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三章 杨素打算拉一把

镇林军作为前锋,配合水师一起作战,尽快将战线突破到鲁班桥这一鼠雀谷中段的要冲之地。

这是现在杨素能够拿出的最没有异议的方案。

河东诸军中,禁卫军本身就在邵州,现在已经通过齐子岭和扬武军周芃部汇合,周芃和禁卫军的淳于岑共同率军从沁水北上,因此河东诸军只剩下镇林军、巩汉军和鹰扬军,当然还不能忘了汾水水师。

鹰扬军的人数本来就不多,之前抢渡风陵,又飞夺蒲州,已经立下了大功,此时自然不好再和其他袍泽争夺功劳。一来黄玩也不傻,自家人本来就少,再拼命争功,那镇林军和巩汉军又会怎么想?二来之后的战事还多着呢,鹰扬军自然也不能在现在就把兵马都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至于巩汉军,本来就以新兵为主,当然不会和镇林军抢。

打头阵这种事,干好了是功劳,干不好可就有罪过了,巩汉军这些新兵蛋子,就算是他们要上阵,杨素也不会同意的。

等到众将离去之后,杨素看着帐中唯一留下的李询,不等他说话,李询就先开口说道:“处道,是不是太着急了一些?鼠雀股不管怎么说也是险要之地,各军将士用命,拿下鼠雀股也只是早晚问题,固然兵贵神速,但是假如沁水那边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我们因为过于着急而中了圈套,有可能得不偿失啊。”

杨素的命令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快”,无论陆师还是水师,都要尽快发动进攻,拿下鼠雀谷,这让李询多少有些担心。

就怕欲速而不达啊。

杨素沉声说道:“陛下已经率军北上抵达白沟水,越过白沟水就是邺城,我们这边必须要抓紧了,不然的话宇文宪有可能从邺城越过太行再逃往晋阳,若是陛下已经攻破邺城,而我们这边却还被困在鼠雀谷,又何如交代?到时候陛下或许不会说什么,但是少不了会有人跳出来指指点点。”

李询叹了一口气。

军事永远是不可能独立于政治而存在的。鹰扬军也好,镇林军和巩汉军也罢,虽然军中的将领来自于天南地北,但是士卒多数都是出自关中,换句话说,现在杨素所率领的整个河东大军,包括从原来渭水水师改编而来的汾水水师在内,几乎都是从关中走出来的,因此实际上他们和平城的韩擒虎部一起,共同代表着北方将门。

相比之下,陈智深率领的中路兵马和吴惠觉率领的东路兵马,就是南方将门的势力范围。

现在朝廷内部商议的头等大事自然是北伐,其次就是迁都。迁都洛阳已然成为定论,只是时间早晚,不过南方的文武虽然默认了这个事实,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对北方的文武生出什么额外的好感,甚至他们不介意给占了便宜的这些北方人找找茬。

在这种情况下,河东汉军若是进兵太慢,肯定会被人指摘,到时候就算是陛下圣明,知道他们的难处,也很有可能迫于舆论压力必须要委屈他们一下。

“但是如果我们表现的太抢眼了,是否也有所不妥?”李询又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

杨素瞥了他一眼,不由得一笑。

“很好笑吗?”李询挑了挑眉,有些无辜。

“现在正是各军争锋的时候,我军一路北上攻城略地,固然顺利,但是敢问将军,可能斩首万余,可曾攻破险要?”杨素反问。

李询一时讷讷。

而杨素笑道:“所以你这个问题很好笑啊。”

李询顿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素说的没错,他们这一路北上,实际上非常顺利,各地州府基本都是望风而降,而常善和韩果这两个家伙也不想在平原上和汉军过多纠缠,在前面一路撒欢儿的跑,他们就算是衔尾追击也没有什么斩获,相比于拿下齐子岭的萧世略所部、拿下河内的禁卫军和拿下汲郡的陈智深所部来说,属实是差得远了。

李询担心的是自己这边会不会功高震主,却没有意识到汉军各部北伐之后立下的功劳,没有一个少的,自己要是再不加把劲的话,到时候论功行赏很有可能连名字都不配被写在功劳簿上。

“你平时也是这么和别人说话的?”李询勉强挤出来一句话,带着不满的意思。好好说话也就算了,你这不是明摆着嘲讽某么?

杨素看了他一眼,径直去翻阅公文:“这样说你好理解。”

李询一甩袖子,转身走了。

这家伙,就差直接说自己傻了。

而杨素微微抬头,看着他的背影,不由得一笑。

多年来,李询虽然转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杨素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李询依旧还是没有从自己降将的身份之中走出来,所以他有时候过于谨慎,很有可能会白白错过很多机会。

现在是三百年来最后的乱世征伐了,大家都在拼了命的抢夺功勋,等到和平来临,对外战事必然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可就不是随时都能够上阵立功了。因此李询的谦虚谨慎,在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必要。

先把功劳抢到手,对付那些攻讦也会更有底气。

身为李家现在在军中的顶尖人物,李询显然还不足以重现当年李氏子弟遍天下的盛况。随着李穆等老一辈逐渐故去,若是李询还不能担当起来李氏继承人的责任,那么堂堂陇西李氏很有可能也只是昙花一现,就此作罢了。

同是关中世家,又看在李穆老爷子曾经亲自写信说明此事的面子上,杨素不介意拉李询一把,就看他自己上不上道了。

毕竟杨素也不是慈善家。

偌大的弘农杨氏也等着他主持呢。

——————

鼠雀谷,回马滩头。

此处是鼠雀谷南端第一个险要浅滩,两岸群山林立,只有一大片滩涂因为水流回转的原因出现在山谷中,连接南北山路。顾名思义,从南向北的人,看到这处滩头,就要想想是不是调转马头了。

这也是汉军进入鼠雀谷要攻占的第一个要冲。

北周军队在浅滩的北端立下营寨,在河道上又布设了铁索和鹿砦等等,以防止水师战船直接溯流而上,包抄营寨的后方。

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后第二百六十九章 飞将军第一八七二章 关中男儿耐苦战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六四九章 这打的什么仗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敌人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第六百二十章 为敌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锋第五百四十九章 无处可逃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时间不多了第二一二九章 为什么要送入书院第一九四七章 乐昌就是定心丸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六百九十九章 将军的心意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风起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一四八章 复仇之火第一六四九章 这打的什么仗第七百九十六章 颇有微词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养成游戏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一七九章 引领思潮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一一二五章 杨坚的应对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风浪急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风雨正急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九百七十章 战武宁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么样的君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开的手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会有那么一代人(如约加更!)第一五一一章 海陆军登场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亲卫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厂规划第三百七十四章 猎物第一七一一章 洞开的许昌城第一七九七章 激战,两城之间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一七五五章 年轻的白袍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胜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当车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条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愿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一七七三章 尉迟贞和尉迟霖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风卷地第二三三八章 陈宣华:感觉绿绿的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七一八章 要拦住他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六九零章 乡兵,新兵第八百二十三章 骗人的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一三九九章 一边倒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九百一十五章 买卖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八五九章 旧时代的背叛者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挡的力量第一九六零章 贯通河淮,再造鸿沟第一六八零章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发少年狂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二一七七章 惊天一爆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一五一章 以后有他们好看第一百八十章 军营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来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与火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二零六六章 秦爱第一二五三章 扩大范围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