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注定的对决

当杜蒙感慨于老天保佑能够让自己麾下的这些将士活下来的时候,却不知道实际上早就已经有人在前面等着王轨。

从清江口到梁郡,可并不远。

昨天晚上,李荩忱就已经抵达了梁郡以西,并且在今天早晨进入梁郡休整,与此同时,戴才的告急文书也抵达梁郡,梁郡准备出发的粮草车队全部都先停了下来。

李荩忱几乎可以断定,王轨进攻马头城只是佯攻,真正的目的肯定是汉军的粮草车队,因此他决定亲自带领羽林骑以及城中守军步卒两千人向西寻找王轨的骑兵,而后续赶到的水师则转运三千人就近上岸巩固梁郡城防,择机向西增援,其余兵马直接前往马头城,切断王轨的退路!

或许就连王轨自己都没有想到,李荩忱的反应会如此之快,而汉军的行动也会如此果断。这也不怪王轨,因为无论是谁也不会想到汉军回援的兵马竟然是李荩忱亲自率领的。

梁郡也好,其余要塞诸如马头城也罢,都是汉军在淮南的重镇,一个都不容有失,所以守将在做出决断的时候也必然会瞻前顾后、小心谨慎,比如戴才就算是已经猜测到王轨的真实意图可能不是拿下城池,但是为了确保马头城无恙,他也只能抽调一小部分兵马出城去接应汉军粮草车队。

粮道暂时断绝虽然会使汉军进攻受挫,但是还不至于彻底要了汉军的命,可若是梁郡或者马头城出现什么差池,谁都负不起责任。

所以王轨几乎可以判定,汉军就算是星夜赶来支援,在没有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意图前,没有办法主动出击,出城和自己决战。

但是王轨还是算漏了李荩忱。

李荩忱身为大汉的天子,这里他就是老大,他没有任何需要小心谨慎的地方、需要为自己的身前身后考虑的地方,他说要出城寻求王轨主力决战,大家就算是有别的猜测和担忧,也只能先从命。

一来他是皇帝,二来他在军事上的造诣的确是任何一名将领都没有办法指摘的,即使是吴明彻这上一辈老将在这里,恐怕也不好说陛下的判断有问题。

因此当王轨撇下杜蒙的那些残兵转而继续向东搜索前进的时候,李荩忱也率领羽林骑出发向西。

很快王轨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时间差不多正是摆脱杜蒙他们四五个时辰之后。

一辆辆大车组成的车队在道路上逶迤行进,车头上都插着象征着汉军的赤色旗帜,这支车队完全是行进中的状态,显然并没有预料到敌人就在前方等待着自己,而自己即将迎来一场残忍的杀戮。

天色已经再一次昏暗下来,原野上夕阳最后的颜色也将消散。

这里甚至能够看到远处的淮水,不过淮水上的粼粼波光也随着太阳的落下而无影无踪。

夜黑,正是杀人时!

荒草凄凄,北周骑兵如饥饿的狼群,直扑向猎物。

“来得好!”李靖站在一辆大车上,看着那些骤然出现的捕食者,大笑一声,“儿郎们,退!”

汉军将士丢下大车,同时向后退缩列阵,长矛在手,同时指向对方的骑兵。

王轨率队冲在不前不后的位置上,看着汉军竟然没有什么惊慌,反而从容的撤退列阵,顿时就觉得事情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他紧接着抽出来佩刀,对着一辆大车上的粮食袋子就是一刀。

刀子进去再出来,沙子和土也跟着流淌出来。

王轨顿时瞳孔收缩。

不好!

“砰!”火枪的声音打破了黑暗和沉默。

马蹄声阵阵,黑暗之中一朵朵罪恶的火花绽放,也不知道有多少汉军骑兵,撕破夜幕,从四面八方杀上来!

而那些列阵的汉军士卒,也是清一色的长矛手,长矛如林,向北周骑兵压迫过来!

中计了!

王轨浑身汗毛倒竖。

既然是想要引诱王轨上钩,那李荩忱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带着羽林骑浩浩荡荡的在前面开路,因此还是让李靖这个机灵的家伙带着两千步卒伪装成粮草车队,而李荩忱则带着骑兵远远地吊着。

王轨必然不敢派出斥候在前面探路,以防止打草惊蛇,因此即使是李荩忱跟的很近,甚至转眼就能投入战场,也没有任何问题。

就这样,王轨上钩了。

汉军骑兵从黑夜之中杀出来,诠释了什么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李靖也很果断的连连下令,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他已然展现出了强大的统兵本领,在他的指挥下,汉军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甚至让人都快忘了他统带的这两千步卒实际上都是一群新兵。

王轨若是真的知道的话,或许可以带着骑兵迎面突击汉军步卒大阵,从中撕开来一条口子,尚且还能侥幸从汉军骑兵的包围之中杀出去,甚至还有可能因而暂时掌控战场的主动,逼迫李荩忱转身再对其发起进攻。

可是王轨看着汉军步卒整齐的队列,终究却放弃了,汉军已经马上就要完成对自己的合围,如果不能抓紧带着部队从包围圈里跳出去,反而硬生生顶着汉军长矛向前冲的话,恐怕更是凶多吉少。

一直到战后,对于王轨当时做出的这个决定,李荩忱自己都表示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汉军骑兵已然从左右两个方向包围了上来。

李荩忱和王轨这一对曾经淮北的苦主和仇敌,总算是再一次碰撞,就像是一场宿命的对决。

王轨勒住战马,果断调转马头,迎向汉军骑兵的左翼。

骑兵分左右两翼展开,实际上也就是分成南北展开,北侧汉军沿着淮水向前推进,对于王轨来说,就算是从其包围中杀出来一条道路,也只能谋求渡过淮水或者沿着淮水向西逃遁,可以选择的道路自然是所剩无几。

而如果向南冲击,能够突入淮南更广袤的原野中,那对王轨来说当然是好事,现在汉军对他形成包围,这说明什么,说明汉军主力回援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这样王轨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如果自己能够向南突入原野里来回奔走游动,肯定就会吸引更多的汉军前来消灭自己,如此,自己的战略就成功了。

第一六二七章 长安会馆第一五九三章 送别第一三四零章 杨坚的骑兵第一千七十一章 郁林动乱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职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三八一章 杨素的八卦之心第三十章 谈判第一七一二章 见风使舵最擅长第六百六十一章 离别第五百五十三章 钩直饵咸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敌人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七百零三章 必须要做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区划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议论汹汹第三百零七章 敌暗我明第二二五六章 张掖各部,当死战阻敌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六七六章 扬武军,死战不退!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礼第四百六十四章 奋短兵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七七二章 坑儿子的爹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九七八章 先连成一片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见略同第一三五五章 战斗的节奏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来客第一二四五章 从江南到塞北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三百七十四章 猎物第一六九零章 乡兵,新兵第一一四八章 复仇之火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点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九一九章 乐昌的爱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赃不是收编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后路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静制动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郫江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九四九章 犹记当年,石头山上第一四五零章 出卖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四八七章 震慑宵小第五百零二章 破胆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养生息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九二九章 乐昌的家书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上)第二一三三章 题名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沟第一三七四章 蓝田受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凭本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二百零五章 堆积如山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一三六六章 驾前惊变第一千五十四章 岭南事第一八四三章 别无选择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陈叔慎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三章 邻里第一二三五章 脸谱化的历史第九百六十二章 边境冲突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节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