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二章 孙思邈的决定

这一次南下,让孙思邈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在医学上的无知和可以继续努力的方向,甚至都让他觉得自己之前的四十年都白活了。

医学的世界还很广阔,自己之前所看到的,只不过是门口的照壁而已,转过照壁之后,方知别有洞天。

“朕能够留给你的时间不多,要抓紧了。”李荩忱沉声说道。

孙思邈打了一个激灵,他当然知道陛下在担心什么。

大汉虽然现在和北周之间很平静,但是北伐是必然的。

陛下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儘可能拉大大汉和北周之间的优势,进而减少大汉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也算是朝堂上人尽皆知的事情。否则之前陛下也不会这么积极的把孙思邈给踢到南方去。

李荩忱就指望着孙思邈能够在医疗上有所突破,这样就能够在大汉北伐的时候儘可能的拯救更多人的性命。大汉现在缺少人才,也缺少最基础的人口,之前南方和北方之间甚至有接近三倍的人口数量差距在,虽然经过这一次的大汉入关中之战,这种差距被几乎拉平,但是随着大汉向南开发,实际上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分布这么多的人,人口密度根本无法和北方相比。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国土内存在大量人口居住点的实际上也就是大江沿岸,这也就导致秦军沿着大江顺流而下,把荆襄一带扫荡乾净之后,楚国就已经成为板上鱼肉。

局部地区内可动用的人口数量少,就意味着战争一旦爆发,那么留给大汉进行应急反应的机会就会少,毕竟一支军队的调动也需要背后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援,而人口少,这种支援就需要从更远的地方进行调度,自然比不上敌人的就近徵发来的快捷,这样只会让大汉在之后和敌人交锋之中的每一步都落在后面。

因此对此李荩忱的策略有两个,一个就是让大汉一直保持进攻的姿态,这样大汉就能够在战场上保持主动,至少不会被北方的敌人牵着鼻子走,恰恰相反,甚至李荩忱要做的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第二个自然就是儘可能的弥补双方在人口和兵力上的差距。

既然短时间内造不出来那么多人,那就想办法保住不应该丢掉性命的人。

所以李荩忱对于孙思邈,既是期待和盼望,也有命令的成分在其中。战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每一个人都需要全力以赴、时刻准备着。

这一次孙思邈南下,并不只是学习到了和医学有关係的知识,还充分的认识到了大汉的政治生态。现在的大汉虽然在发展这个、发展那个,甚至已经完成了对林邑的攻伐,但是实际上在每一个大汉人的心中,北方的敌人一天没有被除掉,他们就一天难以真的放下心来,从皇帝陛下到下面的每一个臣民,大家都在幻想着能够延续现在已经呈现出来的和平安宁景象,但是他们也都心里清楚,只要北周还在一天,这和平的景象随时都有可能烟消云散。

因此大汉自上而下,每一个已经和这个王朝息息相关、每一个已经在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归属的人们,都在这北方的黑云下屏住呼吸,拚命的工作,以求能够有一天彻底打破头上的黑云,让自己现在已经能够享受到的和平生活变成现实。

这是一种甚至走到大街上、走到小巷子里,走在大汉的任何地方都能够感受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无疑在军中是最为强烈的,所以这一次南下,孙思邈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

拼搏、求生,这种斗志孙思邈绝对不排斥,甚至还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够融入到这个大团体之中,追随着潮头上的赤色旗帜奋勇向前。

无影灯在燃烧着,发出微微的声响,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任何的声音。李荩忱看着孙思邈,在等着他的答案,陈宣华似乎也意识到了这对君臣之间肯定正在用心盘算着什么,甚至他们的思想正在交锋,所以也跟着屏住呼吸。

陈宣华虽然生性顽皮——当然这也和陈顼、李荩忱以及乐昌一向惯着她有很大的关係,但是关键时候的分寸还是拿捏得住的。

沉默良久,孙思邈抬起头来,掷地有声:“半个月之内,臣保证可以进行第一台成功的手术,”

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一切讲究的是精细,这个时间肯定是孙思邈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荩忱沉声说道:“这是朕给你的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时间你自己真的想好了?”

“臣愿意向陛下立军令状!”孙思邈郑重说道。

“朕不需要什么军令状,就算是你真的完不成,朕又如何捨得要了你的脑袋,不过既然你已经说了,那希望朕到时候真的可以见证这样的奇蹟。”李荩忱径直说道,“从现在开始,时间可不多了。”

“臣遵旨!”孙思邈拱手,紧接着,孙思邈咬牙转而看向陈宣华,“娘娘,臣恳请娘娘通过内府为臣寻找家庭贫寒、病入膏肓的患者,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让臣来为他们治疗,只是生死难料,臣会儘力保全他们的性命。”

陈宣华怔了一下,急忙看向李荩忱。

这种事牵扯到人命的,虽然的确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能够给那些贫苦人家一个希望,又能够让孙思邈在这个过程中积攒更多的经验,尤其是面对体质本身就差的人的经验。

可要是真的出了什么大事,尤其是被御史台和刑部抓住了小辫子,那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善罢甘休的,虽然这个时代无从说什么人权,但是道德伦理的约束是在的,孙思邈这样做,说好听一点儿是救死扶伤,说难听一点儿那不就是用人来做实验么,到时候真的追究起来,就算是她恐怕也要被殃及池鱼。

因此李荩忱不点头,陈宣华是绝对不敢的。

“放手去做你想做的,朕给你撑腰。”李荩忱温言道。

对此,李荩忱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知道就算自己不点头,孙思邈也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可能还会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自己需要的患者乃至于尸体。

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二百零二章 征用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一四五四章 顾左右而言“他”第二二三一章 什么样的大汉第二零二五章 突击队第一八九零章 河内部署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惨案第一二零五章 隔墙有耳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难逃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将才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静制动第一九八四章 甲骑的哀鸣第一七七三章 尉迟贞和尉迟霖第一九一六章 大汉的戏剧第二十二章 撤退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请第二一六零章 册封太子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二一七一章 马革裹尸,犹然不悔第五十六章 大营(加第一更)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负的沈姊姊第三章 邻里第一四五八章 每个人都在努力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长大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贼第五百零五章 天宫院里的重逢第一五三二章 何谓汉人,何谓大汉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一一四九章 血偿第八十九章 听一言(第三更)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参与的决战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挡的力量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四二八章 灵武议战第一千二十五章 战争的演变第一二零六章 杀伐果断?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烟起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八百九十五章 进无可进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开垦第一百零三章 考核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报第六百五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一八七六章 汇合白袍,夜袭之计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六四一章 新却月阵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与暗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一五八二章 孙思邈的决定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二一三三章 题名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与传国玺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拧朕,还找借口?第一六五零章 窝囊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三六一章 捉杨坚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经济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袭第一二二七章 树干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三零四章 大义灭亲第六百九十四章 访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钟离第七百二十三章 惊起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八百零二章 将计就计第二一零三章 亲守此地共存亡第一八九零章 河内部署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