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

现在让宇文达就调转矛头去进攻宇文家的北周,他的确做不到。

李荩忱也没有必要强迫他去这么做,当时北周英国公宇文忻投降之后,李荩忱也是专门把他安排到了西北对付吐谷浑人的地方上,自从大战开始之后,吐谷浑人也在西北挑起边衅,只不过有宇文忻这个经验丰富的大将配合长孙晟坐镇,吐谷浑人一时间根本挑不起来什么风浪,被汉军压制的死死地。

至于宇文达,现在把他发配到西北也没有必要,有宇文忻就足够了,也不能让西北最后全都变成宇文家的天下,因此李荩忱微笑道:“劳烦先去一趟建康府吧,朕打算让你去林邑。”

“林邑?”宇文达的声音颤抖一下。

那是苍天之南啊。

和发配还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南洋,可不是荒蛮之地,”李荩忱笑道,“而且朕也不是现在就让你去,等你的亲眷们来了之后吧,到时候你想留他们在建康府,朕会赐予府邸,你想带着他们一起走,朕也不阻拦。”

宇文达沉默良久,点了点头:“也好。”

至少总比在北方来得好,看着这一片父辈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现在变成了别人的,要说心里不舒服那是必然的。远走天南,对于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负罪的放逐以及内心愧疚的解脱呢?

对于李荩忱来说,这些有才能的宇文家族成员,留在内地或许并不安全,但是发配到边疆去开疆拓土还是可以的,华夏中原是老祖宗们颠沛流离一代又一代人终于选择好的繁衍生息的地方,可以说放眼整个世界,在东方,这也绝对是最好的一片土地。

李荩忱记得自己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并不是华夏历朝历代刻意守成没有了进取之心,而是的确现在华夏九州的版图就已经是以古代的人力物力能够抵达并且繁衍生息的最大范围了,向南是毒泉瘴气,向北是冰天雪地,向东是汪洋大海,向西是戈壁大漠······

在历史上大唐全盛的时候曾经一直向西拓展,但是因为有吐蕃的威胁,又有大食的崛起,再加上从中原到西域实在是路途遥远,以及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唐已经无暇向西,因此华夏唯一一次尝试性的大规模对外开疆拓土、戛然而止。而对于那个时候的大唐来说,跨越漫漫戈壁去控制西域以西的地方,也的确力不从心。

哪怕是盛唐都已经这样,更不要说其他朝代了。

不是不想,而是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现在有宇文氏这绝佳的开路先锋,李荩忱不介意开启轰轰烈烈的扩张运动,必须要趁着西方的大食还没有完全崛起的时候抢先一步扼住波斯,围拢吐蕃,这样大汉才能从天竺、波斯两个方向打开突破口一路向西推进。

只是宇文氏又能够走到哪一步,李荩忱自己也不知道了。

如果他们死了,那么还有后来人,如果他们侥幸活下来,只要他们还承认自己和华夏的关系,李荩忱不介意将他们当成功臣对待。

就算是他们真的和大汉割断联系,那么将黄种人的血脉基因播撒出去,又有什么不好的么?毕竟以鲜卑人的汉化程度,和汉人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宇文达垂着头,不知道是在懊恼于自己的贪生怕死,还是在构想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而他并不知道,看着他的李荩忱,心已经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

李荩忱拾阶而上,月光洒满城墙。

白天的时候这里曾经被将士们的鲜血所洗礼,此时依旧能够借助月色看到地面上洗刷不掉的血迹,甚至还有很多残破的刀盾和散落一地的箭矢。

前方的城墙边,站着一道有些纤瘦的身影。

月色笼罩着,拖出来长长的影子。

“忙完了?”

蔡容惊讶的回身,不用她看到来的人是谁,心里就有点数,这大军之中,就算是李靖也不会用这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话,只有皇帝陛下才有这个资格。

“参见陛下,”蔡容郑重躬身行礼,“最后一个需要动手术的伤员已经完成手术了,能不能平安渡过这一劫,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医生能够决定的了。”

李荩忱微笑道:“但是你这个小小的医生今天也已经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从轩辕关之战开始就没有休息呢吧?现在也已经快子夜了,为什么站在城上?”

蔡容没想到李荩忱竟然会拿出一副和她聊家常的态度,这倒是和她印象之中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形象大相径庭:“忙了好几天,想吹吹风冷静冷静,否则耳边总是杀声和惨叫声,眼前总是鲜血和白骨,难以入眠。”

李荩忱微微颔首,其实他更想吐槽的是,姑娘你啥时候来吹风不好,偏偏大半夜里,吹风也就吹风吧,你一身白大褂都不脱,远远看上去还以为女鬼呢。

“这一场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蔡容紧接着问道。

整个军中或许李荩忱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了,不过此时他也是沉默,良久之后方才沉声说道:“什么时候宇文宪主动投降,这场战争就结束了,否则的话恐怕我们要一路向北,一直打到周人再没有任何抵抗的欲望为止。”

“陛下不是不打算将宇文氏赶尽杀绝么?”蔡容有些好奇,“为什么宇文氏的抵抗会一直这么顽强呢,现在战场上孰强孰弱已经非常明显,失去了河南之地,只是凭借河北邺城,宇文氏又能够支撑多长时间?”

这是现在大汉内部实际上已经达成的共识,宇文氏就算是再顽强,总不能一直坚持到汉军兵临城下吧,就算是不投降,至少也得和之前那样跳出来要求讲和了。毕竟在之前的历次战斗之中都是如此。

李荩忱却摇了摇头:“越是绝望的时候,人越是幻想着能够出现希望,宇文宪必然也是如此,还没有到那一步,就不会先考虑如果自己失败了怎么样,他依然还有本钱,自然就敢于幻想能够绝地反击。当初的汉高祖,不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最终夺取天下的么,现在的宇文宪自然也可以如此。”

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梦第四百一十四章 气运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孙第一六四零章 战争爆发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七二六章 赵王,不能见死不救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职守,大汉万岁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三百四十章 岁岁因何折绿柳第两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赏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静制动第一八九九章 断了腿的驸马不足为虑第一百一十五章 猎物已定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第二百零九章 “狼狈”(第四更)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轻人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锐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一一五五章 鸣金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两零一零章 好像哪里不对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凉意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九百四十二章 农耕事宜第五百三十六章 铁骑卷尘来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一千二十二章 采石矶第一九七八章 先连成一片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达的想法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二九六章 来自历史的教训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张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为重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个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婵娟第二二六七章 周边局势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农杨氏第九百八十一章 尴尬的顾觉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圣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周琛第一三五四章 萧世廉战杨坚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惧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六零八章 苏湖熟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变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汉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样的宇文亮父子第一千九十四章 汉家龙旗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书式的攻防战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轻第一二五零章 战争的残忍第二零二八章 桥上桥下,激战未休第一五九七章 但愿人长久第一五三零章 范梵志的果断第三百七十七章 灭敌中途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八二二章 山东见闻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担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该万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天(下)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见萧摩诃第一三三六章 血满蓝川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一八九章 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第一九三六章 海运的发展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满天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盘山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风浪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个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尽为汉土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