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

由寺庙改建的屋舍看上去稍微破败了些,不过在这之前,裴矩就带着先生们亲力亲为对房顶、墙体等等都进行了加固,除非是地动山摇,不然的话一场雨雪是撼不动这屋舍的。

琅琅的读书声从屋舍中传来。

门向外推开,裴矩缓步走出,外面的阳光带着暖意。

趁着学生们读书的时候,裴矩走出来透口气。

屋子里或许是应该为了当初供奉佛像所用,所以颇为阴暗,甚至还不得不点燃蜡烛,让裴矩总觉得心里有些压抑。

毕竟对于现在的大汉,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一切应该是光明向上的才对。

旁边的工地上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新的校舍面向太阳的方向,靠近奔流的河水,将会是远比现在要好的选择。

再坚持几个月,就能够搬入新校舍了。

现在学院之中的学生很少,而且都不是高年级的。

龙门书院到底还只是一个轮廓,招生也暂时定于今年恩科春闱之后,以避免和春闱形成交错,现在招收的这些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基本都是入洛随驾官员的子女或者族中适龄子弟,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人有闲心管他们,还不如先丢到龙门书院来呢。

若是从低年级经过内部的选拔考试进入高年级,可要比到时候和一群人挤破了脑袋争夺高年级的名额来得好。

说到底,这只是一些刚刚过了牙牙学语年纪的孩子罢了,不过裴矩并不感到失望,一切才刚刚开始,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步入正轨。广厦也不是一日就建成的,即使是朝中官员们对于龙门书院这等公立的学院都如此鼎力支持,那之后龙门书院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可想而知。

裴矩从来不怀疑龙门书院的未来,也不怀疑自己的未来。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课本,这是礼部最新编撰的书院低年级通识课本,课本的前半部分是从《诗经》、《离骚》乃至于《玉台新咏》之中选出来的优秀诗词,中间一部分是从《论语》、《春秋》等中选出来的有哲理的文章,而后一部分则是历史知识,从遥远缥缈的炎黄时期一直延续到此时此刻。

各个篇章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有的是教授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有的则是教授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甚至治国理政的哲理,还有一些,就比如那些历史知识,自然便是培养学生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以及身为一个华夏人的荣耀感。

我们是一个从炎黄到现在泱泱四千年的大国,我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列祖列宗血汗凝聚,因此我们要珍惜祖宗的劳动成果,甚至不惜用性命去捍卫这一片山河。

裴矩之前也不是没有给学生上过课,家族之中的子弟,有空闲的时间他也会亲自教导,毕竟谁不希望自家子弟能够得到家传绝学之后出人头地?

但是他还真的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拿到课本的时候,即使是裴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难免惊讶。

从前人们教书育人,所使用的一般都是圣贤的诗词歌赋或者文章,以死记硬背为主,个中如何理解,往往还得依靠个人造化,而且往往这些理论很是零散,各家各户又往往有所私藏,优劣不一。

不说别的,就是徐陵家那么多藏书,徐家子弟在读书学习上就肯定比别家有优势。

而现在的课本,不但挑选今古优秀文章直接公之于众,让总角之龄的孩子也能够理解和背诵,而且还更成体系化,能够让人融会贯通,更好的结合过往和现在,尤其是将华夏古往今来的历史直接呈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更为重要的是,并不是某个书院有资格使用这样的课本,而是所有的书院,甚至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有资格使用由礼部统一编撰、排版和印刷的课本,只不过公立的书院,都是由礼部集中发下去了,而私立的书院就需要自行购买了。

朝廷还没有财大气粗到那个地步,尤其是礼部,六部之中最大的清水衙门说的就是他们,江总这家伙才不会白白便宜那么多人的。

当然了,你们私立书院不想要这些教材也可以,但是看看教材封皮上“徐陵”、“顾野王”这些执士林牛耳的名字,就代表着这教材的可信度。

你们难道觉得没有了这些教材作为支撑,还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学生么?从先生到教材你们都比不上公立的书院,学生凭什么去你们那里?

教材本身只是让裴矩震撼的一部分,更让裴矩震撼的,还是在历史部分的开头,陛下亲自题写的一句话。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裴矩不得不表示,就凭陛下有胆量把这么一句话写出来,他就是一个值得自己敬佩的君主。前两句尚且还好,最后一句,涉及到的可就是历朝历代最忌讳的东西。

兴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任何一个王朝的君主都希望自己能够传百代乃至千代万代,国祚绵长不息,而李荩忱明确的指出了,朝代乃至于时代的兴替是必然的,不要畏惧时代的改变,每一个人甚至要随时做好准备去追随时代的改变,甚至去改变时代。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荩忱很清楚,当科技和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改变是必然的。

他并不奢求自己的子孙能够传千代、万代而为君,他只期望这个民族能够从历史的兴替之中寻找到经验和教训,然后再下一次整个时代都发生改变的时候,依旧能够顽强而坚定的屹立在潮流的巅峰上,俯瞰芸芸各族。

裴矩不知道陛下是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过陛下已经做到了太多常人做不到的,所以也不足为奇。

和他做对手,宇文宪可还真是倒霉啊。

或许拱手投降的宇文赟和陈叔宝,才是幸运的吧?

身后的读书声逐渐小了下来,而正好隔壁的先生也走过来。

“这就到时间了?”裴矩恍然回过神来。

他听到了下课的钟声。

那先生整好以暇的看着他,眼神的意思分明是:难道你不信?

第二三三七章 安抚江南第七百九十八章 与其慢慢凋零第一百七十六章 泼墨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头山下第一七一七章 赤与青,山河鼎沸第一五九三章 送别第一一六七章 长处和短板第六百七十章 开拓的精神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蝉要叫得响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几个老丈人?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第二一三七章 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装没看见?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许善心第两千章 西北风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尘埃第二一八三章 遗书都写好了第一三六三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一六一四章 内河水师不是咸鱼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二零八六章 内府非陛下之内府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惊涛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荩忱的野望第一九九三章 塞上,代郡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谜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一九一六章 大汉的戏剧第二三五七章 广告第四十章 惊现第二零八九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第二一三八章 潜移默化,由缓至极第五百七十八章 质疑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风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么?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兽第四百六十章 陷阵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备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灭,天下一统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个第一四八六章 校阅三军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第一二零六章 杀伐果断?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发第一五七二章 背后的百姓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八百四十五章 还有大目标第一七四七章 铁骨铮铮宇文达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儿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变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动,尔倒是先来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七百二十九章 识时务者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凶险第一三七七章 难当都城之重任第一七三八章 颍川世家第五百二十二章 韦孝宽的盘算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见萧摩诃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一九八八章 这不是田忌赛马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决战方案第一一四九章 血偿第六百六十二章 风卷衣袍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当年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第九百九十七章 负了将军第一七一一章 洞开的许昌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一四三三章 且战且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礼第二百六十五章 会师第一千零二章 应变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六百八十章 该信任谁?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二二一一章 难得的赌第二三一五章 但愿有生之年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荩忱和陆腾第四十章 惊现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郫江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梦第一一五八章 是谈判不是求和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