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宪的准备

宇文宪有没有做好准备,李荩忱还真不清楚。

但是他不清楚不代表就没有人清楚。

裴矩等人针对自己所知道的邺城情况,写了很多的奏章。这些经过汇总再放在李荩忱的案头上,总结起来就是,北周现在也在抓紧休养生息,并且努力仿制大汉的先进技术。火枪和其他火器的仿制并不算顺利,因为到现在他们依旧没有获得完好的火器样本。不过诸如霹雳车这种,北周已经能够进行自主生产。

这对于汉军,就已经是一个威胁。

除此之外,农耕乃至于工业,宇文宪也都在想办法发展。

大汉工业的强大,宇文宪肯定是羡慕并且自己也想要拥有的。

只不过这依葫芦画瓢靠不靠谱,恐怕就连宇文宪自己都不清楚。至少现在北周仿制的一些工业产品,在北方依旧没有南方生产的产品受欢迎。

有的时候不需要人去判断,市场的选择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另外在意识到大汉的书院制度能够为朝廷带来的好处之后,宇文宪也开始着手组建属于北周的书院。书院触动最深的肯定就是世家的利益,不过在这之前,宇文宪已经着手处理了冀州世家。常年的战乱本来就导致冀州世家零散并且缺少可以独当一面的家族,被宇文宪这么一收拾,损失惨重,自然就更不敢在书院这种事情上和宇文宪出现冲突。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书院的组建还是离不开世家的支持,不然的话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别人能够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具有足够学识的教书先生。世家没有力量反对宇文宪组建书院,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会在这件事上全力支持。

所以邺城书院的组建一直慢慢吞吞,从年前拖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头绪,尤其是随着河东落入大汉的手中,不少河东世家都转而投向大汉,而冀州世家也多派人开始南下联络,更没有人搭理宇文宪。

宇文宪在这件事上自然也不可能用强,只能这么拖着。

除了尽可能的仿制大汉先进的技术之外,宇文宪也没有坐以待毙。想要和大汉抗衡,除了国内一些已经落后和腐朽的制度需要做出改变之外,军队自然依旧是最重要的环节。

北周军队在之前和汉军的战斗之中,几乎可以说连战连败,即使是那些损失小的败仗都可以称之为胜利了。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北周军队内部对于大汉将会出现难以避免的恐惧感。实际上这种恐惧感早就已经存在,只不过主要存在于北周在中原等地的队伍中,这些队伍之前就已经被汉军消灭殆尽了。

现在驻守冀州等地的北周军队之前和汉军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手的机会,对汉军尚且还不够了解,顶多就是一些道听途说罢了,因此汉军的强大还不至于直接影响到军心。

宇文宪抓住这个机会,抓紧对军队进行新一轮的整编。

本来驻守冀州邺城这一带的北周军队就多数是北周当初进攻北齐的精锐老部队,进行整编的难度就比较小,宇文宪又学习汉军的精兵政策,去除军中老弱病残,并且招募新的士卒,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训练新兵。

原本人数足有十万上下的北周军队,经过整编之后不过七八万,但是战力明显上升。

除此之外,宇文宪还在兵马器械上下功夫。

鲜卑骑兵很强大,这是众所周知,可是曾经横扫中原的鲜卑骑兵竟然会在大汉的火器面前一败涂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轻骑兵为主的鲜卑骑兵,就算是跑的再快,也不可能有汉军的枪弹跑得快。

他们常用的迂回战术等等,在汉军火枪手的弹幕面前不过就是排队送死罢了。而且还是专门兜了一个圈子去送死。

因此宇文宪干脆就放弃鲜卑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转而着重打造战甲,先是覆盖人,接着再覆盖马,利用北方铁矿石和煤矿众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冶炼,将鲜卑骑兵武装到牙齿。

根据白袍的情报以及达奚惎等人的证实,现在宇文宪至少应该已经有一支人数在千人以上的重甲骑兵,另外其余的鲜卑骑兵也在实现全员“披甲”,之前为了保证冲锋时候的速度,鲜卑骑兵们更喜欢穿上一层皮甲就上阵。皮甲不会影响到他们冲击的速度,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防止一些并不算锋锐的箭矢。

但是皮甲面对汉军的火枪,就像是一层纸面对箭矢一样。

只要还在射程之内,洞穿是必然的。

宇文宪转而打造铁甲,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上北方的冶炼发展实际上要到辽代,辽代就是赫赫有名的镔铁之国,他们依靠披着铁甲的骑兵和锋锐的马刀一路向南,所向披靡。而后来他们又被更加强大的金国所征服,金人的铁浮屠可以说是华夏重甲骑兵发展的巅峰之作。

现在宇文宪竟然也开始发展冶炼,李荩忱不知道假日时日,北周也会变成如同辽国和金国那样以重甲骑兵横行的强大王朝。

李荩忱也不打算假以时日,就在今年或者明年,北周,将不复存在。他并不打算给宇文宪这个机会。

李荩忱一路走来,对手有强有弱,宇文宪绝对算是强大的那个。

假如此时站在河北的是陈叔宝,那李荩忱甚至不介意多休养生息两年,因为陈叔宝会“不负所托”,把北周给弄得乱七八糟,最后甚至有可能百姓和世家都会联手邀请李荩忱前来,就和历史上南陈百姓箪食壶浆以迎接隋朝军队一样。

换做宇文赟,亦是如此。

可是宇文宪不一样。

这个历史上并没有坐到皇位上的枭雄人物,绝对是值得慎重对待的对手。这样强大的对手自己会向前走,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停下来歇一口气,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抓住这个机会超过你。

所以李荩忱必须争分夺秒,把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强大起来的对手扼杀在摇篮中!

项羽放过了汉高祖,可是败得很惨啊。

自己不是西蜀霸王,就算是宇文宪有成为汉高祖的潜力,他现在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李荩忱擦了擦手,向着自己的车驾走去。

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八五六章 这不是应该的么?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八百五十一章 战利品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四四五章 北与东第一千四十九章 后宫规矩第八十八章 四方楼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一一二零章 为君舞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于将将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缛节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满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门来了?第一一八八章 剑履上殿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汉所需之人才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结第二百八十章 名胜第九百八十五章 没有近战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一八九八章 不来武斗来文斗第一九零五章 达奚惎的挣扎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一九七八章 先连成一片第四百六十章 陷阵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节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决哪个倒霉蛋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十六章 不仁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盘山下第二零三八章 水师格外积极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来客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五百三十一章 凭险而守第一一五九章 条约是拿来撕的第一七八九章 顺理成章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九百八十四章 业火第八十八章 四方楼第二零七零章 你们也太不靠谱了吧?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七四五章 让军神当苦力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无情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为重第二三六九章 一条咸鱼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满鸿沟第八十章 款待第一百八十八章 无人第两千零八章 宇文贡还不想死第一三八八章 抠门的陛下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九百七十五章 抢滩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二二二九章 汉土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四章 桃源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六百九十九章 将军的心意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七百六十七章 随风云而动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线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经够多第十三章 优势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给了希望第一一六二章 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