寒暄和见礼。

“慕容还真是不老实,”宇文忻淡淡说道,他之前也曾经来过西北,算是知道吐谷浑人的野心,“不过他们这么精打细算,说明他们自己肯定也在面临着很多问题。”

他们拿下沙州之后,也就等于拿住了河西走廊,在向西压服西域的同时,自然也想要向东扩展,最好是直接拿下武威,把整个河西走廊控制在手中,甚至可以继续向东挺进以至于占领整个西北。

这一次杨坚进攻西北,可想而知肯定是和吐谷浑沆瀣一气,就是为了能够两面夹攻,最终一起拿下西北。

否则吐谷浑要是真的想要动手的话,也绝对不会等到今天,之前大汉西北主力南下支援关中战事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行动了。

可是吐谷浑人并没有动。

第一三五二章 囚笼的钥匙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处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丝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将明第十二章 接枪第一七一四章 上阵父子兵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一二七七章 时间就是命第七百三十章 后患无穷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让陛下知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输得起第一千零八章 别来无恙第七百九十八章 与其慢慢凋零第两千零九章 陆战队的强大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二五零章 战争的残忍第一三三九章 韦孝宽的挣扎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风第一一五零章 正当时第两千零八章 宇文贡还不想死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对皇后有猜忌?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三四三章 没完没了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虏第二三一五章 但愿有生之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三百零六章 雾中峡谷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进攻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二二七六章 最恶劣的思想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乱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娇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让陛下知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雾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题目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开第九百六十五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九百九十八章 战俘第一八四六章 韩擒虎的杀威棒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六七九章 得亏咱们快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二零六零章 当随大树共迎风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达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偻老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灯下人如玉第一九九二章 遥远的战场第二三三四章 万岁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将,不是兵第二一零零章 城门洞开,汉骑入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镇定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发展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三十八章 进山第一七七九章 大汉的家底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须做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群猪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后门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变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二零零章 华夏的文艺复兴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气运,佑我华夏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