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

这些北周降将,都是历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人物。

他们不愿意和北周为敌,李荩忱也成全他们的忠义,所以专门把他们安排在了西北。

历史上也正是这几位在隋朝的时候吊着吐谷浑打,导致吐谷浑元气大伤,龟缩回高原上,甚至隋唐末年的动乱也没有跳出来抢地盘,等吐谷浑恢复元气的时候,面对的就已经是刚刚击破突厥的大唐了,然后自然又被李靖和侯君集等大唐名将虐得体无完肤。

而事实上吐谷浑人在北周时期也很跳脱,之前就没有少在北周西北边境招惹麻烦,要不是有突厥这个大麻烦在,两边可能早就爆发大战了。所以长孙晟等人更没有手下留情的道理。

不然的话,他们到底是不是诚心诚意为大汉之臣,都需要质疑一下了。可以说吐谷浑就是李荩忱送给他们的投名状,击败吐谷浑,只要他们愿意,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汉的敌人之中,北周之所以棘手,在于具有众多的土地和人口,人多力量大,终究不是一句空言。薛延陀人也有一定的威胁,在于他们来自于草原,具有精锐的骑兵,草原上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能够纵横驰骋的骑兵已就让他们不会被任何人小觑。

相比之下,吐谷浑人应该是最软的那个柿子了,只不过吐谷浑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河西乃至于他们作为核心区域盘踞经营的湟水河谷等地实在是太过偏远,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中原尚且刚刚平定,河北等地犹然还在北周掌握之中,贸然发兵深入河西,得不偿失。

大汉的钱粮终究有限,每一点都得用在刀刃上。

不过这并不代表李荩忱并不打算将吐谷浑怎么样,汉军已经有着火器上的巨大优势,在抵御寒冷上亦有进步,至少棉衣的出现,让多数来自于南方和中原的汉军将士们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河西的朔风。

实际上隋唐时期吐谷浑也好,吐蕃也罢,之所以能够盘踞在河西和高原上成为两个朝代的边疆祸乱之一,主要还是拜恶劣的气候以及高原地形地势所赐,中原军队往往很难克服这些障碍。虽然后来唐军携战胜突厥的余威一路突破河西、深入西域,最终为盛唐全有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至始至终,大唐面对高原上崛起的吐蕃,都没有多少还手之力。人家居高临下可以冲下来,但是你就是上不去,因此吐蕃也是大唐即使是在全盛的时候也得保持和亲关系的存在。安史之乱时,吐蕃以及回鹘等部落冲入河西,斩断了河西走廊这一条脆弱的通道,自然而然的就让大唐失去了对整个西域的控制,曾经那个跃马葱岭、和西方大食一较高下的盛唐,灰飞烟灭。

李荩忱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就不能让华夏历史上由盛转衰的重要阶段重新在自己的眼前或者子孙那里上演。

因此对河西走廊,对整个西域以及吐蕃,李荩忱都保持慎重的态度。他需要的并不是急匆匆之下能够击杀多少敌人、占领多少土地,而是让这些土地,千秋万世,永为汉土。

按照李荩忱的设想,大汉击破北周之后,就将开始经营河西和西域,吐谷浑人首当其冲,现在先给他们一点儿教训没有坏处。

而想要深入西域,历史上汉唐两朝所采用的的办法实际上还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步步为营,高筑壁垒,一点一点的深入,最终凭借着连绵不断的烽燧和城池,像是爪子一样抓住西域。不过这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朝廷建立起来完善的统治,却依旧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河西走廊这里太过脆弱。

州府排成一线向西北延伸,就意味着敌人拿下其中任何一座城池,就能够完全斩断中原和西域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西域,也就不复中原王朝所有。

因此想要保住西域,就必须要保住河西,保住河西,就不能让河西真的只是一条走廊,河西走廊固然是天然的地理条件形成的,这个李荩忱也做不到将祁连山和贺兰山这样的高山搬走,但是他可以做到让群山的两侧,都变成大汉的土地。

越过贺兰山和六盘山,是草原,越过祁连山,是高原。当这些地方都变成大汉州府的时候,河西走廊就算再重要,也不过就是大汉内部的一条通道罢了,甚至一旦等驰道在草原上修建好,河西走廊有可能都将不会再是唯一的进出中原和西域的通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现在连吐谷浑还没有战胜,另外草原上还有薛延陀人虎视眈眈,想要达成这些目标,岂是那么容易的。

李荩忱有时候只能感慨,还好自己年轻啊,不然的话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那一天了。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把这些土地变为大汉所有,那么就算是自己看不到又有何妨,九泉之下,亦当含笑。

“陛下?”鲍兴试着喊了好几声了。

李荩忱这才回过神来。

“陛下,西北的战事,要不要叫太尉府再来汇报一下?”鲍兴急忙问道,看陛下这有些懵的神情,不用说也知道,刚才肯定是走神了,所以鲍兴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李荩忱摇了摇头:“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拿下北方,一统九州。至于西北那边,等到中原稳固,当缓缓图之。”

鲍兴应了一声,转而好奇的问道:“陛下,先汉之土,曾经远达西域,大汉之土,也应当与先汉并驾齐驱吧?”

陛下的野心到了什么地步,这是很多文武朝臣们都喜欢猜测的地方。光复中原,是大家的梦想,但是陛下的梦想必然远远不止于此,否则的话,大汉的考察队不会出现在南中,大汉的船只不会出现在南洋,大汉的兵锋也不会覆盖交趾和林邑。

陛下的目光,总是看的比大家长远。

光复中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至少也得是光复两汉全部故土。

大家私下里就曾经议论过,春秋鼎盛的陛下,最终会把自己的脚步停在什么地方。

九州之外,又还有多么广阔的天地?

大汉的兵锋,是否能够让他们臣服?

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赏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轻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第一九一一章 两个捡便宜的人第二二二零章 西门,西门!第三百零二章 来客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二二五三章 宁静的晨曦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来客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荩忱的战争第九十六章 请赐字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九十五章 多险恶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一六五章 总要改变什么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没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七二二章 鸣金三声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千二十二章 采石矶第九百六十五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进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连狗都不如?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极强第七百七十三章 会好好考虑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第六百三十章 异动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一二零章 边关战事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当细思量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职第九百四十二章 农耕事宜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娇第八百二十七章 这世道缺什么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职守,大汉万岁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将之选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战略思想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二零六三章 御驾临北岸第一六五二章 城头战场第一七五八章 大汉需要更加稳定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千二十三章 两路进军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与传国玺第一八三三章 来者不拒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欢喜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二零三五章 还挺匀称第一八五二章 惊回首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二零一九章 大汉天威,无不拜服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六二五章 从龙之心,人皆有之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三三九章 韦孝宽的挣扎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当别人家的孩子第一二零一章 问计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与不信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六六零章 誓师出征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为他是谁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风浪急第一七三三章 匹马还第二一五八章 祭坛上的五个牌位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迟顺第一五一四章 李询聚将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三百五十八章 万川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五八一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贪心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一九九九章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九百七十一章 两线作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