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

京口码头,一艘艘体型庞大的战船几乎从京口一直铺到对面的瓜洲渡。

对于李荩忱来说,京口绝对是一个熟悉的地方,当初从瓜洲渡到京口再到建康府,自己第一次参与到了南陈纷乱的内斗当中,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次的内斗中自己把握住了陈叔宝和陈叔陵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能够赢得东宫群臣的青睐,为之后自己得以主导进攻江陵之战以及独自入蜀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现在自己又回来了。

虽然不是从淮北来到江南之后第一次到京口,甚至就在前一段时间李荩忱下江南巡查的时候还曾经来过这里。

但是这一次,他的心态或许是最不一样的一次。

因为从今天这一次开始,自己终于可以抽出剑,指向中原。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最大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臣领扬州刺史蒋元逊,参见陛下!”

“臣户部尚书陈叔慎,参见陛下!”

京口前来迎接的文武官员也已经是李荩忱的老熟人。

蒋元逊是京中老人,而陈叔慎更是李荩忱的小舅子。这一次大汉倾国北伐,刚刚疏浚好的江南运河成为了大汉东侧运输粮食和武器装备的大动脉,因此也带动着京口和对岸的广陵一跃变成了大汉东南地区之中最繁华的存在。

实际上当初江南运河开通之后,这些运河沿岸重镇就已经甩掉曾经的包袱——主要还是世家带来的包袱——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池规模不断扩张,城池内外都已经转变为大大小小的集市和仓库,而城池外面也被大量的工坊所覆盖。

借助运河,这些城镇都迎来了经济上和工业上的大发展。

而现在大汉北伐,这些城镇更是变成了粮食转运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地州府自然也是抓住机会,搭乘战争的顺风车,让城市规模再度扩大。

因此此时呈现在李荩忱面前的京口,甚至和他上一次前来的时候见到的京口都已经有所不同,几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发生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上一次来的时候京口还在大兴土木,而现在城池外围的扩建已经完成,街道上很少能够看到有废弃物和尘土,来往的车辆和船只井然有序。

在大战来临的时候,这个江南重镇也在全力运转。

正是因为京口到瓜洲渡这一线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即使是身为户部尚书的陈叔慎,都已经亲自坐镇京口。

李荩忱甚至有理由怀疑,如果这一场大战持续的时间再长一些的话,京口和广陵这夹江携手的两座城镇,很有可能会取代建康府变成东南最富饶和繁荣的城市,毕竟这本来就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面,当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广陵一跃取代已经改名江宁的建康府,成为南方最富庶之地。

更不要说作为一个后世人,李荩忱很清楚大运河沿线的晋陵、吴郡这些,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建康府能不能保住自己江南中心的身份,而或者会沦落到和西边的州府们一起玩,那李荩忱自己也不能决定。

毕竟大时代的浪潮下,即使是他自己也只能起到一个因势利导的作用,更何况这个时代的华夏经历的和另一个时空之中的已经完全不一样。

李荩忱倒是并不打算在京口过多停留,他不是来旅行的,是准备北上征战的,不过北上征战的主要食粮,李荩忱还是要亲自看一下的。

伸手让李平不要跟狗皮膏药一样贴着自己,李荩忱又翻身跳到码头上的一条船上,船微微晃动一下,船上的船老大打了一个激灵,赶忙过来搀扶。

李荩忱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朕当初也没有少在船上,这点摇晃还算不得什么。蒋卿家就算了,子敬,可敢下来?”

陈叔慎跳到船上,身手敏捷,向着李荩忱拱了拱手,颇有几分“这有啥不敢”的意思。

李荩忱伸手戳了戳船上的米袋,又掀开看了看另外一边堆放的石弹,这些石弹是汉军霹雳车的主要“食粮”:“现在江南的粮食还能向北运输多少?”

“启禀陛下,现在还能运送至少万石,但是之后恐怕就难以保持这个数量了,”陈叔慎沉声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江南大多数的粮食都已经北运,现在剩下的主要是运送工坊里生产的武器器械,粮食反倒是不占多数。”

李荩忱微微颔首:“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一场大战恐怕要持续很久,粮食上面,现在是春耕之后,粮食不够朕也能够理解,但是夏收和秋收之后,粮食万万不能有所断绝,北方的情势我们现在还无从了解,只能从白袍那里得到一些大概,因此绝对不能寄希望于北地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

陈叔慎郑重拱手:“臣遵旨。”

李荩忱伸手拍了拍米袋,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江天。

江天辽阔,长路漫漫啊。

————————————

李荩忱到底没有大张旗鼓的渡江,趁着夜色,一艘艘巨大的战船扬帆起航,沿着北固山转出北固湾,继而直接向瓜洲渡而去。

这一走,李荩忱就不在沿途停留,将会直接抵达最前线,钟离。

水师的战船大多数都已经派遣到了淮北,剩下的这些船只实际上多数都是去年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事打造的新船,针对水师已经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尤其是对船上的防火设施进行了减重,从而减轻船本身的吃水,以求能够可以装载更多的兵马。

李荩忱这一次北上,实际上也有把这些大小战船给运到淮北去。

伸手凭栏,李荩忱看着船只劈波斩浪,深深吸了一口气。

江上的风带着凉意,一轮明月倒悬在水中。

当初的祖逖就是从这里渡江,击楫中流,而现在自己也走到了这里,不知道这些曾经立志于北伐的英烈先贤们,会不会在茫茫苍穹之上注视着自己、保佑着自己。

“来,那鼓锤!”李荩忱大吼道。

向北前进的船队之中,鼓声拔地而起。

静谧的夜色,被这鼓声打破。

万船之上,鼓声同时呼应。

大江上,浪涛似乎都在随着鼓声激荡。

大汉新元四年四月初六,李荩忱击鼓中流,北上伐周。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一三三八章 未败已败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二九五章 海军的任务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门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三十章 谈判第一六零八章 苏湖熟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二一零零章 城门洞开,汉骑入城第一四七四章 颍川世家的害怕第五百五十章 杳无音讯第二百一十四章 缠战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一六六七章 朕与你们同在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会拒绝的办法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宪的准备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图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国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与北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一三一五章 后继有人第一九七九章 夹攻齐子岭第一八七九章 当为将军擒此獠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胁第一七五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欢喜第一一二零章 为君舞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办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灭,天下一统第两千零六章 进攻燕郡的序曲第十五章 凌迟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一九七四章 甲骑对甲骑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个成熟的秘书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一九一九章 乐昌的爱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第一二零一章 问计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样的宇文亮父子第一五四一章 我们海军就是要抢功劳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九九二章 遥远的战场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总是短第九百零二章 危险的夜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一六五九章 名将之后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六十章 不求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订的律法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七百七十九章 难缠的在后面第两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一五二八章 战卢容,大象来袭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总管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内法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梦死第两千零一章 “如数”,“足额”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点打援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六百五十章 统帅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会师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一六五一章 不对等战争第六百八十九章 宫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