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决断

“飙猛将军陆子才,或许陛下只是听过他的名字,但是想必知道此人的兄长,陆兴世。”吴明彻不慌不忙的说道。

陆兴世是南陈大将陆子隆,表字兴世,生前任南陈荆州刺史、云麾将军,曾经在华皎叛乱的时候坐守孤城,最后坚持到南陈大军救援,和主力内外夹击,使得华皎大败,是一员少有精通于守城的大将,其性格稳重、不卑不亢,素来饱受尊重。

可惜陆子隆在八年前就撒手人寰,不过陆家子弟依旧在南陈军中效力,吴明彻说的这陆子才自然就是陆子隆的弟弟之一。

对于这个名字陈顼还是有印象的,而对于陆子隆,时隔八年他也是记忆犹深:“没有想到陆兴世的兄弟竟然都已经做到了飙猛将军,也算是对得起他兄长的在天之灵了。”

吴明彻也好,陈顼也罢,都是当年参与过平定华皎之战的,一个是主将,一个是以摄政王的身份坐镇湘州,所以对于这个以孤城力抗华皎和西梁的猛将甚是尊重,此时提到他的名字,两人心中多少都有些悲戚之意。

不知不觉得,九年光阴转瞬即逝,当年叱咤沙场的名将大帅,都已经垂垂老矣。

“也罢,对于这陆子才,司空了解多少?”如果说之前陈顼还有些犹豫,现在想到陆子隆,陈顼反倒是下定了决心。

吴明彻轻轻松了一口气,陈顼问出来这话,说明他心中已经查不多确定人选了:“陆子才追随老夫出战吕梁,曾经不小的功劳,而此人和乃兄性格相仿,都是稳重之人,或许令其进攻,尚会有所担忧,但是令其防御,陛下大可放心。”

陈顼缓缓点头,而吴明彻想起来什么,紧接着说道:“若是陛下对陆子才不放心,还可以调动犬子率军支援北兖州,犬子不才,但是镇守一方的本事老臣窃以为还是有的,这样樊将军在梁郡,陆子才在钟离,犬子在北兖州,有如此三员大将在前线,总比樊将军独立支撑来得好,可保防线万无一失。”

“好,好,好!”陈顼霍然站起来,兴奋的拍了拍手,“司空所言,甚合朕心意!”

吴明彻轻轻松了一口气。他的儿子吴惠觉是南陈的员外散骑常侍,率兵屯驻南谯州,南谯州毕竟还是处于江北,距离淮南前线还有一定的距离,当初吴明彻奉命率军北上,陈顼特意下令吴慧觉接管其父的职责,主要负责淮南南侧各州的事务,以让吴明彻可以全心全意的北伐,也表示陈顼对于吴家的信任和倚重。

但是作为一员武将,想要建功立业,终究是要上战场的,只是在后面待着,就算是因为转运粮草、打造兵刃等同样有功劳,甚至也有可能因此而加官晋爵,但是未免会让人低看一眼。

现在吴明彻已经年迈,如果儿子还在后方得不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恐怕在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在这个员外散骑常侍的位置上待着。或许这样的职务放在外面还不算什么,但是在京城中却是多如牛毛。

有句话说得好,乌衣巷的房檐上掉下来一块瓦,就有可能砸死个员外侍郎,由此可见京城中到底有多少各式各样的侍郎。

所以吴明彻此时也是有些私心,这个到淮南前线独当一面的机会,他当然不会白白的送给别人。陆子才是他的属下,吴惠觉是他的儿子,他们两人无论是谁能够升迁,对他吴明彻都是好事。

陈顼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对此并未多计较,吴明彻本来就不是那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的人——或者换句话说,这世上这样的人终究只是少数——所以吴明彻肯定会举荐自己的亲人下属。

更何况吴明彻执掌大陈军队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要真的说军中和他没有一点儿半点儿关系的,反倒是少数。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陈顼对于南陈军中新一代将领的了解,本来就没有办法和吴明彻相比,否则也不会专门登门拜访,所以相比于无人可用,这样终归是好一些。

只要吴明彻依旧对大陈忠心耿耿,就算是吴明彻真的想要培养自己的子弟和下属,陈顼也没有非得阻止他的必要。

默默地看着陈顼上了马车,吴明彻轻轻呼了一口气,无论如何是把他给送走了。好在陈顼显然已经预料到吴明彻不会真的想要亲自披挂上阵,所以也没有强烈要求吴明彻出征的意思,这也让吴明彻轻松了不少。

不过自己这一次倒是把樊家给得罪了啊!

吴明彻苦笑一声,万事万物,有利也有弊,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到底是利还是弊。

他的目光在追随陈顼的马车消失在街角之后,缓缓转向东北方向。自己没有将钟离的指挥权交给樊猛,就等于断绝了樊猛和扬州刺史那边的联系,这中间意味着什么,吴明彻知道东宫里面的那几个老狐狸肯定也清楚。

这怎么说都是一个不小的人情,只要东宫那几个人不傻,以后肯定会回报的。

如此算来,用得罪樊家换来东宫的人情以及对陆子才和吴惠觉的历练,倒也不算个赔本买卖。

吴明彻静静的站在门口,老人的嘴角边掠过一抹笑容,不过相比于之前的苦涩,这个笑容更带着轻松之意。

————————————————

南陈,巴州,巴陵郡。

位于洞庭湖口的巴陵郡,又称巴丘,是大江中段的要塞所在。巴陵扼守洞庭湖之咽喉,想要从湘州、岳阳北上大江,都必须要经过巴陵,同样的道理,想要走湘州直驱江南,也要先经过巴陵。

这是从巴陵向南,而从巴陵向北,则窥探江北,东北侧的郢州、西北侧的江陵等大江沿线重镇,都在巴陵的震慑之下。当然换句话说,从九江到郢州,再到巴陵,最后经过江陵延伸到宜都的这一条珍珠串似的城镇集群,构成了整个大江中段防线。

古往今来,围绕着这几个节点,不知道爆发了多少大战,也不知道这一段大江中有多少白骨累累。

第一八三零章 咱们得主动第一九七四章 甲骑对甲骑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二百二十五章 绕着弯子第一三九六章 老骥伏枥第一八五二章 惊回首第七百零八章 此话当真?第一九四九章 犹记当年,石头山上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一七四四章 万户侯的诱惑力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识,以后是朋友完本感言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离心”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二千章 这有些反常啊?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二二八四章 西宁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五十九章 开皇?大业?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锁链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见第一五一一章 海陆军登场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六三二章 舆论之战第一一二七章 这是运气好第九百八十四章 业火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将才第一千五十八章 给个“关公”拜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经济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决战方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将令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举在此!第一八九五章 纨绔对纨绔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维艰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动,尔倒是先来第二百三十四章 时间不多了第二二七八章 愿赌服“赢”第二百二十二章 绫罗之下第一四八四章 驱狼吞虎第二零五二章 反战第一九八六章 变阵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没正形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关外几人回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九四九章 犹记当年,石头山上第一四一二章 骗不了我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七一五章 打脸,很疼的那种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四一二章 骗不了我第一二六一章 枭雄末路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疯长第二零七零章 你们也太不靠谱了吧?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个?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一六四二章 临阵,重甲士的威力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一六四二章 临阵,重甲士的威力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第一四七三章 两相权衡第二一六五章 巡视陪都,名正言顺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总是短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难处第一一六二章 归家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一六九八章 王轨很羡慕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二二八章 对酒瓜洲渡第一七七三章 尉迟贞和尉迟霖第一六四一章 新却月阵第九百四十二章 农耕事宜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第三十四章 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