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九章 到群众中去

风雨,让人们心绪不宁,让人们看不清前路。

而对于守在码头上的林邑士卒们来说,这场风雨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囚禁,他们奉命在这个重要的码头上巡逻和放哨,即使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那些应该在他们的刀尖下瑟瑟发抖的老百姓,都已经躲在了屋子里,哪怕是屋子漏水,也总算是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可是他们还要在这里迎着风雨活受罪,这让这些士卒们心中颇有些不满。

这风雨天,没有船只靠岸,也没有人在码头上往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但要是忍受风雨,而且还一点儿可以盘剥的油水都没有,要不是上面下了死命令,谁愿意做这样的苦差事!

虽然已经到了正午时分,但是天并没有任何要放晴的意思。

对于南方的象林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奇怪的天气现象,大家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几名士卒懒洋洋的靠在房檐下,抱着自己的刀枪,百无聊赖的看着风雨中波浪起伏的海面。

他们甚至连聊天都觉得无趣。

“快要到吃饭的时候了,”其中一人吸了吸鼻子,似乎想要努力去闻到风中的饭香,不过很快他就失望的摇了摇头,“应该都快午时了才对,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杀人啦!”此时一声尖叫刺破了风雨声的单调!

几名士卒打了一个激灵,正想要看去,一张巨大的渔网从天而降,直接把他们罩入其中。

“杀!”几名大汉也从屋顶上跳下来,手起刀落。

林邑这边对刀剑的管制还是有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铁矿的缺少以及对冶铁技术的不重视,所以大多数的林邑人根本用不起铁打造的东西,哪怕是菜刀,更不要说刀剑了。

能够手持这些刀剑,说明这些大汉都是有备而来,甚至背后还有别的力量支持——在林邑的周围,想要和林邑为敌的力量,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了。

只不过不等这些士卒们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刀剑就已经无情的刺穿了他们的胸膛。

他们尽力的想要向风雨之中看去,因为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们听到了更加密集的脚步声。

甚至盖过了风雨声!

码头上,一名名林邑士卒被成倍于自己的暴民所杀,而更多的身影冲过风雨,逐渐席卷整个象林码头。

象林码头作为南洋最大的码头,在这里居住和生活的人不下两三千,这些身影就算是再多,也不过只有五六百人罢了,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整个码头唤醒。

白袍当然有自己的一套组织和发动百姓的方法,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且追随组织行动的,都是思想过得去的,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将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暴动转变成以烧杀抢掠为主的大混乱。

对于大汉来说,就算单纯的凭借军队,想要拿下象林也不是什么难事,之所以让白袍打头阵,主要还是因为朝廷也想要知道白袍的这种方式到底能够有组织的发动多少百姓,而不是没有白袍,海军和陆军就举步维艰。

随着世家被时代所淘汰,走上台前的是更多的普通百姓。朝廷有很多和世家斗智斗勇的计谋,但是却缺少管理百姓的经验,借助白袍,朝廷可以考察一下应该如何组织和发动百姓。毕竟打仗需要发动百姓,平日里进行一些大工程也同样需要发动百姓。

李荩忱在前世也的确没有学习到组织百姓的精髓所在,只能捂着脸说给前辈们丢人了。

更何况每个时代的社会矛盾有所不同,朝廷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不一样,后世的经验固然重要并且有指导意义,李荩忱也不打算生搬硬套,每个时代只有相符合的政策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不管是超前还是落后都没有用。

王莽,李荩忱记得后世总是说他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也的确王莽的一些政策和后世无比相似,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就算是再先进,社会实际生产力和社会温饱矛盾乃至于最基本的道德伦理问题——也就是汉室正统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这一切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在满足群众利益的同时,让群众去主动的、顺带的满足国家的利益,这是李荩忱现在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也是新一代的大汉士子们已经意识到了的。

正是因为察觉到大汉的未来在更广阔的社会人群之中,所以李渊和李靖这些天资聪颖的年轻人们才不愿意拘束在课堂上,想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看一看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是什么样的。

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作为上位者,只有满足了群众的需求,群众才会反过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随着工坊的建设和商业的发展,普通老百姓愈发的意识到生活不仅仅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他们的需求更多,朝廷想要维持稳定,需要做的自然也就更多。

现在白袍已经证明,只要通过完整的组织机构,即使是被公认为猴子的林邑人也能够妥善的组织起来。

虽然风雨很大,但是这些林邑人并没有慌乱,在白袍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将街坊邻居们都召集起来,一个接一个大声呼喊着,向大家宣告林邑王室的暴政就要在今天被推翻。

“来了,来了!”一名眼尖的林邑人率先大吼道,伸手指向天边。

风雨中,一艘艨艟巨舰跃出海平面。

昏暗的天空下,赤色的旗帜迎风招展。

更多的飞剪快船围绕在巨舰旁边,飞快的向前。

而在这之后,其余的青龙大舰也都出现,在海面上排开,像是一道向前移动的高墙!

汉军的舰队,如约而至!

码头上的船只一只只如离弦之箭,引领着海军的船只靠岸。

站在风雨里,十多名血统纯正的大汉白袍将士看着这些来自母国的军队,腰杆笔直,眼睛里也已经湿润。

身在异国他乡这么长时间,甚至都需要隐姓埋名,一切都要提心吊胆,一切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第一三九九章 一边倒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一七六八章 会攻洛阳,谁来主攻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没劲第二三零八章 大汉的江南第一五四一章 我们海军就是要抢功劳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陈仓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二一七九章 与此城共存亡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九百九十章 激战湘州城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让时代改变自己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一九六四章 战争,近在咫尺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战急第一百八十一章 过招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一六七七章 进英烈堂,咱们不一起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六百三十章 异动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汤包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风卷地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负罪名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么第一二六一章 枭雄末路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长安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九三四章 振兴两淮第九百四十二章 农耕事宜第二一一八章 陛下之寿三千霜第一五一四章 李询聚将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二三六二章 亲眼所见方为真第二百二十八章 诅咒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牵手第一四九三章 水陆夹攻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义不对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晋阳,实攻雁门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还没死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里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二二一九章 怎么入城?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当别人家的孩子第二二四三章 兰陵萧氏和陛下胸怀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干的好处第一千二十八章 轮战第一四七八章 垂帘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圣贤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茧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四五七章 几个字的重量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郫江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么?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第一六五零章 窝囊第一二六四章 权力的巅峰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四百七十五章 杀上去真的对吗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样的世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挣扎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四百九十八章 难测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五百五十七章 杀意浓第二零四五章 丰碑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一四一二章 骗不了我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乐,加更一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扑城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