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二章 海军上岸?陆军下海?

杨素知道自己再不开口的话,这两个人有可能直接打起来——以萧世廉的暴脾气,真的不见的不可能,而王昌作为从龙元老,也不会示弱——所以他必须要说点什么:

“两位将军,你们这样争执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王昌和萧世廉本来就不想直接吵起来,李荩忱就在旁边看着不说,海军和陆军作为大汉军队的一部分,也不能直接就闹出来这么大的矛盾,这对于军方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军方的竞争对手是文官,敌人是外面的那些大小国家,绝对不是自己人,海军和陆军打起来,只会让这些竞争对手和外敌看笑话,更会让陛下大失所望。

所以至少表面上的和气还是要维持住的。

小动作可以不断,大动作一个都不能有!

因此杨素开口,算是给了两个人一个台阶下,两个人自然很聪明的借坡下驴。

不过这话既然说出来了,杨素也就必须要给个准确的说法。

“陆军负责地面上的,海军负责海面上的,这是各自的职责范围不假,”杨素微笑着说道,“但是总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这一次跨海远征林邑,陆军乘坐的是海军的战船,所以实际上海面上的事情陆军也掺和了。进攻象林和卢容的码头,海军战船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所以实际上地面上的事情海军也管了。”

“所以战事吃紧,海军帮忙,如何不妥?”王昌径直说道。

萧世廉不忿,冷笑道:“谁说战事吃紧?十万大军,雷霆犁穴,如何就战事吃紧了?”

“两位将军,莫要争执,”杨素站到两人中间,微笑着说道,“海军能上岸,陆军能下海,但是毕竟不是各自的本职,无论是管理上还是统筹调动上都会徒增麻烦,因此本官有一提议,两位且听听如何?”

李荩忱端起来茶杯,之前杨素就已经给他提出过一个设想,经过李荩忱的完善,实际上已经算是下一步的政策,这个时候杨素拿出来,显然也是为了先给海军和陆军吹吹风。

的确,现在海军和陆军的任务范围泾渭分明,可是在实际作战中很难真的做到泾渭分明。

在之前内河作战上,比如会稽城的平叛作战,水师就深入兰亭水为陆军提供了猛烈的火力支援,而这一次海军协助陆军进攻象林和卢容,也不是完全打酱油的。

就算是海军真的有心情站在远处看热闹,危急情况下,陆军也离不开海军的支援。

因此双方虽然互相有矛盾,认为对方抢占自己的功劳,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对方的话,单纯凭借自己又很难拿下这样的功劳。

所以当杨素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原本已经怒目相向的萧世廉和王昌各自吸了一口气,还是安静了下来。

就算是他们真的已经势同水火,也不能将居中调度指挥的太尉府视为无物。海军和陆军是没有调动粮食和军饷的权力的,而且将领之间也不能相互配合指挥,这背后必须有太尉府的调度和规划。军方内部可以有矛盾冲突,但是大家都不能不考虑太尉府的意见。

争执归争执,不能饿肚子。

“南方之战虽然还未结束,但是一些问题已经随着先期战报的传来而暴露出来了。”杨素沉声说道,“这其中就包括陆军和海军之间的配合,根据太尉府在军中的官员回报,陆军和海军针对主攻一事上时常有冲突,而更重要的是,陆军缺少足够的从船只上登陆的经验,这就导致每次出击都只能被动地选择存在码头的城镇。

而海军则缺少配合陆军巩固前线阵地的经验和能力,并且海军战船上的将士也缺少甲胄,所以对付林邑人或许还游刃有余,一旦敌人是甲士乃至于骑兵,海军上岸于事无补。”

并不是大汉轻视海军,而是海军追求的是能够在船上往来身轻如燕,因此海军是不披甲的。一旦真的对上强大的敌军,连衣甲都没有的海军的确很容易变成人家的战功。

大汉的未来可不只是就欺负欺负南方的这些猴子,是要北上真刀实枪的和北周人较量较量的,到时候让海军去面对北周的鲜卑骑兵,那场面实在是太过血腥和残酷。

杨素顿住,看向若有所思的萧世廉和王昌,微微一笑:“两位将军,杨某所说可有几分道理?”

萧世廉微微颔首:“此话不假,但是如何解决呢?”

王昌虽然没有直接开口,但是也是一样的意思。

“从海军和陆军之中各自抽调士卒,组成一个独立于海军或者陆军之外,又能够同时受到双方指挥的军种,”杨素微笑着说道,“这支队伍身披轻甲,能够乘船渡海、又能够上岸厮杀,或许他们不适合在大海上和敌人周旋,也不适合深入内陆和敌人的重甲甲士而或者大队骑兵决战,但是抢占滩头和沿岸城镇、配合海军船只控制岛屿等等,却要比直接派遣海军或者陆军来得有利,也有力。”

萧世廉沉声道:“若是如此,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王昌也点头应是,既然海军不好上岸,陆军也不好下海,那不妨大家折中,组建一个能够下海也能够上岸的队伍就好了嘛。

杨素转而看向李荩忱。

虽然李荩忱在这之前就已经得知太尉府有这样的规划,但是还没有点头过。他不点头,军方认为有用也没用。

李荩忱微笑道:“善,那太尉府尽快拟定一个章程,朕还指望着能够在这一次南征中见到这支队伍的身影。”

杨素急忙拱手应诺。

而萧世廉和王昌此时大概明白了什么,面面相觑。

陛下态度如此果断,明显就是实现知道了此事,只不过一直没有点头罢了,至于为什么没点头······明显就是想要以此来试探一下海军和陆军各自的态度罢了。

大汉需要的是团结,如果海军和陆军各执一词,甚至真的争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那陛下失望之下,说不定就会对海军和陆军来一个大洗牌。

好在萧世廉和王昌都还不算傻。

这种共赢虽然得到的利益少一些,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

第一九六七章 各军争锋第二百一十一章 雾气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一五六二章 海军的欠条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三六九章 一条咸鱼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东忽西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一千七十六章 违令者斩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阂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处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担心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两千零六章 进攻燕郡的序曲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战,狼尾滩!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二三零三章 内府新的财政来源第一一三五章 使节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二十三章 生变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二二六八章 内府扩张带来的问题第一八四二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华如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时间不多了第一三三七章 战局骤变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时皆是敌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浑的情况不同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八四八章 平静之下第二三三四章 万岁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一七四五章 让军神当苦力第一四九零章 天圆地方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犹豫第一三一五章 后继有人序章 白袍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节第一三五三章 关中的土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战急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一七零章 当岳父上瘾?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七一四章 上阵父子兵第一三三零章 万岁战淳于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六四八章 潼关下,不能耽误时间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九六七章 各军争锋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边第一二四三章 来之不易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三百一十二章 惊马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二二九七章 这个忧,不分好不好?第一百九十一章 决断第二十章 杀机第六百七十一章 归来第二零二零章 你没有意见第一七六二章 击鼓,死战!第一二四二章 几成把握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来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第五百五十四章 愿者上钩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九一五章 停战的默契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