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零章 当随大树共迎风

“医院那边没什么大事。”李荩忱摇了摇头,“宇文宪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和谈,因此和他们商议到现在。”

“要和谈了?”李荩忱的话让尉迟贞有些诧异,大战打到现在,大汉无疑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这个时候和谈,对于大汉来说不一定就是很好的选择吧?

“难说。”李荩忱叹了一口气,“现在宇文宪是怎么想的尚且不得而知,朕怀疑他很有可能是想以此行缓兵之计,不过一切还要等对岸传回来消息,以及白天见到宇文招之后才可得知。”

尉迟贞点了点头:“那陛下以为,宇文宪是真心的么?”

“穷途末路,没有选择罢了。”李荩忱径直说道。

尉迟贞应了一声,枕着李荩忱的胳膊:“那陛下也早些休息吧?”

“放心了?”李荩忱笑道。

尉迟贞的心思被看穿,低低应了一声。

尉迟家和元家现在作为鲜卑人被大汉所重用的模板,未来自然是前途无量,比如元氏的很多子弟都已经进入大汉的学堂之中,学习大汉的先进思想,而尉迟家的子弟也开始逐渐走入军中。元氏和尉迟氏相互配合,也不是没有从大汉站稳脚跟的可能,但是前提是不会再有比他们更加优秀的榜样。

宇文氏显然就是很优秀的榜样,曾经的北周皇室,在任何角度上来说都比元氏和尉迟氏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一旦宇文氏乖乖投降大汉并且成为大汉的顺民,那么朝廷肯定会选择以此大作文章,届时宇文氏自然就会取代元氏和尉迟氏的地位。

之前两家并不担心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宇文氏已经陆续有投降的子弟受到重用,甚至有的还是诸如宇文忻这样的封疆大吏,尉迟氏和元氏不可能不心怀忧虑,一旦他们的地位被取代,那么他们将很有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尉迟贞被送入宫中,自然也是这个抱团取暖的小集团想要巩固一下自己在宫中的话语权。

因此当李荩忱表示宇文宪只是现在没得选择的时候,尉迟贞松了一口气。陛下能够看出来宇文宪并不是真心实意的,那自然就不可能真的重用宇文氏,相比之下,尉迟氏和元氏早就已经变成无根飘萍,只有在大汉重新落地生根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两家也比宇文氏更加容易得到重用。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孰忠孰奸,朕尚能明辨。宇文氏之中,或有心怀不轨,或有胆小偷生,多数并非可用之才,更何况宇文氏身为周人皇室,前一日报纸上尚且写着‘大汉与其不共戴天’,后一日就让宇文氏族人出将入相,那朕的脸面何存?宇文氏之中,可用者,朕自会用之,不可用者,若有不轨之心,朕自会杀之。”

尉迟贞乖乖的应了一声,她当然知道李荩忱这句话不但是说宇文氏的,也是说给她背后的元氏和尉迟氏听的。

只要你们为大汉出生入死,那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每日里想东想西的话,休怪朕会觉得你们别有心思。

“别想那么多,这些本来就不应该是你们女儿家参与其中的。”李荩忱轻轻揉了揉尉迟贞的头。

尉迟贞点头,旋即好奇的问道:“那陛下接下来打算打还是和?”

李荩忱怔了一下,尉迟贞则补充一句:“妾身这个问题不是替别人问的,而是代表后宫之中众多姊妹问的。”

“有区别么?”李荩忱反问。

尉迟贞握住李荩忱的手:“没区别,但是之前姊姊们就曾经让妾身有时间转告陛下······”

李荩忱微微皱眉,他联想到了之前杨妙的问题,难道反战的情绪已经开始影响到整个后宫了?而且按理说这种敏感的话题,尉迟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直接说出来吧?

不过后宫和内府息息相关,而战争的延续的确已经影响到了内府的很多工作安排,后宫之中同样不愿意战争继续也不是不能理解。

尉迟贞并没有注意到李荩忱的神情,握紧李荩忱的手,郑重说道:“无论陛下打算走到哪一步,妾身等必当追随。妾身如蒲草,当随大树共攀升,亦当随大树共迎风。”

李荩忱错愕,旋即意识到自己是误会她们了,不由得笑了出来。

尉迟贞诧异的看着他,有些委屈,又有些不解。

陛下笑什么?

下一刻,李荩忱径直吻在了她的唇上。

尉迟贞没想到李荩忱竟然来了这么一下,整个人都僵住,随着唇瓣被顶开,浑身都随之酥软,抱住李荩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良久缠(和谐)绵之后,尉迟贞靠在李荩忱的怀里,而李荩忱的手轻轻挑弄着她的发丝:“朕不是嘲笑你们,而是很高兴,能够有你们这些贤内助。”

尉迟贞也笑了笑:“陛下过奖了,宫中姊姊们都是女中豪强,而妾身不过只是给陛下打打下手罢了。”

“那也不能没了你这个小文书。”李荩忱刮了刮她的鼻子,“好了,快点儿睡吧。”

尉迟贞心情大好,乖乖的闭上眼睛。

听着女孩再一次变得均匀而温柔的呼吸,李荩忱也长出一口浊气。

虽然她们都是无条件的支持自己,但是战火纷乱,刀剑到底不长眼,这场战争需要更快的结束了,不然的话总是让她们在纷乱之中为自己奔波,李荩忱又于心何忍?

明天,就有一个机会,就是不知道宇文招想不想把握住了。

————————————-

宇文招坐在大帐之中,看着大汉这边连夜开列的条款,背后冷汗直冒。

坐在他对面的鲍兴,顶着两个黑眼圈,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热气蒸腾向上冒,让宇文招看不清楚鲍兴的神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神情绝对不是整好以暇、看热闹不嫌事大,而是充满着激动和期待,似乎恨不得宇文招现在就把条款签署了。

鲍兴要是淡定自若的话,恐怕早就已经困得睡过去了。

宇文招却是如坐针毡,因为他很清楚的意识到,汉人开具的条款上有很多的漏洞,比如汉人围绕的重点一直都是宇文宪的待遇,只保留宇文宪的王爵和一定数量的卫兵,封地可以遥领,但是人必须要乖乖的待在建康府。

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内法第一六五九章 名将之后第十八章 布置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五七四章 给李询的新任务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四六九章 对世家开刀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二二三章 欢迎来到武威第三百五十二章 敌袭第七百三十章 后患无穷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向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门第九十六章 请赐字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备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五百五十章 杳无音讯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八百八十九章 无准备的仗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动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七五八章 大汉需要更加稳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书第一二五二章 晨戏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将军是妻管严第一一五三章 骑兵冲击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三二四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九十五章 多险恶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二九九章 萧关的弱点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为第二二八四章 西宁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内府第九百零二章 危险的夜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让他们失望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二零四三章 袍泽俱在,绝不言退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时间第二百零二章 征用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五九三章 送别第一四九零章 天圆地方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时间第二三零六章 两教之争第六百二十八章 变了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为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与人才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处仍在河东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苍天第一七一五章 打脸,很疼的那种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贼第一五一二章 登陆地点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谈谈第一二四七章 父业子承第一一二四章 虚张声势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八十章 款待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二章 温饱