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

该死的王隆,竟然背叛了大周,背叛了陛下!

而城中还不知道有多少跳梁小丑,竟然在这个时候作乱!

城西的炮声,城东的杀声以及城中冲天而起的火焰,就像是三把刀,一起扎进了辛永达的心!

身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原本跺脚招呼亲卫反击的辛永达,霍然间发现,周围的北周士卒都已经拜倒投降。

一腔怒火骤然间冷下来,辛永达很是惶恐。

河东部曲一旦投降,他所能掌控的兵力自然是寥寥无几。

只是依靠身边的这些亲卫,他自保恐怕都是一个问题。

他下意识的想要去踹那些北周士卒,让他们起来,起来再战,但是他听到了由远及近的马蹄声,从东边入城的汉军已经越来越近。

“走,南门突围!”辛永达果断的下令。

这个时候再不走,就只能留下来给这座城陪葬了。

“莫要跑了辛永达!”城中街道中,呼喊声越来越响亮。

街头巷尾,不少身穿布衣的人怒吼着扑出来,他们手里或是拿着镰刀和锄头,或是拿着木棒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还有菜刀,就这么乌泱泱的撞入人群之中,一面旗帜迎面展开,上面白底红字,赫然写着“河东义师”。

这自然是白袍的人,有了林邑之乱的甜头,白袍这些年的工作重点也已经逐渐从情报搜集变成了发动群众,通过深入社会底层,向百姓宣讲大汉的新政以换取百姓对大汉的好感,并且从其中遴选出来心志坚硬之人进行培训,逐渐扩大网络,最终在需要的时候一呼百应。外有大汉军队,内有自家兄弟,对于这些对大汉的新政已然心向往之的百姓们来说,揭竿而起、打败敌人,自然就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辛永达的心里则是咯噔一声,这又是从哪里来的?

他坐镇蒲州这么长时间,自问虽然没有做出来什么惠民的事情,但是和城中的百姓也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这一次守城作战,也只是征调了城池西部的民夫上城助阵,这城东面的更是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们现在这样倒戈一击,让辛永达怎么都没有料到。

更重要的是,城池易主,一般最惶恐的就是百姓,因为谁都不知道新的主人又会是什么样的,而且兵锋所到,手无寸铁的百姓往往是没有招架之力的,因此除了一些胆子大的想跑去当带路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露头。

结果现在,这浩浩荡荡冲上来的人,少说得有两三百,往多里,辛永达放眼望去都看不到队伍的末尾。

对于白袍的那些动作,初来乍到的辛永达当然并不晓得,甚至就算是久在此间的重臣,恐怕除非真的深入社会底层之中和百姓同甘共苦,否则也察觉不到社会从下而上正在发生的思想变化,更察觉不到,北周于这些百姓,已经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存在,而是敌人,是压迫在他们头顶上的敌人,百姓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穷苦和贫困实际上正是来源于北周朝政和制度的混乱落后,所以他们更期望能够有所改变。

华夏百姓,老实温厚,但是关乎到温饱、关乎到造福子孙上,他们也同样敢为人先。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辛永达也很清楚,自己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他翻身上马,径直狠狠一抽战马向南门而去,甚至就连自己的亲卫也来不及招呼了,外围的亲卫多数都已经被这些所谓的“河东义师”给纠缠住了,对方人多势众,辛永达的亲卫们也几乎没有多少战斗下去的勇气,人群涌上来,他们中的多数就丢了武器跪地投降。

这些亲卫有的是出身辛氏,有的干脆就是军中调拨的,不管是哪种出身,都没有上阵杀敌的经验,眼前的这阵仗他们根本没有胆量站出来和浩浩荡荡涌上来的百姓以及后面赶上来的汉军作对。

辛永达策马沿着街道狂奔,不少人已经注意到了他,因此更是高呼大叫着在后面追赶,整个蒲州城中已然乱作一团。

辛永达并没有向北门去,汉军在北门外山坡上修筑阵地,这是众所周知的,与其在汉军的眼皮子底下逃命,辛永达更期望能够向南躲入山中去,无论是立刻折返进入河东还是先保住性命、静观局势变化,都比直接向枪口上撞来得好。

西门的呼喊声也响起,不用想也知道城门肯定是破了,同样北门也升起火光。

辛永达只是没命的向前,他已经看到黑暗中南门的轮廓。

因为面对雷首山,南门并不算高大,敌人不会从这个方向而来,百姓也不会往这个方向而去,即使是入山的山路也是在东南侧,所以平时车马行人多出东门。这里可以说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地方,守军不关注,在这里展不开进攻阵列的进攻一方也不会关注。

但是此时,对于辛永达来说,这里就是生路。

“开门!”他声嘶力竭的大喊。

守在南门的北周士卒还在懵懂之中,他们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听到主将的声音,他们还是下意识的打开城门。

“撤退,跟我走!”辛永达招呼道。

城门上下少说还有百余名将士,不管怎么说先把他们带上。

一个人入山,辛永达心里也没底。

这些北周士卒急忙跟上。

南门洞开,就像是一只盘踞在城墙上的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

辛永达头也不回的策马冲了过去。

此时南门外,听到马的嘶鸣声,黑暗一下子被火焰照亮。

辛永达吓了一跳,几乎是下意识的勒住战马。

黑暗散去,汉军骑兵已经形成了半包围态势,而骑兵的背后,还有火枪手虎视眈眈。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比辛永达孤零零一人来得好。

至于南门的那些北周守军,此时见到城外是这样的光景,几乎都立在那里,没有人有胆量踏出城门。

“活捉辛永达!”后面追上来的汉军将士也在大喊,声势之浩大,让城门口的北周守军们慌张退让,他们可不敢跟着辛永达去送死。

辛永达艰难的环顾。

李询打马而出,朗声笑道:“大汉征南将军李询,在此恭候辛将军久矣!”

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第一一六一章 几分真几分假第一四四三章 疲劳驾驶第五百零七章 惊人的消息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二百三十二章 萧湘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为汉土第八百零一章 有点儿怪第三百八十九章 卖儿鬻女第一五九二章 战争开始的时间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一二二八章 对酒瓜洲渡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荩忱和陆腾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七一零章 不当三姓家奴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八八一章 粮价不稳第二一七一章 马革裹尸,犹然不悔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风起云涌第十三章 优势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八百零五章 诱饵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一百六十章 聚宝斋第三百三十七章 岁岁不得清平久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七百三十四章 闷热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东寨第五十五章 来者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一四九八章 镇定自若的巡抚第二三零一章 这就是夫妻默契么第二百三十二章 萧湘第二二七五章 外战则内安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五九零章 从山东到辽东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七百四十四章 会面第一二六三章 猪队友第一五五七章 拐杖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会做傻事?第一七二六章 赵王,不能见死不救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鱼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让陛下知道第一一六一章 几分真几分假第一六二八章 大时代下的每个人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一千二十二章 采石矶第四百一十四章 气运第二十六章 穿云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二百八十章 名胜第一四三三章 且战且走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会太久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第一八七七章 刹那犹疑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汉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桨声灯影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一二六章 战云催第一百二十四章 题目第八百九十一章 扎营云田第六百四十章 预料之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五百六十八章 冲中军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华夏一体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时间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七百零四章 原谅我的任性第五百三十一章 凭险而守第九百七十章 战武宁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阳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舆论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一四零三章 降职肯定有好事第一七五五章 年轻的白袍第一三三四章 近乡情怯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宁静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八十六章 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