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四章 移驾北上

这些和孤魂野鬼一样的家伙们,一路向前的汉军根本来不及在乎,只能交给后续的友军进行扫荡,因此随时都有可能在李荩忱北上的时候冲出来,若是惊到了陛下,那前面开路的将领怕是少不了要吃罪过。

哪怕大家都很清楚在羽林骑的护卫下,能够为难到李荩忱的人恐怕这天下都能屈指可数,可是谁都不敢冒险。

更何况现在正是凯歌高奏的时候,您老人家还是乖乖等在后面就是了,着什么急呢!

之前李荩忱率领骑兵驰援梁郡,那是无奈之下,大家一时头脑发热也就只能认了,之后就算是知道整个过程根本没有任何惊险的杨素,自己也都是背后冒了一身冷汗,所以坚决不允许李荩忱跑得那么快了,鬼知道哪里会不会冒出来一支冷矢。

越是现在局势顺利,大家越是谨慎小心。

因此当作为前锋的扬武军已经开始扫荡陈留(今开封)城南的北周军队时候,李荩忱方才姗姗从梁郡动身,沿着颍水北上。

李荩忱并没有选择东路,而是选择了中路,主要还是因为进攻洛阳还是需要李荩忱这位皇帝陛下亲自坐镇的,而现在西路的萧世廉已经艰难突入函谷关,中路的陈智深也在进攻轩辕关,只有东路的汉军距离东侧的虎牢关最远,而且按照大汉的战略布置,东路汉军也将不再以突破虎牢关杀入洛阳为主要战略目标。

一来经过函谷关一战,北周在洛阳的军队数量无疑受到了重创,二来宇文宪也不可能坐视洛阳受到围攻,毕竟这是北周在大河南岸唯一还能数得上的落脚点,几乎没有多少兵马又偏在东侧的青州根本起不到多少作用,所以这是宇文宪必然会救援的地方。

有一路兵马直接陈兵大河南岸陈留一线,自然能够威胁到邺城,同时起到阻挡宇文宪的作用。

因此为了稳妥起见,李荩忱还把主持轩辕关战事的裴子烈调往了扬武军,由裴子烈统筹扬武军布置陈留战事。

本来在之前李荩忱是打算让裴子烈统筹中路战事的,但是陈智深在许昌之战中的表现还是说得过去的,再加上后面还有曹忠坐镇,所以裴子烈再坐镇许昌指挥中路作战的意义自然也就不大了,更何况李荩忱要入洛阳,必然会走中路,所以让裴子烈去统筹东路也是必然的。

因为被李荩忱从这边调到那边,再从那边调到这边,裴子烈在军中也被戏称为“救火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过对于裴子烈和萧世廉这样已经作为陛下左臂右膀而出名并且位极人臣的来说,手中本来就没有掌握多少兵权——已经有朝堂上的高位,如果还想统筹兵马,那你想干什么,是割据还是造反?

就算是李荩忱硬是要把军队塞给裴子烈和萧世廉,两个人也坚决不会要的,而且根据大汉的军制,平时统带兵马的实际上是军中长史、司马和主簿这三位一体的结构,而作战的时候指挥兵马的实际上是各部将领,而一般杂号将军以上的将领,只是起到调动下面将领的作用。

也就是说这些兵并不是任何将领的私兵,而是忠诚于朝廷的兵,哪怕是实际上可以指挥每一名士卒的杂号将军,也只是在作战的时候有这个资格而已。

萧世廉也好,裴子烈也罢,只要战事需要,他们可以挂帅一方,也可以来回奔走,这不会影响到他们任何功绩评定,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

船行颍水上,李荩忱合上一本奏章,看向窗外的山水。

颍水连接淮水和许昌,在数百年前曾经也是曹魏腹心所在,而且颍水沿岸多出人才,整个三国和南北朝初年的大世家人才多有颍州出身的,即使是现在人才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北齐的不少汉人人才都是出自于这一片土地。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大世家虽然现在已经在多年的战乱中受到了重创,但是终究还是有底蕴在的,比如现在正在北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闻喜裴氏和清河崔氏,还有这两个世家众多的附庸,都是不可忽略的力量,而这些附庸之中就有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绝对算得上一个在汉代到整个南北朝名声显赫的家族了,从当初的荀氏八龙到后来的荀彧和荀攸,再到后来南渡,荀氏在很多历史关键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现在大汉的地方官员之中还有不少荀氏子弟,而在北方,至少颍水这一带,荀氏依旧是影响力完全不可忽视的的大家族。

不过李荩忱也只是对荀氏的人才感兴趣而已,对于荀氏的态度他并不感兴趣。

大汉已经完成了科举制度的改革,世家现在不过是依靠着本家多年以来的文化积淀在苟延残喘罢了,时间一长,世家自然而然也就会和历史上唐宋明清时期那样逐渐消散,即使是某个家族会因为某一代人多有人才而煊赫一时,也会在短短几代人内再一次衰落。

所以李荩忱完全不需要再寻求世家的支持,甚至他不介意趁着这一次北伐,将那些还对世家制度的延续存有幻想的人直接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就让他们给北周陪葬吧。

当然了,现在李荩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尽可能快速的拿下洛阳。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现在已经是夏末初秋时节,如果不能在冬天来临之前解决洛阳的敌人,那么李荩忱很可能要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宇文宪随时可以通过上冻的大河向洛阳转移兵力,而大汉强大的水师那时候面对结冰的大河也将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在冬天之前拿下洛阳,甚至把战线一路向北推进到大河以北,才是当务之急。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不但李荩忱自己亲自前往洛阳,而且还选择了颍水,放弃了沿着清水北上前往吕梁山祭奠一下李成和那些童年伙伴、村民们的机会,转而让李怜儿代表自己去上三炷香。

毕竟从清水再转向洛阳,中间必然会耽误大量的时间,此时李荩忱最需要的还是时间。

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犹豫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须做第二三三四章 万岁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五百一十一章 阴阳差错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乱投医可不行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一九七四章 甲骑对甲骑第八百一十四章 请命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时代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五四七章 能坚持多久?第一九一八章 迁都之念第五百九十九章 仅凭这些还不够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三一一章 杨素的天马行空第二三一一章 “老农”李渊第一五零六章 神医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三十六章 萧世廉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给了希望第六百九十九章 将军的心意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头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一五四章 绝人之路第一七一零章 不当三姓家奴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拧朕,还找借口?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三百八十九章 卖儿鬻女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一百八十章 军营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长安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九七章 这个忧,不分好不好?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间的冲突第二一零七章 对邺城的接管和规划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儿本色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一六二一章 殿试三题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养生息第一七四五章 让军神当苦力第一八零八章 团聚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第一千八十章 杨素在成都第一三七九章 长安一片月第一五一一章 海陆军登场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二九九章 接皇后下班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内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来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三百六十章 马不停蹄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么?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二二二九章 汉土第七百零八章 此话当真?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挂剑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报第七百六十章 同时突破第六十四章 力争第二三三四章 万岁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们,是我们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满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难,安民难第一八九一章 禁卫军,渡河!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六百五十七章 谨受教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么样的君王第八百五十九章 抬起头第一八四一章 军议不是儿戏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三四三章 没完没了第六百零六章 吏员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一一二四章 虚张声势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么?“麒麟才子”徐陵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满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里第一九一五章 停战的默契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动干戈第二百二十二章 绫罗之下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乱世中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