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惫

相比于杨坚和宇文宪藕断丝连、还算一个整体的北周,林邑独立于天南,早就已经和中原王朝没有任何联系,从任何角度上来说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次大汉灭掉林邑,既是收复了曾经两汉故土,也是灭掉了这个为祸南方多年的敌人。

尤其是林邑自行发展数百年,无论是制度、宗教还是国内实际情况都和大汉截然不同,在其上已经很难找到当初汉朝制度的身影,因此如何占领林邑、稳定民情以及完成对林邑的同化,又是一个挑战,现在来看大汉的前几步走得还不错,至少在范梵志被俘之后,林邑还没有掀起过成规模的叛乱。

而这背后,大汉朝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前方战事开始之后,朝廷就开始组织官员,准备接管占领的城镇,甚至新任的象林太守虞世南干脆就直接跟着海军参与了对象林的进攻,在象林攻克的第一时间出榜安民,实现和林邑政权的无缝对接,而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余的郡县中,否则朝廷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组织起来林邑各处的民政建设。

因此这场胜利是属于前线将士们的胜利,也是属于朝堂上每一个运筹帷幄的朝臣的胜利,所以他们也是有骄傲的底气的。

当然了,这一切一切的功劳,最终都是属于这一场大战的谋划者、主持者和决断者,大汉的皇帝陛下。

当走入御书房里进之后,就算是挺胸抬头的臣子们,也都含住了一口气,变得毕恭毕敬。

对于当朝陛下,他们的心中只有敬佩,毕竟李荩忱也是南征之战的最主要决策者,可以说没有李荩忱,就没有这一场大战的全胜。

不过李荩忱这时候并没有来,这倒是让杨素和唐亦舜等人有些奇怪。陛下虽然有的时候喜欢偷懒,但是横向对比诸多帝王,总体来说绝对算勤政的了,并且四处巡视、兢兢业业,绝对算得上一位称职的好皇帝了。

今日虽然不是大朝会,只是在论功行赏之前朝中六部尚书以上的重臣和陛下之间的通气会罢了,但是来的也都是云端之上的人物,按理说平日里遇到这种情况,李荩忱应该早早的在御书房中批改奏章等候了才是,今天倒是有些奇怪。

“陛下到!”袁大舍的声音姗姗来迟。

李荩忱打着哈欠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

杨素和唐亦舜在躬身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微微抬起头,通过余光,他们能够看到李荩忱的形象,陛下衣冠很严整,但是眯着眼睛,明显就是没有睡醒的样子,这个样子大家还是很熟悉的,分明就是喝醉了酒第二天刚刚起来的状态。

难怪······估计陛下昨天晚上也很高兴,没少庆祝。

而李荩忱又打了一个哈欠,才清醒过来。

因为明显的意识到李荩忱有心事,所以乐昌她们没有少劝酒,最后李荩忱越喝越多,一直到失去了知觉,换句话说就是喝断片了。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晚上喝醉酒之后,倒在床上一觉不醒。

当然了,杨妙喝的也不少,两个人都没了知觉。

等早上醒来的时候,杨妙发现自己和李荩忱只是衣衫不整罢了,应该是自己侍寝的时候,李荩忱却什么都没有做,小姑娘顿时就以为是李荩忱不喜欢自己了,噘着嘴委屈的就要哭,吓得李荩忱连哄带劝才算是止住,不过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该交的东西交了上去,这件事才算过去。

后宫之中本来就没有什么小秘密,很快妃嫔们都知道了到嘴的肉绝对不会放过的陛下竟然因为喝醉了什么都没做,萧湘她们自然是没少用怪异的眼光看李荩忱,让李荩忱早饭都没有吃肃静。

李荩忱也懒得和她们计较,自己有没有本事她们都很清楚,这目光更像是揶揄罢了,更重要的是喝断片之后的确非常难受,李荩忱摇摇晃晃的前来御书房,如果不是因为今天文武官员一起来觐见,李荩忱是绝对不会来批阅奏章的,他宁肯选择无赖一下,直接趴在杨妙香闺柔软的床榻上批阅奏章。

“众爱卿平身。”李荩忱一挥手,自己先一屁股坐下。

唐亦舜站出来拱手:“南疆大捷,臣等为陛下贺!”

“当为大汉贺!”李荩忱笑吟吟的说道。

“为大汉贺!”群臣们急忙符合。

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战斗虽然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善后不可懈怠,这一场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我们的目标是让林邑变成大汉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击败林邑人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林邑人忠诚于大汉才是最重要的。而当下,还有论功行赏一事,切不可让前方浴血厮杀的将士们心寒。”

“陛下放心,”杨素急忙说道,“太尉府和礼部已经连夜拟定好了功劳簿,请陛下御览。”

袁大舍急忙接过来转送到李荩忱的案前。

而唐亦舜也开口说道:“针对安南的现状,户部联合商部、工部、刑部、御史台等组成了考察队伍,在十天之前就已经启程上路,如果顺风顺水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入海,月底应该就能到达番禺郡,下月就可以对安南进行深入考察。”

“下个月才考察,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结果?”李荩忱眉毛一挑,对于这个速度有些不满。

当然他也知道从江南到岭南再到安南路途遥远,即使是走海路已经算快的,也要消耗很长时间。

但是这并不代表大汉就能安于现状。

历朝历代虽然都想要占领安南,把朝廷的控制线一直向南拓展到无法再向前延伸,但是最终朝廷都没有办法长久的控制安南,就算是出现了诸如日南这样已经完全完善的郡县,但是也很难维持太长时间,反倒是给地方土著做了嫁衣裳,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安南实在是太远了,远到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朝廷要过很久才能知道。

现在大汉虽然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八百里加急情报传递体系,甚至消息可以通过路上和海上两种方法进行传递,但是消息传到李荩忱这里也已经是小一个月的时间。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八百零二章 将计就计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千三十五章 冯小怜和张丽华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一千三十一章 诅咒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里城外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长亭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一一六二章 归家第二百零四章 翻墙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一八四四章 蒲坂津和风陵渡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别过第八十三章 当共饮第一二五四章 万事开头难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一七五八章 大汉需要更加稳定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五六六章 预算和预案第二百零二章 征用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报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四百八十三章 断后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戏诸侯”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二九三章 两代人之间的争锋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责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七百九十六章 颇有微词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六五一章 不对等战争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千四十一章 谈判筹码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溪谷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九百九十章 激战湘州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风浪急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还是过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胜第一五三二章 何谓汉人,何谓大汉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过分开第二零四六章 鸡肋,鸡肋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时间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围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四百九十八章 难测第一八八八章 抓住河东第二十四章 诱饵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开的手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六百四十九章 练兵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风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职,谋定河东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一八四七章 风雪是最好的掩护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报第五百一十八章 静与动第一八八一章 粮价不稳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一一六章 编排朕的八卦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八百九十五章 进无可进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七百九十八章 与其慢慢凋零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禀报打仗?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队伍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