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满盘皆活

且不说汉军水师主力都已经沿着鸿沟转移到了大河,不再是之前和北周水师“不相上下”的那些舢板了,单说白袍布局冀州这么多年,难道是吃干饭的?

只可惜侯莫陈芮此人深居简出、埋头练兵,却忽视了很多更加重要的东西。

自己在变强大,却无视了对手在其余方面上的努力。

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殷僧首伸手指了指舆图上的“勳掌城”:“现在侯莫陈芮率领残兵不过三四千,向勳掌城撤退,这勳掌城位于轵关西侧、齐子岭西北侧,齐子岭已经为我军所有,按照太尉府的计划,此时周将军应已经和萧校尉会师,两人共同掌兵率军直接进攻勳掌城,另外水师也会沿着沁水北上,为我军提供器械等后勤支援。”

“勳掌城倒是不急,纵然依凭天险,不过是孤城一座。”李荩忱笑道,“沁水已经为给我们所有,侯莫陈芮瓮中之鳖也,不足为虑。”

扬了扬马鞭指向前方,李荩忱径直说道:“走,入河内郡!”

——————————

沁水南岸的河内郡是河内的心脏所在。

一条条大路从这里出发,向东和向北连接冀州,向西连接河东,向南则连接广袤的中原大地。

拿下河内,就相当于拿下了从南向北的十字路口。

说句实话,李荩忱也没有想到汉军竟然用这样的方式拿下河内,只能说侯莫陈芮作为一名来自于北方的将领,到底还是忽略了水师的强大。或者换句话说,在他的思想之中,来自于南方的水师只能活动于江河湖海之上,沁水固然是一条水路,但是汉军水师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在水面上,和水路两侧的城池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原来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来自于南方的水师的确在陆战上很是丢人,往远处说就要说到“孙十万”兵败合肥的“英勇事迹”,往近处说,“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这些无一不是南方的精锐水师上岸之后被北方军队吊着打的典型例子。

可惜侯莫陈芮却不知道,大汉的水师,论战力,可不一定就比陆师来的差,尤其是水师的人数少,相应的装备就好,专门为水师和海军改良设计的短管火枪,几乎做到了人手一支,这样的队伍拉到城下一通开火,城上守军还能够坚持多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汉和北周之间的战斗,已经从原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战斗,逐渐变成器械与器械之间的战斗,再到现在,已经变成了理念和理念之间的战斗。

当比拼人力的时候,汉军率先装备了更加优良的器械。当北周也开始打造甲骑的时候,汉军对将领的培育重点已经不再是能不能指挥使用新式的武器装备,而是战斗的理念。

一座座军事学院的建立,让汉军将领,尤其是很多“自学成才”的将领,能够接受系统化的教育,学会从战略层次上和整个战役层次上看待问题,并且掌握协调指挥多兵种作战的能力。

相比于北周军队,汉军军中的兵种数量已经越来越多,重甲士、陌刀队再加上现在甲骑的出现,让汉军在冷兵器和火器两个方向上齐头并进。

如果一名主帅不能充分地认识到每一个兵种的优势和劣势,那么很难在战场上让他们发挥出配合的作用,尤其是两个可能互相帮不上忙的兵种放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人力的浪费并且向敌人露出破绽。

今日一战,无论是从整个战略布局上还是从战术安排上,更或者战斗中的每一步变化上,汉军都完成了对北周军队的碾压,这才是李荩忱想要看到的结果。

说明他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随着水师先一步抵达河内郡的张须陀已经迎了上来。

“臣参见陛下。”张须陀的脸上带着笑容,“幸未辱命。”

李荩忱点头:“河内已为我所有,拿下勳掌城也不过就是旬日功夫,而且勳掌城的守军并不算多,就算加上侯莫陈芮的残兵败将,也已经不足以对河内战局产生影响,接下来,太尉府是如何计划的?”

张须陀的心中显然早有拿定了主意,急忙说道:“沁水现在已经尽在掌控,沿沁水而上,水师也可以攘助陆师包抄勳掌城的后路,快速解决勳掌城对我军侧翼的威胁。另外渡过沁水北上便是汲郡,之前水师就已经派人联系上了陈将军。”

“陈智深到哪儿了?”李荩忱眉毛一挑。

“兵锋已过汲郡,向邺城推进,”张须陀引着李荩忱看向舆图,“陛下且看,现在周人正沿着邺城南侧的白沟水列阵,另外在邺城以南又集结了至少四五万新编练兵马,单凭陈将军麾下各部,现在可能一时间难以突破,不过水师也已经组织船只进入白沟水,有水师战船帮助,想来可以事半功倍。”

“尽快渡过沁水前往汲郡。”李荩忱拿定主意。

重中之重还是拿下邺城,河内战事基本告一段落,以禁卫军为首的汉军主力不能久久停留在此。

“另外还有河东呢,杨素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齐子岭拿下之后,我们和河东的消息往来已经更加顺畅。”张须陀说道,“现在杨巡抚已经率军沿着汾水北上抵达鼠雀谷,和宇文纯对峙于此。”

“鼠雀谷?”李荩忱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感慨,“当初宇文宪进攻齐人的时候,就曾经鏖战于鼠雀谷,恐怕现在他也没有想到,曾经一心想要突破的防线,现在却成了自己的保命符了吧?”

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乱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八七三章 给辛永达唱一出好戏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惧第一七一二章 见风使舵最擅长第二一三七章 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第一一五八章 是谈判不是求和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乱投医可不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荩忱的野望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围的陈智深第一三一二章 两大都督第二一七零章 廉颇未老,尚能饭否?第二零二四章 回马滩头,激战不休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渔翁之利者第二三五八章 针砭时弊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样的宇文亮父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麒麟才子”徐陵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九六七章 各军争锋第一八六零章 卖队友?第二一四二章 没有捷径可走第二零一八章 城墙上,各怀心思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场豪赌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五九零章 从山东到辽东第一四三九章 老将军的谢幕之战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禀报打仗?第六章 陷阱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华如水第一七零七章 倒霉的崔景嵩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惊一乍第一三二一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五十九章 始兴枪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点第九百四十二章 农耕事宜第一四九八章 镇定自若的巡抚第二一五一章 以后有他们好看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责第二二五三章 宁静的晨曦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为第二零六三章 御驾临北岸第二零二四章 回马滩头,激战不休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开的手第二千章 这有些反常啊?第八百二十六章 没有资格第一七八五章 炎黄的血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一百七十七章 诏书第六百五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样的世家第二一九零章 激战荒原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二二八章 对酒瓜洲渡第一一六四章 父亲第一二一七章 入门三考第八百三十章 稍显既逝的笑容第八百二十三章 骗人的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变第六十七章 强攻第一七六五章 尉迟兄,某尽力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么第二零八六章 内府非陛下之内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见顾野王第一三七七章 难当都城之重任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一三八章 尉迟家的态度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六百零三章 各项事务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二一零三章 亲守此地共存亡第两千零八章 宇文贡还不想死第二零八零章 何为重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六六三章 綦连雄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