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二章 风箱里的老鼠

“就算是宇文宪不动他们,现在他们也应该已经能够察觉到威胁了,”李荩忱径直说道,“倒要看看他们还打算待价而沽到什么时候。”

三河之中,河东出人才,而且往往都是有野心的人才。

比如温县司马氏,这是众所周知的野心家族。

而要论察觉政治风向而随之摇摆,河东世家们也的确是个中好手。

然而现在大汉和北周的前线已经推动到了河东,自然也就由不得河东世家在中间摇来摇去。他们依旧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要跟着谁走的话,那最后换来的必然是两边的同时打压。

既然你不想成为我的朋友,那也不能让你成为敌人的朋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你直接抹掉。

宇文宪当然还不至于敢把河东世家连根拔起,但是用军队牢牢地控制住他们还是可以的。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河东世家这帮文人对上兵刃也没有什么办法,人家要取你脑袋你也挡不住。至于各个家族之中的部曲,人数虽然也不少,但是平时看家护院是够了的,让他们上阵去和鲜卑骑兵对阵,或者去和汉军对阵,那还是省省吧。

因此河东世家到了要表态的时候了。

宇文宪调动兵马去蒲州,自然也有压迫河东世家抓紧表态的意思。

“陛下,我们可要继续联络邺城那边,试探裴矩的态度?”杨素不由得皱眉说道。

“不必。”李荩忱摆了摆手,“孰强孰弱,裴矩心里有数,是为宇文宪陪葬还是跟着我们,他自己会作决断的。如果朕派人主动示好的话,还不知道裴矩会怎么狮子大开口。”

杨素怔了一下,微微颔首。

现在的宇文宪显然已经完全不相信裴矩了,所以才会调兵压迫闻喜裴氏表明态度,不然的话绝对不至于到动兵的地步。

毕竟刀剑加于脖颈,就是实打实的逼迫,之后也不用指望裴矩真的可以和北周同心同德,但是至少闻喜裴氏的财富、声望和人脉,宇文宪是可以用一下的,这可是用来巩固人心的好东西。

既然宇文宪已经如此,那就说明就连宇文宪自己都已经不再相信裴矩会依旧坚定不移的和北周站在一起。

那李荩忱要做的,自然就是等。

等河东世家自己找上门来求救。

“可是如果······”杨素有些担忧。

如果裴矩真的一咬牙跟着宇文宪走了呢?

“那岂不是正好?”李荩忱当然明白杨素想说什么,“大军入河东,正好一网打尽!”

顿了一下,李荩忱伸手在沙盘上一指:“宇文宪不是出兵蒲州么,那朕不妨也相对而为之,兵出蒲坂,进攻蒲州,宇文宪是真是假,岂不是一探便知!”

“这······”杨素诧异的看向李荩忱,片刻后恍然。

参谋们也都不由自主的交头接耳。

这的确是他们之前从没有想过的。

既然不知虚实,那就探一探好了。进攻,也是一种防御手段,总比将大军在大河沿岸摆开,看着对岸的虚虚实实,惶惶不可终日来得好。宇文宪不着急杀过来,那我们就杀过去。

虽然现在大汉面临着粮草问题,但是一支偏师渡河,并不是消耗不起。

“朕只是一个想法,具体章程,太尉府可以讨论一下,可行与否也要判断,不能听信朕一人之词。”李荩忱笑道,“朕要在明天日落之前看到一个能够施行的计划。”

参谋们顿时打了鸡血一样昂起头。

杨素也郑重拱手:“臣遵旨!”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今年闻喜裴氏的这本经最难念。

身在邺城,裴矩恨不得此时能够生出来翅膀直接飞回到河东去,然后带着全家老小逃之夭夭。

宇文宪派兵进入河东的第一时间,就向闻喜裴氏索要大军所需的粮食,闻喜裴氏是河东现在最大的地头蛇,因此北周军队如此做倒也无可厚非,但是这背后的意义却让裴矩心里打了个寒颤。

宇文宪这分明是在告诉自己,裴氏全家老小的性命现在都在北周的掌握之中,你裴矩就算是“身在周营心在汉”,也不准给朕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不然的话有你的好看。

对此,裴矩很委屈,因为实际上他并没有和大汉走到一起去,只是先向大汉表露出来了一点儿意思,偷偷传递了一些情报罢了,尤其是这些情报对于大汉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因此大汉并没有对裴矩信任有加——你给的情报都是我们已经知道了的,你的利用价值可不怎么高。

偏偏北周这边,却已经对裴矩很是警惕。

兵出蒲州,既是为了牵制汉军,又是为了监视裴氏。

一时间,堂堂闻喜裴氏竟然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左右不是人。

裴矩也很郁闷,若是换在原来任何时候,即使是对于北齐高家的那几个糊涂蛋,闻喜裴氏都是很重要的力量,能够团结就要团结,坚决不能把其推到对面去。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李荩忱并不怎么待见他,而宇文宪也恨不得将闻喜裴氏除之而后快。

刹那间,裴矩不得不承认,世道变了。

随着大汉废除世家并且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北方世家的地位也开始逐渐降低,因为不管是宇文宪还是那些鲜卑将领们,都开始意识到这些看上去名望很大的世家,并不真的是能够一呼百应、彻底扰乱一方安宁,在国家暴力机关面前,他们也不过只有喊喊口号的本事罢了,世家的那些私兵和部曲平时也就是充充门面,战斗爆发之后会不会临战逃脱,都是个问题。

经过三百年乱世动荡,世家早就已经不是汉代那样高高在上、任何人都只能屏息仰望的存在了,甚至可以说,李荩忱拔掉了世家最后一层遮羞布,让世人都看清楚,曾经煊赫的世家,也不过如此。

因此到了这个时候,闻喜裴氏再想要左右逢源,没有那么容易了,没有世家,宇文宪照样敢于和大汉叫板;没有世家,大汉的国力也在蒸蒸日上。

世家的存在,对于两边来说,别说雪中送炭,甚至就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了,已经变成了累赘。

现在,到了自己去求别人的时候了。

第一七零二章 粮食的难题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驱赶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达的想法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圣贤第一八二零章 无事献殷勤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宁静第一四二六章 梁睿之死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第二二一九章 怎么入城?第一五六七章 户部的小心思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第一一六二章 归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苍天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三章 邻里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六百零四章 礼仪教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见顾野王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二三零八章 大汉的江南第一百零四章 亲卫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节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一千二十四章 后尘第六十四章 力争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个倔老头第七章 求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对不住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观的感觉第一百八十章 军营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儿第七百零八章 此话当真?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第一八六六章 这个长史很不错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九零四章 汉军兵线第一四五七章 几个字的重量第二一零六章 登铜雀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七百零一章 两步走第一九五八章 国家未来,在陆也在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尘埃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书院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贪心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八零八章 团聚第二一五零章 唇亡齿寒还是虚与委蛇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挡的力量第一六四六章 战还是降,都是开门红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七零二章 粮食的难题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满鸿沟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尴尬第一九七六章 巡营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为进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三百零四章 章华寺第一千二十八章 轮战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责第一八六六章 这个长史很不错第二三三九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九百五十八章 归化第六百九十四章 访客第一八九零章 河内部署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一千零二章 应变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